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独角兽情报
股票投研情报,快人一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商务  ·  2月1日至2月7日陕西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 ·  2 天前  
陕西商务  ·  2月1日至2月7日陕西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独角兽情报

政务IT:受益于财政发力的重点领域

独角兽情报  · 公众号  ·  · 2024-10-14 22:37

正文


独角兽智库 产业研究第一智库

独角兽投研情报群招募


独角兽智库发展至今,历时9年,积累了大量资源,也和顶尖投研资源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并经过今年近一年的产品测试,小范围会员服务近两年。

九月精准把握住了 行情的反转、 券商、信创 等板块机会,个股 银之杰、天风证券

现开放体验名额,加微信 :itouzi8888, 文末有二维码


政策持续催化,财政回暖有望带动政务IT整体景气度回升。 1)国家发改委指出,扩大有效投资是未来重点工作方向: 2024年10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7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 2)财政发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 2024年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3)政府财政回暖与政务IT发展具有强粘性,财政的发力有望带动政务IT景气度整体回升。 近期重要政策和发布会提出“较大规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等重要信息,都将助推政府财政回暖,而政府财政回暖与IT发展有着强粘性,即政府财政回暖将带来信息化开支能力的提升,进而有望带动政务IT整体回暖


招采IT:有望率先受益财政发力,成为政务信息化领域的“金融IT”。 财政发力有望率先推动各个领域招标采购数量的增加,进而推动招采IT自身的持续运营服务需求有望提升,SaaS化的第三方招采平台也有望直接受益,因此招采IT有望成为政务IT领域的“金融IT”,是政务IT弹性较大的细分领域。


财税IT:同时受益于财税改革、财政发力的细分领域。 财税IT是政务IT的重要细分领域,有望直接受益于财政领域的发力,实现景气度回暖。同时,税改持续推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新一轮财税工作有望启动;2024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 2023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也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


地下管网:政策高度重视,未来投资有望持续加大。 发改委表示,续建基础设施、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增量资金需求较大。 以地下管网建设改造为例,有关方面预计在未来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 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国内的综合地下管网建设快速发展,地下综合管廊长度超7000公里,市场规模已达万亿级别,同时相关龙头已有深入布局,数字化全面赋能地下管网建设。


投资建议: 近期多个重磅政策落地支持经济发展,财政领域有望集中发力。重要政策和发布会提出“较大规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等重要信息,都将助推政府信息化开支能力的提升,进而有望带动政务IT整体回暖,招采IT、财税IT、地下管网等细分有望重点受益。


建议重点关注:

招采IT:新点软件、广联达等。


财税IT:税友股份、博思软件、中科江南、中国软件等。


地下管网:数字政通、超图软件、千方科技、测绘股份等。


其他政务IT: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太极股份、深桑达、创意信息、中科星图、航天宏图、辰安科技等。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1 政策持续催化,财政回暖有望带动政务IT整体景气度回升

2024年10月8日,国新办就“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1)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强调,要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加快支出进度,加大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在投资方面,目前7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2)提前谋划并下达明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续建基础设施、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增量资金需求较大。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


财政发力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 2024年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以“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包括较大规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等,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政府财政回暖与政务IT发展具有强粘性,财政的发力有望带动政务IT景气度整体回升。 政务IT是一个综合性信息化建设领域,包括财政IT、招采IT、应急管理等多个涉及政府相关信息化建设的细分领域,而相关建设的景气度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信息化支出能力息息相关。此次“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提出“较大规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等重要信息,都将助推政府财政回暖,而政府财政回暖与IT发展有着强粘性,即政府财政回暖将带来信息化开支能力的提升,进而有望带动政务IT整体回暖。


2 招采IT:有望率先受益财政发力,成为政务信息化领域的“金融IT”

政策发力互联网赋能,公共采购电子化突飞猛进。 近年来,中央审议通过了《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各部委相继发布《“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通知,推动着公共采购行业朝着线上化、平台化、智能化发展。招采电子化在降低招采交易成本、保证招采公平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以政府、大型企业、事业单位为代表的采购方是电子招采平台的主要建设方,其中政府采购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典型的电子采招案例。


