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消息、作文、专家纪要、调研分享;提高认知及信息差
)
分享市场、行业及公司动态,包括投资策略、行业数据库、专家调研、公司纪要;信息超越
99%
的投资者)微信扫码加入体验)
今日解读要点:
1、量
化基金可以卖出了?
2、监管的微妙态度;
3、两会行情还有没有?
今天这个市场走得非常妖里妖气,在整个交易开盘之后半个小时左右都是相安无事的,但是中间从10点准时开始,一直到下午收盘的这段时间,市场急转直下,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下挫,那么整个这个走势为什么会卡点出现了这么大的一个波动?我们再找一
些线索去找到一些解释啊。
还有一个线索,就是今天整个的沪深两市的成交量放量,迅速放量到了1.3万亿,一早晨干到了八九千亿的样子,全天的交易达到了1.2万亿,这是第二个怪异的点,第三个怪异的点就是有一个传闻,在市场上大家看到关于量化基金从昨天晚上就开始,传说之前被封印、被冻结的量化这个交易的一些策略,它的卖出的这个盘在今天是解冻了,
在今天是可以被执行了,所以才有了这么大的一个卖出量啊。
导致上面两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发生,第一个就是成交量迅速的放大,第二个就是10点之后,开盘半个小时之后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急转直下,那么为什么是开盘半个小时之后啊?这
个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前段时间在1月份的时候,整个市场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时候,
监管上曾经有这么一个规定,当天是对某家这个量化私募做了处罚,并且通告全市场啊。
那么对于相关这样的一些交易,在市场开盘之后的半个小时,以及市场这个整个关闭之前的半
个小时,是做强监管的,是不允许有太多的这种异常的交易的。
所以今天大家看到从10点半的时候出现了大量的卖盘,而不是一开盘之后就出现了砸场子的迹象,这个里面牵扯到的主角量化私募,那么现在到底处在什么样一个位置?会不会在未来成为一个下跌的主力军?
我们稍微来给大家回顾一下1月份整个量化基金被强监管的这个过程,大家好理解一下现在处在什么样的位置?1月份的时候市场整体出现震荡的时候,首先倒下来的其实并不是量化私募,而是大家看到的雪球类的产品,一直以来被大家认为成是一个伪固收类的产品,就是固定给你发这个收益的这个产品,伪固收类的产品,但是最后发现它的风险巨大,那么在很多的小板股出现下跌之后,那么雪球的很多的产品,特别是挂钩中证1,000和中证500的大量的雪球的产品是出现了集中的敲入,引发了市场的螺旋式的下跌。
这一轮下跌大家看到了,因为它挂钩的是中证500,挂钩的是中证1,000,其实导致了整个市场上按下葫芦起了瓢,量化私募那边,其实在过去的两三年,它所重仓操作的很多的标的也是小盘股,也是微盘股,所以在这一轮里面变成了第二个倒下的,那它的倒下
引发了市场更大的一个波动。
所以在1月份的时候,大家看到很多小微盘的指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面下跌百分之二、三十都是非常常见的,那么引发了多米诺股牌效应,这个时候监管出手了,一方面是惩罚了
一些量化私募,说大量的卖出在这个市场上引发了这样的一种负面的效应,另外一方面也在
重新反思为什么量化私募在这个时候有这么大的一个卖盘,查来查去发现量化私募在过去的
这段时间里面其实动用了很多杠杆资金。
那么这个杠杆资金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呢?是通过券商的自营的这个交易盘,所以你要涉及到怎么样去处理这个杠杆的问题,不管怎么样,市场出现恐慌之后,第一件事情是让市场冷静下来,而不是现在着急去做手术,这个就是随后监管出它的一系列的政策,比如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你大量的卖出,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求这个交易提交上去之后直接把它冻结掉,
不要再做交易了。
这个事情你作为一个正常的市场,它不能一拖再拖,不能够一直冻结在那个地方,所以才有了这两天大家看到的是说市场上有这样的传言,之前被冻结的很多的卖盘,很多的资金在这个时候是允许了,这个有没有一定的合理性啊?
