喽哥今天重点盘一盘《鹿鼎记》中的“施琅”(为了区别正史上的施琅,本文的“施琅”统一加双引号)。
这是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的一个小配角。
他原本是郑成功麾下一员功勋卓著的猛将,因小事得罪郑成功老婆董夫人,被郑成功重处——满门抄斩。“施琅”为活命只身越狱降清。
“施琅”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打海战很有一套,属稀缺型专业指挥人才。
降清后他曾大败郑成功,因功被顺治升为总兵,其后又带兵攻克了厦门、金门和梧屿,并联合红毛兵把郑成功打得落海而逃,再次因功被顺治升为福建水师提督,并赐爵靖海将军。
现在看来,“施琅”在当时算是“海战大咖”、平台问题专家,在专业领域建树颇深,很有话语权,他的意见能够直达上听,就连康熙都专门请他到北京来咨询意见,可见其对清廷制定对台方略极有影响。
但是就是在这位“牛人”身上,喽哥却读到了他的悲哀。
有人说“臭脾气”是有本事人的标配。
喽哥表示深以为然。
像大多数有本事的人物一样,打海战很拉风的稀缺型专业指挥人才“施琅”先生也有一些不得了“臭毛病”——
他骄傲。
索额图说他“初来北京之时,动不动就得罪人。”
大概彼时“施琅”的心理是:老子是皇帝专门请来当专家的,老子今天的地位都是靠着一刀一枪凭真本事换来的,岂是你们这包脓包、草包可比?
他自负。
韦小宝夸他“统带水师,海上打仗,你倒内行得很。”结果他没有丝毫谦虚,而是深以为然:“卑职一生都在水师,熟识海战。”这种强大的自信殊非一般人能比,放到心胸气量小点儿的人眼里,就不免对他产生反感:“说你胖,你还真喘起来了!”
他独专。
康熙问他平台方略,他张口就是要权:“如要攻台,统兵官须得事权统一,内无掣肘,便宜行事,方得成功。”
就连不懂带兵的韦小宝都看出来了,这是要独断专行:“你说要独当一面,让你一个人来发号施令?”别的不说,你作为一个降将、身处嫌疑之地而不自忖,真是傲得可以!!!
喽哥真想给你竖大拇指!
“施琅”的这些“臭毛病”换成当下职场语境,大概就是:
一个刚跳槽过来的员工,因为手底下有些真本事,便天天鼻孔朝天、流弊哄哄,同事同僚谁也不在眼里,张口闭口“你们懂个屁,看我的!”,不注意与同事们打成一片也就算了,就连和老板说话也直来直去,上来就要向老板要职位、要待遇,根本不顾老板的心情和脸色。这样的人,可能在同事的眼里简直就是职场“巨婴”的存在。
从一般的规律看,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施琅”也是如此。
由于不肯放低姿态,他开始四处碰壁。韦小宝分析得有道理:“这人立过不少功劳,想是十分骄傲,皇上召他来京,他就什么都不卖账,一定得罪了不少权要,以致许多人故意跟他为难。”
事实就是这样。书中写到,“施琅”自从给康熙召来北京之后,只见到皇帝一次,从此便在北京投闲置散,做的官仍是福建水师提督,爵位仍是靖海将军,但在北京领一份干饷,无职无权,比之顺天府衙门中一个小小公差的威势尚有不如。
正是在一次次碰的头破血流之后,“施琅”学“乖”了,他开始向权贵们低头,抹下面子、放下身段,拿出至少十五万两银子去打点权贵,虽然依然没有再次见到康熙(康熙有意晾他),但也总算结下了一些人缘。这不,领侍卫大臣索额图就帮着他引荐了“皇上驾前的第一位大红人”韦小宝,这才有了他后来的转机。
下面开始“敲黑板”。
在喽哥眼里,“施琅”的转变太过“残忍”。
你看,面对职务比他低、岁数比他小的韦小宝,他倾尽所有进奉玉碗、金碗,并不惜自称“卑职”“眷晚生”,这下子连一向自诩善于溜须拍马的韦小宝都觉得都不好意思了。但他却仍是满口谀词,看上去熟练已极:“韦大人如此谦下,令人好生佩服。韦大人是一等子爵,爵位比卑职高得多,何况韦大人少年早发,封公封侯,那是指日之间的事,不出十年,韦大人必定封王。”
这种“残忍”的感觉,在索额图戏谑他居然学会拍马屁时达到了顶峰。
索额图说他:“老施,在北京这几年,可学会了油嘴滑舌啦。”
他怎么说?他说:“卑职是粗鲁武夫,不懂规矩,全仗各位大人大量包涵,现下卑职已
痛改前非
。”
听到没?
原来他向权贵们溜须拍马、低三下四居然是在“痛改前非”?
难道之前他看不起那些尸位素餐的草包们,他错了吗?
难道之前他不愿低三下四去巴结权贵,他错了吗?
难道之前他从战略高度提出独掌平台指挥大权,他错了吗?
真不知道在京投闲置散的“施琅”究竟经历了些什么,以至于“觉今是而昨非”?
究竟是谁把他从一个骄傲自负的“牛人”逼成了满口谀词的“孙子”?
喽哥之前就反复说过,
世界上最残忍的事就是把一只“翘着尾巴的狼”硬生生地逼成一只“夹着尾巴的狗”。
“施琅”是狼,却似乎变成了......这是多么残忍!
这是多么悲哀!
忘了曾经在哪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
有本事的人要做一块瀑布下的石头,虽然周身覆满青苔,看上去柔和的许多,但棱角依然还在;
不要做河道里的石头,滚来滚去,尽管圆润了不少,却早就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模样。
多希望那个雄心勃勃又有本事的“施琅”棱角也都还在。
本文来自凯迪原创作者:
喽哥
,
经授权转载自作者公众号:
喽哥
。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