政策陆续推行,政府央企成为电子采招平台建设主力。 随着我国行政透明建设的推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招采透明度、预防腐败、节约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已成为招采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17年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文《“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我国电子采招进入成长快车道,线上交易规模快速增长。

IT厂商视角下,平台运维与增值服务想象空间可观。 电子招投标平台的主要建设方为政府、事业单位、大型企业,从客户实力的角度有比较强的议价权。但公采平台并非单纯的平台软件开发,从系统建设的角度,采招平台依据不同省的个性化需求有大量的开发运维服务,而随着平台的不断建设相应的新增模块也会陆续增加;从平台运营的角度,采招过程围绕采购人、供应商和整个采招环节有大量的增值服务空间,并可以与金融机构进行广泛的金融IT合作。


招采IT有望成为政务信息化领域的“金融IT”,是政务信息化领域弹性较大的领域。 在国新办“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布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可以看到,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是大势所趋,有望成为财政发力的最重要方向之一。以招采IT领域龙头新点软件为例,在智慧招采领域,公司为部分客户的招采平台提供持续运营服务,同时也自建自营SaaS化的第三方招采平台。在这些平台的运营过程中,可以按次向投标或招标方收取服务费用,同时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等使用方提供电子招投标相关工具、招标资讯、移动CA认证和电子签章、在线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 因此,财政发力有望率先推动各个领域招标采购数量的增加,进而推动招采IT自身的持续运营服务需求提升,SaaS化的第三方招采平台也有望直接受益,因此招采IT有望成为政务IT领域的“金融IT”,是政务IT弹性较大的细分领域。


3 财税IT:同时受益于财税改革、财政发力的细分领域

金税工程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金税一期: 聚焦增值税专用发票,部署应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交叉稽核系统, 探索“以票管税”新做法 2)金税二期: 聚焦增值税发票开票、认证、报税和稽核等,探索实施全链条监管体系, 构建增值税“以票管税”新机制; 3)金税三期: 面向税收征管主要业务、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构建税收征管新体系,并在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之后并库上线,实现原国税地税两套系统流程统一、数据合流和功能升级, 实现“以票控税” 4)金税四期: 重点围绕智慧税务建设,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实现金融、海关、市场监管、公安、支付平台等其他涉税方数据共建、数据共享、数据协同、数据治理,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基于税收法定义务提供涉税方信息,实现数字政府和税收共治;金税四期在金税三期让发票“联网”的基础上让更多维度的涉税数据“上云”, 实现“以数治税”。党十八大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经历了合作合并合成三个阶段。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新一轮财税工作有望启动。 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重塑了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确保了中央财政的掌控力全面有效统筹财力的同时也给地方财政注入了充足动力,这为后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夯实了制度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2023年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有望成为金税四期收尾后又一财税改革核心驱动。同时,2024年6月2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 2023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也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


票据电子化成为重要变革,IT全方位赋能非税收缴流程。 回顾非税收入的信息化过程,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财政部门、用票单位、代收银行以至社会公众的实时联网,从而大大提升非税收的收缴效率。2003年开始,财政部、福建省财政厅发文推动非税收入和票据电子化改革,拉开了非税收入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序幕。以票据电子化为关键环节,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赋能非税收入的收缴环节。




4 地下管网:政策高度重视,有望成为财政发力的重点领域

4.1 政策高度重视地下管网,未来5年各类管网改造投资有望达万亿级别

2024年10月8日,国新办就“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增量建设和存量更新并重的阶段,城市改造更新的任务将越来越重。 以城市重要的“里子工程”地下管网建设改造为例,有关方面预计在未来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 发改委将在提前下达明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当中,优先支持一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

政策持续催化,地下管廊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在城市更新中的重点工程。 地下管廊工程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被纳入重点建设领域,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有效改善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基础设施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政府将通过政策和财政方面支持,优先推动城市更新中的重点工程,即地下管廊项目。2024年4月,财政部《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24年起,中央财政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等重点工作,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国内的综合管廊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综合管廊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已有百余个城市计划开展综合管廊建设,市场规模已达万亿级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22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为7094公里。


