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跨境电商鹰熊汇  ·  揭秘背后!美国邮政的24小时短命公告…… ·  2 天前  
深圳商务  ·  春节假期,深圳外贸“欣欣向荣” ·  2 天前  
深圳商务  ·  春节假期,深圳外贸“欣欣向荣” ·  2 天前  
雨果网  ·  重要!TEMU新增关键词搜索功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佛教建筑

【名塔】兖州兴隆寺塔

佛教建筑  · 公众号  ·  · 2018-10-27 06:11

正文


兴隆塔位于兖州市城区文化东路兖州市博物馆内。隋仁寿二年( 602 )建,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重修,改为直阁间塔。塔为砖木结构,八角十三级楼阁式空芯砖塔,高五十四米。


兖州•982•兴隆寺塔1


砖叠涩檐,有简单斗拱。底七层塔体粗大,层与层设台阶踏步,层间设回廊,游人可拾阶而上。上六层骤缩细小,形成二米宽的阳台,四周设有石雕栏杆,扶栏远眺可尽览兖州风貌。清康熙二十七年( 1688 )地震时上截被震倒,塔体裂缝多处,后经二十余年修复。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兖州•982•兴隆寺塔2



兖州•982•兴隆寺塔3



兖州•982•兴隆寺塔4(卓荦摄)



兖州兴隆塔地宫珍贵文物

石函
石函由莲花基座、石函、函盖组成。记者看到,石函四周和顶盖雕刻有人物图案和花纹,图案表现的都是护法神、佛弟子形象,目的是护卫石函内的舍利。这些刻画神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审美艺术上,在宋代都是较为罕见的。

石函侧面图案

鎏金银棺

鎏金银棺以银做成棺的形制,表面鎏金,长47厘米、宽20厘米、高25厘米。表面錾刻图案生动丰富,左右两个侧面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涅槃的场景,四周为众弟子护法场面,神情各异,生动逼真。其他部位表现的是佛、弟子、菩萨等佛教神像。图案内容之丰富、刻画之精美可与法门寺唐代单体金银宝函相媲美。

银棺上卧佛

舍利金瓶

金瓶为纯金制品,高13厘米,瓜棱状,是宋代典型器形。金瓶盖顶端坐着一尊弟子象,内盛装舍利。纪事碑刻铭所谓“安葬舍利金瓶一两”,指就是这件金瓶。

兖州兴隆塔

兖州兴隆塔始建于隋,因兴隆寺而得名。兴隆塔共13层,下部7层规格与同类砖塔近似,上面6层急剧缩小,形成“塔上塔”,为全国罕见。据地宫新出土的纪事碑记载,现存古塔为北宋嘉佑八年(1063年)为供奉“西天世尊金顶骨金身舍利”而修建的,历经元、明、清至今又进行过多次加固维修。

地宫

地宫顶

为弄清兴隆塔地宫文物埋藏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9月1日,省文物局启动了兴隆塔地宫调查勘测和维修加固工程。经过调查勘测,地宫为正方形,边长225厘米,高约310米。地宫中央放置一块唐代咸通年间墓志铭和长方形莲花基座及石函,石函内存放鎏金银棺、金瓶、琉璃瓶、佛牙、舍利和金属铸币等文物;东侧墙壁放有“安葬舍利”纪事碑。

石函内还发现数量众多的舍利子,大小不一,色彩鲜艳,数量之多国内罕见。

佛牙

金佛

“安葬舍利”碑

长86厘米、宽75厘米,刻字32行,介绍了兴隆塔和地宫的建造年代、原因和经过,更重要的是碑文记述了顶骨真身舍利的来历和供养过程。


兖州兴隆塔的秘密


兴隆塔 高54米,13层,因兴隆寺得名,寺早毁圯,唯塔存。始建年代为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而重建当在北宋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

明万历元年府志记此塔“隋开皇间建,高十三层,中虚,可登顶颠,有尉迟公修建年月”。《滋阳县志》记此塔建于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是隋代全国第二批建的五十三舍利塔之一(仁寿元年隋文帝令内史豫章王暕宣谕《隋国立舍利塔诏》)。另,《续高僧传》记有兖州僧法性于仁寿初年诏送佛舍利于兖州普乐寺。普乐寺即后来的兴隆寺。

隋唐建塔多为木结构,极易损坏,其后多有重建和修葺。但考其砖塔之建,有《寰宇访碑录》中唐玄宗年间之《僧九定造像记》石,上有修塔工匠的名字,如“大匠赵守忠,造浮屠匠苏则。”此石及府志所记开皇刻石都已不存,现在塔上最早的刻石是北宋嘉佑八年三月的一件题名。有“社人张元妻郭氏计家二十口”等,为重建之最早可靠佐证。

三十年代,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林徽茵夫妇曾来兖州测绘此塔,在《中国建筑史》上著录:“山东滋阳县兴隆寺塔,形制颇为奇特。塔平面八角形,高十三级,全塔简洁无赘饰,各层但叠涩出短檐而已。其塔身逐层递减,但最上六层则骤然缩减,如以另一小塔置于未完塔上者,盖建至第七层而建筑费告罄,故将上六层缩小欤?塔之建造年代为宋嘉佑八年”。

罗哲文《中国古塔》,亦著录有此塔:“按现有实物推断,塔应是宋代遗物”。

塔上又有清代碑刻多块,如康熙三十一年、三十五年、三十九年、五十九年均有题刻(五、六层上)。据《中国地震目录》,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大地震,兴隆寺塔毁。是塔毁后二十多年才开始修葺,至康熙末年竣工,前后历时三十年之久。其在原址重修,地宫、塔基沿袭不动殊有可能,仁寿舍利及北宋瘗藏或仍保存。

兖州兴隆塔地宫金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佛舍利金棺。金陵大报恩寺(长干寺)圣感塔建于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比兴隆塔早52年,比汶上太子灵踪塔早103年,均属同时代佛教建筑。更巧合的是南北两大舍利金函之最在同一天面世(2008年8月7日),可谓因缘殊胜!兴隆塔可称得上仅次于汶上宝相寺瘗葬佛牙舍利的太子灵踪塔规格的北宋佛塔。大报恩寺大金塔的出土和兴隆塔大金棺的发现将再次引发世人对佛教文化、特别是舍利文化的探索热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