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新浪财经频道重点打造的高端品牌专栏栏目,涵盖宏观、金融、理财、职场等诸多方面,专栏作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意见领袖

李德林:行贿出来的康美帝国

意见领袖  · 公众号  ·  · 2019-01-08 18:00

正文


大智论道 Great minds discuss ideas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德林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面对康美药业巨额市值的坍塌,也许,老百姓会说:世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红头公文证明造假,依然可以逍遥 10年。 A股,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康美药业在造假证据公开后,一路过关斩将,市值冲破千亿大关。现在市值蒸发超过800多亿,证监会终于在其逍遥10年后立案调查。

康美药业这家造假长达10年的上市公司,为啥能逍遥10年?谁在背后站台?


2012年的夏天,普宁市国土资源局来了一位女同志,告知看上了一块土地,发现土地已经被上市公司用于发债和配股了,发债的时间是2008年,配股的时间是2010年。

这位女同志从北京到普宁之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财务研究,发现康美药业大量不符合常理的问题。在普宁的两个月调查期间,对康美药业的很多问题尽在掌握之后,才跟国土官员进行直接接触。

国土官员翻查档案,发现发债的土地批号压根儿就不存在。而上市公司配股的土地号已经作废。那个时候,掌柜的我还在《证券市场周刊》当编辑,看到记者拿回土地局出具盖上大红公章的证明文件,简直是目瞪口呆。


根据国土局出具的证明文件同康美药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发现 康美药业在土地购买和项目建设上涉嫌造假

更具当时的财务数据测算,康美药业涉嫌虚增 18.47亿元的资产,这个量级几乎是康美药业2002年到2010年9年的净利润总和。重要的是, 康美药业利用涉嫌虚假资产进行募集资金。

当时,康美药业涉嫌造假的行政部门出具的证据就提交给监管机构,不说康美药业涉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至少涉嫌虚假信息披露。可铁一般的证据出街后,康美药业一骑绝尘,股价还屡创新高。难道真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有钱真的能使鬼推磨。康美药业为啥能用涉嫌造假的资产去圈钱? 行贿啊,他们的行贿路线可以说从广东一直到北京。

普宁只是个县级市,相信县级市的官员不敢如此胆大妄为,土地造假必须要大官庇护,普宁隶属于揭阳市。揭阳市档案显示,2003年到2008年1月,万庆良出任市长、市委书记,之后的2008年3月到2011年10月,陈弘平接任万庆良。根据广东省的档案显示,康美药业土地涉嫌造假的2008年,万庆良已经晋升为广东副省长,广州市长。根据多起司法案卷显示,庇佑康美药业的正是这两位顶头父母官。

司法案卷显示,康美药业的老板马兴田亲自出马,行贿普宁上级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500万港币,陈弘平交代说是为了马兴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提供帮助。马兴田是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巧合的是莫须有的土地证就是在那一年开始出现的。

行贿万庆良就更早了,万庆良一到揭阳,直至调任广东副省长,马兴田在14年间行贿万庆良200万港币和60万人民币。只行贿当地官员,想通过涉嫌造假的资产去圈钱肯定是不行的,那个时候任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发行审核一处处长李量,成为康美药业的猎物。李量收受的694万贿赂中,就有康美药业行贿的巨款。

当年《证券市场周刊》拿到康美药业土地涉嫌造假铁证后发现, 多年的增长可能就是由造假、融资、再造假,再融资支撑的谎言。

从2018年中期报告的财务看,康美药业的存货金额已经达到了170.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2%,整个医药行业存货占比在12%左右。更为关键的是,其中86.6亿元的库存商品、33.09亿元的消耗性生物资产、21.45亿元的开发产品和18.57亿元的开发成本占据了93.82%的资金。


很显然,康美药业的财务真实状况需要监管机构的专业稽查。 其实一个企业到底真的,还是假的,康美药业的故事能不能讲下去,当地食药监官员那一关必须过,康美药业行贿广东食药监局处长蔡明港币 30万。

康美药业10年的故事,当年行贿的官员们都纷纷落马了,前车之鉴,还有谁敢在反腐的风口浪尖冒天下之大不韪?除非不想要头上的乌纱帽。

现在,证监会已经对康美药业进行立案稽查,相信证监会的稽查不会浅尝辄止地停留在信息披露层面,当年涉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财务等等诸多问题,相信证监会的调查一定会给市场一个真相。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面对康美药业巨额市值的坍塌,也许,老百姓会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