从安全等角度看,地下管网的综合治理具有必要性。 从2018-2023年的地下管线相关事故数量看,虽23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其风险仍不容小视,加强地下管廊的整体建设和综合治理仍具有必要性。



4.2 地下管网市场空间测算:整体空间有望达万亿级别,数字化赋能潜力可期

地下管网建设空间: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以城市重要的“里子工程”地下管网建设改造为例, 有关方面预计在未来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


地下管网的改造和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包括建筑、施工、运维等多个环节,其中数字化赋能的价值量我们尝试将其单独考量。1)根据采招网数据,由于目前运用数字化赋能地下管网改造仍处于发展初期,我们统计了近期国内城市地下管网/管线数字化改造的订单(均为完整平台的建设项目,非补充建设或其他细分项目),平均金额为601万元,因此我们假设,按保守/中性/乐观口径来测算,国内单个城市对于地下管网数字化改造的投入为500/600/700万元。2)考虑到相关建设的商业模式多为项目制,国内城市加大对于地下管网数字化改造是一个大的趋势。国内目前有城市共694个(包含县级市),进而可以得到国内地下管网数字化改造的空间,按保守/中性/乐观口径来测算,分别为35/42/49亿元。


4.3 龙头已有深入布局,数字化全面赋能地下管网建设

以数字管网领域龙头数字政通为例,其聚焦于管网改造等领域采用“工程措施+管理机制+数字化赋能”的方式,用全方位的数字化助力城市更新效能提升。 1)工程措施方面,包括设施普查与隐患排查、问题导向和靶向治理,实现城市管网的全面体检和精准解决管网问题。2)管理机制方面,通过全面规划,多方参与等方式,确保方案切实可行。以管线探测和管道检测为例,采用潜望镜、机器人等多种手段来完成相关任务。3)数字化赋能方面,依托数字政通核心产品如数字底座CIM平台、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基础平台能力,汇聚城市更新各项关键基础数据,整合既有管线普查数据与新建管线BIM数据,汇集地下管线运行以及城市运行监测 感知数据、管线更新数据 ,统一数据标准, 搭建城市更新数字孪生专题场景, 开展城市更新效能提升顶层应用,赋能城市更新效能提升。

GIS技术是实现地下管网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工具。 1)国内GIS龙头超图开发了三维管线全流程管理技术,SuperMap三维管线全流程管理技术能实现管线数据从接入、表达、到多端应用,为城市规划等领域中三维管线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2)AR与GIS结合,实现地下管网的精细运营。 超图软件申报的“融合增强现实技术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管线三维平台”入选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平台创新性将AR技术与GIS技术相融合并应用于地下管线管理中,解决以往看不到、查不清等问题,形成了地下管线规建管“一张图”,为地下管线的精细运营、事前预警等提供支持。




5 投资建议

近期多个重磅政策落地支持经济发展,财政领域有望集中发力。近期重要政策和发布会提出“较大规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等重要信息,都将助推政府信息化开支能力的提升,进而有望带动政务IT整体回暖,招采IT、财税IT、地下管网等细分有望重点受益。


建议重点关注:


招采IT:新点软件、广联达等。


财税IT:税友股份、博思软件、中科江南、中国软件等。


地下管网:数字政通、超图软件、千方科技、测绘股份等。


其他政务IT: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太极股份、深桑达、创意信息、中科星图、航天宏图、辰安科技等。


6 风险提示

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目前政务IT领域景气度受制于下游开支能力,可能由于政策落地进度等原因,导致部分细分领域推进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2)行业竞争加剧: 目前政府IT领域参与者较多,且多个公司具有交叉布局,因此导致细分领域持续存在竞争。若后续行业竞争加剧,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进而影响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

现开放投研情报群体验名额,更多投研情报服务,请往下看

独角兽投研情报会员服务

服务概述

现在的 A 骨市场,风格切换极快,不论是做赛道成长、风口波段、价值投资、龙头打板、技术短线都处于短暂有效,大多数时间亏损的情况,只有一点持续有价值,那就是快人一步的信息,这种信息不会是财联社的新闻,不是知识星球的调研纪要、更不会是公社的吹票逻辑。

服务主旨

提供各种快人一步的投研信息,让你明明白白知道盘中异动。

情报来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