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撕破脸
当地时间2月26日,
郭令明突然向儿子“开炮”。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郭令明当天发表公开信,指责儿子郭益智企图“夺权”。他表示要“废太子”,并已向法院提交文件,以应对郭益智等人试图控制
CDL
董事会的举动。
他所说的“夺权”是指今年2月初,
郭益智的盟友
推举的两名新独立董事,
在未经董事会投票的情况下便
获得任命。此举
绕过了提名委员会主席,也未提前告知身为执行主席的郭令明。
郭令明当时就萌生了
解除儿子郭益智的集团总裁职务的念头,
但遭到部分董事会成员的反对。
·
郭令明。(资料图)
2月26日,
郭令明
还是爆发了。
他
在公开
信中写道:
“作为父亲,解雇我的儿子当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我承认,商业决策很困难,年轻人可能在职业生涯中犯商业错误,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绕过公司监管法是一条红线。
”
经过法庭听证后,
当晚,
郭令明
发了第二封公开信,称
CDL
的严重企业管理失误已停止,此前被违规任命的两名新董事,已承诺在法院进一步通知前,不行使任何董事权力。
次日,
郭益智向父亲“出招”。
他将矛头指向
父亲办公室的女秘书长
吴冠英,称
吴冠英干预了超出职权范围的事务。
据2018年的一份
法庭
文件披露,吴冠英担任郭令明办公室秘书长时,郭令明已经年过七旬。
吴冠英
经常独自到访集团在世界各地的产业,被认为
是
郭令明
的“大内总管”。
·
郭益智。(资料图)
之后数天,父子双方各自组建法律团队,准备对簿公堂。
然而,峰回路转。当地时间3月12日深夜,
郭令明再次发表公开信称:
所有董事同意为公司放下分歧,
自己将继续担任执行主席,长子郭益智将继续担任集团总裁。所有现有董事,包括两名新董事也将留任。
一名投资界人士向环球人物记者表示,家族内斗容易导致管理层分裂,决策过程拖延,影响公司运营。投资者则可能因战略不确定性而减少投资,从而影响公司的融资能力。内斗消息曝光后,公众和客户可能对公司失去信任,引发股价短期剧烈波动。若内斗持续,投资者信心受损,股价可能长期下跌。
环球人物记者了解到,“夺权门”爆发后,CDL一度宣布暂停交易。3月3日恢复交易后,CDL股价立即大跌,一度猛挫超过6%,创16年来新低。而在双方“握手言和”次日,CDL股价开盘上涨3.03%。
或许,郭氏父子也意识到,家族集团持续稳定发展才是当务之急。
不能“昙花一现
”
关注财经新闻的人,对郭氏家族或许并不陌生。
美国彭博社今年2月公布的“2025年亚洲20大富豪家族排行榜”中,郭氏家族凭借
1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1.6亿元)排名第十七位
,是新加坡唯一上榜的家族。
·
城市发展家族关系图。来源:城市发展集团
郭家巨额财富的积累,还要从
郭令明的父亲
郭芳枫讲起。
郭芳枫出身于福建省一个贫寒家庭,14岁时背着一卷草席,孤身来到新加坡谋生。
他先在一家五金店当学徒,白天干活,晚上去夜校补课,慢慢成为文员,还当上了经理。
攒了一些积蓄后,郭芳枫于1941年和几个兄弟一起,开了一家小商店,取名“丰隆”,起初专做建材、五金生意。
后来,他敏锐地感知到
土地的价值,开始大量购入廉价土地。在他的带领下,
丰隆成为赫赫有名的地产巨头。
·
郭
芳枫
。(资料图)
“富二代”郭令明原本对商业并不感兴趣,学的是法律专业,还曾为了离开父亲的“羽翼”而离开新加坡。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家族企业。
郭令明进公司时,丰隆已是涵盖金融、地产和商贸等领域的大型集团。
郭芳枫对他很严厉,不让其他人
“照顾”他,只给他发和普通员工相同的工资,并告诉他:“去做,不要抱怨!”
