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OMSOL 多物理场仿真技术
致力于介绍COMSOL多物理场仿真技术,涉及声-结构、MEMS、数学等模块,教学sci文献案例,讲解仿真要点以及定期分享最新的声学超材料文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商报  ·  今晚节目单来了!哪吒将亮相央视元宵晚会 ·  2 天前  
安徽商报  ·  今晚节目单来了!哪吒将亮相央视元宵晚会 ·  2 天前  
潇湘晨报  ·  冲上热搜!网友慌了:控制不了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OMSOL 多物理场仿真技术

学术前沿 | 基于嵌套谐振器和协同耦合弱谐振的低频宽带声学超材料吸波体

COMSOL 多物理场仿真技术  · 公众号  ·  · 2024-08-26 21:34

正文

利用亚波长厚度的吸波体进行低频宽带噪声控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基于目标噪声频率的结构的快速按需设计一直受到关注。在这项工作中,将嵌套空腔引入到典型的颈嵌式亥姆霍兹谐振器(NEHR)中,以获得嵌套式颈嵌入亥姆霍兹谐振器(NNEHR),该谐振器表现出更好的空腔分隔体积分数并覆盖更宽的吸声频带。理论分析和模拟均表明,NNEHR具有优越的声学特性:产生额外的吸收峰,将第一个吸收峰的位置降低11%,吸收系数提高4.7%。瞬时速度场和热粘性能量耗散密度表明,NNEHR 的有效吸声源于颈部和周围区域的共振耗散。此外,通过将理论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三组NNEHR超表面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结构在250~550 Hz、400~1000 Hz、500~2000 Hz范围内平均吸收系数分别为0.831、0.913和0.885,厚度仅为50 mm,反射亚波长、低频宽带吸声特性。优异的吸收源于组成单元的弱共振和高阶吸收峰的协同耦合,过阻尼特性确保以最小的厚度实现最佳结构。弱共振单元对总吸声性能的贡献可以通过总入射面积归一化的表面导纳来衡量,耦合效应的本质是相邻吸声频率单元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和良好的可调性,而基于理论模型的遗传算法优化则表现出高效性和鲁棒性,为低频宽带结构的设计和按需优化提供了方法论。

在本研究中,基于低频宽带吸声结构的两种设计方法,我们首先介绍了基于典型NEHR的NNEHR,然后使用NNEHR组成金属表面以实现低频宽带吸声。采用传输矩阵法建立了NNEHR的声吸收系数理论模型,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与NEHR相比,NNEHR不仅产生了两个吸收峰,而且降低了第一个吸收峰的位置并增加了吸收系数,在紧凑的空间中显示出更高的吸声潜力。与CNEHR相比,嵌套设计允许两个腔体之间的比例更灵活地划分,避免了隔板壁和颈部之间的几何干扰。深入研究了嵌套腔体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瞬态速度场和热黏性能量耗散密度表明,NNEHR的声能损失主要集中在颈部及其周围区域。参数研究表明,其吸收系数具有良好的可调节性。基于此,利用遗传算法对两组NNEHR金属超表面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结构在250-550 Hz和400-1000 Hz的范围内实现了平均吸收系数为0.831和0.913,厚度仅为50 mm,展现出亚波长、低频宽带声吸收特性。复杂的频率平面和构成单元的吸收系数分布揭示了金属超表面高效声吸收源于协同耦合的弱共振。过阻尼特性确保了在最小厚度下实现最优结构。提出了表面导纳与总入射面积的比值,以方便理解弱共振耦合机制。结果表明,弱共振耦合在多单元设计中有显著的优势和重要性,是实现低频宽带亚波长声吸收结构的关键方法。本研究的设计频率带主要集中在低频范围内,因此在金属超表面的吸收带内,只有构成单元的第一吸收峰有效。为了展示多自由度单元在宽带设计中的优势,设计了一个额外的金属超表面,在500-2000 Hz的频段内实现了0.885的声吸收系数。通过略微减小目标带宽或合理设计目标函数和参数范围,预计该结构可以实现更高的吸收系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