我个人理解,虽然随后官方出来否认了这件事情,说这个消息是不实的,但是大家去看一下今天市场当中的表现,就是我们一开始跟大家聊到的两个怪异的点,第一个怪异的占就是它的成交量为什么打得这么高?第二个怪异点它就为什么在半小时之后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砸盘效应,其实是能够对应上的,所以虽然被否认了,我个人理解的这个事情半真半假,应该有相当的这个可信度。
但是我们说它是不是一下子全部放开?其实这个不太符合监管的做法,一下子放开不是监管,正常的一个操作,很多时候是试探性的,估计今天就变成了一个试探性的一个盘,就如果试探一下,允许一部分的一定比例的这个卖盘发生在这个市场上,市场如果能承接的住,对吧?
那么这个事情就化解于无形了,在大家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它就不是个问题了。
但是如果接不住,引发了市场的大讨论,并且引发了市场的再次的波动,那么相信那也可以用一个不实的消息这样的一种回应来把它结束掉,就是这个问题短时间之内无法解决,那么大家该封闭继续封闭,该冻结继续冻结,一直到什么时候让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给大
家稍微说几个数字,大家来体会一下啊。
这个业务如果未来要解决的话,它需要消耗多大的一个资金量?很多的量化私募通过券商的自营盘去加杠杆,最后形成的这个业务叫DMA这个业务,那么这个业务整体上经过了前几年的狂飙突进之后,那么整个的规模据业内人士的估计是在千亿元以上,所以这并不
是一个小的资金,是需要漫漫长路去把它消化掉。
现在显然今天的市场已经明确的告诉了相关的监管,这个并不是一个好的时间,而且要考虑到一点是什么呢?就是马上要开两会了,那么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再弄出那么大的一个动静,还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刚刚新的村长上任了,不可能在上任的初期就搞出这么大的一个
下跌。
以上是关于今天市场上整体的一个给大家的一个复盘,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行业,关于房地产,这个在香港和在国内都有大消息,香港这边做了一个大的动作。香港政府是直接把买房子的各种各样的印花税一次性的全部给剪成了零,要知道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还是需要蛮多的给自己打气的这个动作的,因为香港在2023年的时候整个出现了财政赤字,非常少见,在这个时候是急需要通过拉动某些板块来解决问题的,那么就出现了房地产首当其冲,但是它有没有可能真的解决问题呢?目前来看这个难度确实比较大,过去的两年,整个香港市场当中的房价应该是下跌了20%左右,所以你止不住这个下跌,仅仅靠免
税,现在能不能够一次性的扭转这个要打大大的问号,只能说在原来这个问题上稍微的减轻
一下这个压力,仅此而已。
所以今天市场上虽然因为这样的一个政策的调整,香港那边的房
地产的板块出现了大幅的上涨,但是个人理解这个持续性还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的一个动
作仅仅是一个应急止血性的动作,并不是元气恢复的一种证据,所以持续性上打相当大的问
号。
国内这边的房地产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就是民营房地产的龙头碧桂园在香港这边又被人家给申请清盘,因为某个债权人提了这样的一个要求,这个事情只是一个表面上的现象,但是我们说为什么在当下出现了这样的一个事情,也说明碧桂园在做重新的债务安排的时候,肯定是困难重重,一个债权人提出来给他做清盘,说明什么呢?背后谈不妥,如果背后谈妥的话,他也不至于跑到台前,跑到桌子面上面要求去做清盘,这个其实是属于有点叫什么两败俱伤式的一种做法,谈不妥就说明负担很重,负担很重就说明目前回旋的这个余地还是非常小的,要知道说国内相关的这个房地产的交易,房地产的市场现在仍然是数九寒天,没有看到太多的温度,那么这样下去会不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以至于说在其他的一些国内的房地产商当中再次造成多米诺骨牌倒下的这种效应都是说不准的。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个板块,仍然大家保持距离,保持警惕,保持审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