彼时,
郭令明加入刚刚创办的
丰隆金融有限公司。
为了拓展业务,他不得不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
他
后来回忆说:“初入商界时,每每看到父亲应对各类风险,我的心都会跟着颤抖……我必须克服这种不成熟的表现,提前计算好我们行动的每一步。”
1967年,25岁的
郭令明
成为
丰隆金融
的总经理。5年后,他带领丰隆集团成功收购CDL,
也顺理成章地担任起公司的董事经理一职。
郭令明不想只做守成之主。他认为,“作为继承者,最重要的,不是看你拥有了多高的平台,而是你是否有能力领导你的团队一直保持开创性,一直向上攀登。所谓荣光,不能只在某一代人身上昙花一现。”
·
郭令明。(资料图)
1995年,郭芳枫去世,郭令明正式执掌丰隆集团。
他擅长以低价收购有价值的资产,曾
斥巨资从特朗普手中收购了标志性的纽约广场酒店,并买下了国敦连锁酒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丰隆在郭令明的带领下,依旧保持盈利。2年后,他又收购了28家美国富豪酒店。
2008年,丰隆集团旗下的酒店就已达上百家,遍布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
此后,郭令明瞄准中国市场。2010年,他推举儿子
郭益智
为城市发展(中国)有限公司的总裁。
这对父子的故事由此在公众眼前拉开序幕。
矛盾悬而未决
郭益智作为“富三代”,从小就把爷爷当做榜样。他曾在采访时说:“爷爷是我最敬佩的人,也是杰出的华商代表,希望我能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小学时,
郭益智
就读于新加坡公教中学附小,中文讲得十分流利。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拿到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他先回到新加坡服兵役,后来又去国外工作,当过财务分析员、投行从业者和酒店管理者等。
郭令明有意培养儿子,曾安排郭益智在集团所属的一家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任职。
就像父亲
郭芳枫当年严格待他,他也严格对儿子
郭益智。
郭益智曾透露,父亲拥有极强的时间观念,“认为提前15分钟到才算准时,若自己比他晚到,即便是在规定时间内,也算迟到”。
郭益智还曾坦言,自己总是感觉压力很大,常常需要穿上“防弹衣”来躲避父亲的“炮火”。
年轻的接班人总是迫切地希望证明自己。
到
城市发展(中国)有限公司上任后,
郭益智
跑了十几个城市,深入了解当地市场。
他宣布拨出3亿新元(约合人民币16.3亿元)开拓中国市场。2010年12月,他完成了首笔投资,以2.32亿元人民币买下重庆渝中区鹅岭山公园附近一块宅地。
之后,他持续锁定北京、上海和青岛等12个有潜力的城市,计划每年开发两三个地块,主要围绕综合住宅、办公楼和零售商场项目。
那段时间,
郭令明对儿子很满意。
《联合早报》称,郭令明在2017的集团业绩会上幽默地称赞儿子:“在中国,他(郭益智)是唯一可以胜任的人,我可办不到。”
·
郭益智(右三)。
然而,郭益智很快栽了一个大跟头。
2018年1月,
郭益智
成为
CDL
总裁,并于次年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当时,重庆
地产公司协信远创遭遇严重的现金流危机,创始人吴旭找到了郭益智,希望他能帮一把。
郭益智同意出手。
2019年5月,城市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入股协信远创,并在次年获得协信远创51.01%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为了重组债务,郭益智和团队进驻协信远创,但面对迅速恶化的债务情况依旧无力回天。协信远创最终于2021年破产。
CDL损失惨重。据《联合早报》消息,
CDL2020财年蒙受超19亿新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净亏损,主要是因为协信远创出现多达17.8
亿新
元(约合人民币96.7亿元)的减值损失。
公司不得已开始缩减业务规模,并出售部分酒店资产。这也引发了郭氏家族内部的一些矛盾。不少公司高管辞职,包括郭令明堂弟郭令柏在内的4人离开了董事会。
而郭令明选择“保”儿子,称此事应当“翻篇”。
事后,
郭令明
说:“协信远创事件对他(郭益智)有点打击,所以他需要一些时间,我愿意给他时间。”
中国市场之外,
郭益智在英国房地产投资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2023年9月,在
CDL
60周年晚宴上,郭益智向父亲献上了一幅名为《永恒的传承》的画作。当时,两人的关系看似并未受到影响。但在外界看来,郭益智数次“投资失误”,早就给父子二人之间的关系埋下隐患。
·
郭益智(中)。
此次父子二人闹矛盾后,郭令明一反“护犊子”的态度,表现出对郭益智失误的“耿耿于怀”。
他公开称,在郭益智的领导下,公司不但出现业务失误,股价也一直表现欠佳。近年来,CDL的业绩持续下滑,2024年下半年,公司利润更是同比下滑54.7%。
这不禁让人想起郭令明曾在自传《在商言商》中所说:郭益智将是企业第三代接班人,但若接班人不胜任,将寻求外部专业人士。
对郭益智来说,他想真正接班,恐怕还任重道远。
这场持续15天的“夺权门”虽然剧终,
但正如《联合早报》评论称,这场家族斗争所暴露出的治理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从董事会决策的透明度、管理层权责分工,到股东利益的保障,种种悬而未决的矛盾,仍可影响公司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