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书法网
中国书法网(www.freehead.com)是中国成立最早,注册会员最多的专业性书法交流网站。 本站旨在为广大书画家、爱好者提供最新书坛新闻咨讯,学术成果、书画展览、书画印学习创作交流以及艺术品交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书法网

《澹然居藏石开刻印》高清欣赏

中国书法网  · 公众号  ·  · 2019-11-21 20:00

正文


榕城刘石开,1951年生。以篆刻名世。他的篆刻博采众长,不主一家形骸,简淡其形,奇趣为骨,自成冷艳之风。他虽然不在篆刻领域的体制内,但他作为当代篆刻的启蒙者和当代篆刻的领袖人物,是被相当认可的。


空灵,是石开篆刻给人的主体印象。简淡之美,童心之美,灵巧之美,荡漾在石开的每件作品之中。与主张印从书出,以书法变化篆刻,强调印作的笔情墨韵不同,石开主张印从画出,以画理变化篆刻,强调印作的象征意味。

石开篆刻作品强调冷艳。其“冷”来源于线条的拙朴及其在书写、刻制上的避熟就生;而“艳”来源于结字和章法的空明及其在种种对比关系中流溢的机巧。石开的篆书,以汉缪篆为基础而兼融秦权量诏版、两汉金文,结字宽绰内敛,笔画直拙简洁,字形端正中求侧欹,同时,他将《广武将军碑》《云峰山石刻》等两晋南北朝石刻书法的笔意参入篆法,使其篆书凭添了几许稚拙和活泼。



石开的作品不求繁缛藻饰,以见素抱朴、平中寓奇、言简意深为审美旨趣。在他的作品里,让我们能见真情、见真性、见真心,他以理智的态度选择范本、寻找艺术语汇,表现他自己的态度,以其独特的篆刻行为反映他的艺术思考和文化观念。


石开以汉印平正一路为基础,不作无端的伸缩求线条填满印面,敢于在字距、行距留出较大的空间。与其说他从形的表层模仿汉印,不如说他是从汉印形式中抽象出了平实的精神或理念。传统书论以“婉而通”作为篆书“成熟”、“精到”的审美标准,但它并不适合表现石开所表现的境界。他一反常规,以直线为主体,作生硬的、不均衡、不匀称的组合,甚至竭力夸大、强调印文线条的折、断,通过这种“不成熟”、“不精到”,来表达原始性或本原性。

在印文的线条形态上,石开从仰韶陶纹中体察理解原初状态的情趣,捕捉上古简朴的线纹美饰及倾侧变化,体味其中欲曲还直、欲直反曲、粗细不匀的矜持而稚拙,由此锤炼出富有象征意味的刀法语言。


石开所理解的章法不是均衡、匀称、挪让、疏密、呼应等范畴所能涵概的,它更具有一种理念象征的功能:造境;与文人绘画的构图一样,从“实”与“虚”两个更宽泛、观念性更强的范畴来把握。章法是石开篆刻中最为重要的象征,貌似平常却耐人寻味的章法,是石开印作成为写心写意的根本所在。他篆刻的章法,于“虚”字特别用意,以“虚”抒发隐幽、虚静、渊远、澄澈的心怀,以“虚”造境,开拓象外之象。在当代篆刻中,石开把“虚”发挥得淋漓尽致。


石开撰文《谈自已》中说:“我有个天真的想法:常将自己当作秦汉时的一位刻字工匠,认为只要秦汉人认可就可以随心所欲,与秦汉其他刻字工匠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互相比智慧比做工。曾有人评拙印为现代派和未来派云云,我听了简直受宠若惊,因为我至今尚不能真懂‘时代气息’的含意,何谓末来?篆刻的性质铸定了它是仿古或尊古为新的艺术,一定要将它与现代艺术挂钩岂不削足适履。”言辞里面有石开自谦的成分,但他对篆刻艺术的追求取向是显而易见的。


石开以篆刻形式凝固自己精神世界的每个闪念,以篆刻语言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虽然同为对传统的入而复出,但与同代印人相比,石开篆刻艺术所达到的,是道、释合一的哲学境界,其个性鲜明的印作虽然令人瞩目,但其艺术深层的含义并非人人尽解。



本文大多抄录于《金石印坊》公众号所刊署名辛尘《深沉的冷艳 - 石开的篆刻是简淡,而不是简单》和同一公众号所刊同一作者《浓情淡出,既简既深 - 石开篆刻艺术浅析》两篇文章。 谨此向辛尘先生致谢。 行文缩简,或有与原文未合处,并此说明。



石开 (1951 —) ,福建省福州人,职业书画篆刻家。曾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印社副社长。


1998 年迁居北京,曾在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人民大学、荣宝斋画院等举办讲座。获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艺术家称号。出版有个人书法篆刻作品集多种。


高清大图欣赏




《澹然居藏石开刻印》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