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研报数据,点击上面图片小程序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及其团队年初发表报告,认为需要出现5大类「救市良方」,扭转根深蒂固的负面预期和情绪,中国股市后市就会出现期待已久的反弹。
高盛指出,过去三年无疑是对中国股票投资者来说充满挑战和挫折的时期──最高最低位跌过61%、A股+H股+ADR总市值蒸发30%、指数市盈率降评56%、交易额下跌19%,以及在香港/中国市场的集资额下跌58%。自2021年以来,中国在全球股市中显著落后,估值被压低,且在各种基金中的配置处于10年低点。
高盛认为,中国需要采取以下五个措施来挽救股市,扭转市场预期和情绪:
1、制定救市良方,包括政策和举措,以消除市场的负面预期和情绪。
中央需要将过去分散、渐进式的放宽政策出台,转变为更积极、大胆的方法,以推翻市场中的负面、通缩叙事,并有效地稳定投资者的增长期望,因为1. 目前为止的政策放宽未能满足投资者在这个下行周期中的期望;2. 房地产市场的去杠杆化使这次经济衰退可能与以往不同;3. 随着通胀压力下降,实际利率居高不下,过去的减息降准幅度令人失望。
考虑到中国正在应对的复杂的宏观挑战,高盛指出中央若要救市,需要一个全面、果断、有力的放宽政策包,有具体的KPI,以及高层次的政策一致性、透明度和问责制,以解决结构性的挂鈎。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可能会引发对政策效力的怀疑,并加深「信任赤字」,当它牢固地灌输到投资者的心态中时,可能很难消除。
2、采取措施来反转根深蒂固的负面情绪,为市场带来正面信号。
过去几乎所有的下行周期中,中国主要依赖供应侧措施来对抗周期性逆风,即通过地方政府和国企投资于基建,依赖房地产市场来提振总体需求以及其延伸的价值链,并扩大在战略重要领域的产量。这种政策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高杠杆率、资源配置失调、政策放宽冲动的减弱,以及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
相比之下,许多发达经济体在疫情期间都是刺激需求侧来救市,例如援助金和直接现金补贴。虽然随后带来了高通胀,但它对消费者的资产负债表和自由支配支出有利,从而有效地恢复了各自的消费经济。
随着2023年初短暂的需求激增后,中国的消费者支出保持低迷。因应房地产市场的重大拖累、劳动力市场的压力、消费者信心的恶化,将放宽的方向明显地倾向于需求侧,有助改善消费者的情绪,解锁家庭部门的高(过剩)储蓄,并促进一种由消费带动的恢复和增长模式。
3、通过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稳定市场。
为了改变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固有负面情绪,政府和监管机构应采取积极措施,传递正面信号。例如,加强对上市公司真实性和透明度的监管,严厉打击市场操纵行为,提高市场的公正性和公信力,以恢复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4、提出措施以缓解技术面主导的市场拋售。
随着技术面影响市场的抛售现象越发明显,政府应提出相应措施,缓解市场的下跌压力。通过引导投资者去除短期利益的干扰,注重优质公司的长期价值,从而减少市场的恐慌性卖出,保持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