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胡子阿细
一个跟“阿富汗”和“奸细”都没什么关系的公众号。谎称每天从奇怪的角度分享电影、音乐与书籍。不求有用,但求有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药闻  ·  免签再扩容 政策利好激发入境游市场活力 ·  2 天前  
上海市场监管  ·  汤圆(元宵)抽检结果来了→ ·  2 天前  
响水零距离公司  ·  响水年后新岗热招!月薪5000+交五险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胡子阿细

这两个月看的书|2017.9 & 10

大胡子阿细  · 公众号  ·  · 2017-11-03 14:00

正文


9月和10月买书42本,读完的书15本。


01 | 空气女的时间志



国内已经出的几本寺山修司的书,除了《幻想博物馆》,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


书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他的成长经历,关于母亲的篇幅不少,不过我最喜欢的是那篇写父亲的,《呕吐》,短短篇幅就把一个酗酒、暴力,但有时候又很害羞的父亲写得很生动。父亲会因自己读书口吃而把老师痛打一顿,但又是那种总在包里藏一本《如何让对方更喜欢自己》的人。


第二部分是寺山修司的趣味,电影、马戏、侦探小说,等等,我一直喜欢寺山修司的原因,也因为他有各种古怪的爱好。这个部分里有篇《2分30秒的赌博》,寺山修司在其中说了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约翰·休斯顿拍的《夜阑人未静》:一个罪犯费劲辛苦逃到边境,只要越过边境,他就安全了。于是他打算在边境一个小店喝杯咖啡,休息一会儿。喝完咖啡后,他看到旁边有台唱片机,于是他投了10美分,开始听。曲子结束,他发现身旁站了一个拿着手铐的警察。被带走时,这个罪犯问了问店员那首他听的曲子时长多久,店员回答,大约2分30秒。


第三部分则是寺山修司喜欢的一些人:诗人罗尔卡,作家博尔赫斯、品钦,导演费里尼……等等。


熟悉寺山修司的人,应该能从他这本书里讲的人和事里,看到他作品的影子,或是线索。比如那篇《玉音放送》里的诗,其映像后来就出现在了《死者田园祭》的开头:


捉迷藏

我是那个找的人

在斑驳的台阶下蒙上眼睛

在我蒙着眼睛的那段时间

外面可能已经过了很多年

“可以了吗?”

我用年少的声音提问

回答我的则是

“可以了。”

一个成年人的声音



02 - 05 | PKD小说四本



PKD和《银翼杀手》的话题,最近谈了不少


译林出版社最近再版了PKD的5本小说,这次的封面好看多了。赶在上次的活动前,我把其中的4本又重看了一遍,不过可惜,在活动当晚,并没和大家就每本书去聊太多。


这几本书是PKD一贯探讨的主题:什么才是真正的人?什么才是真实?而这些又是否有意义?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是《银翼杀手》的原著,书中主角Deckard的处境其实要比电影里的还要现实,甚至有点中年危机的意味:婚姻不再甜蜜,事业也不顺利,其卖力追杀仿生人的目的,只是为了能买上一个真实的动物来养,以作为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


《高堡奇人》是PKD唯一获得雨果奖的作品,构建了一个架空的反转历史。二战中同盟国输了,美国被德国、日本瓜分。书名“高堡奇人”是指一个叫阿本德森的人,他写了本《蝗虫成灾》,说的是我们读者所经历的历史,德国战败,希特勒自杀……也因此,这本《蝗虫成灾》成了禁书。讽刺的是,阿本德森是根据易经的卦象写的。


佛教概念,人死后,会经历中阴身阶段,起初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身亡,所以亲友才会设供祭拜,让其觉悟,不要留恋前世,早日投胎。《尤比克》中的主角,起初一直以为是活人,和他一起执行任务的上司死了,但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死了的是自己……但真是如此么?PKD在故事最后又留了个悬念。


《流吧!我的眼泪》是这几本里我偏爱的一本。一个人爱慕另一个人,居然在药物的影响下生生造出了一个平行宇宙,绝了!!!



05 | 御伽草纸



太宰治在这本书里将四个日本的民间传说重新改编了一下,啰嗦得可爱。


用他的话说,有好些民间传说其实细想一下并不合理,对小孩子来说并不合适,比如说那个《噼啪噼啪山》的故事,在原先的故事中,山狸只是逃跑的时候抓伤了老婆婆,也许只是正当防卫,却要遭受兔子的种种羞辱和折磨,最后还被淹死。


这么说起来,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山狸,才是值得同情的。



07 | 跑啊!高桥



村上龙这本书中所有的故事,都会出现棒球手高桥庆彦。这个角色有时候直接参与情节,但更多时候则是一个注脚,或是象征。


看这本书时,去查了一下,棒球手高桥庆彦确有其人。他曾效力于日本职棒广岛鲤鱼等队,1992年退休,生涯通算163支本垒打,477次成功盗垒。


书里有几个故事很亲切,你大概也经历过,将自己的命运和并无相关的事件强行关联。“阿森纳这场比赛要是能翻盘,那我下周表白就会成功”之类……


在书中,就成了“跑啊,高桥”。



08 | 你(穿着木屐)踩过天鹅尸体吗?




鬼才编剧宫九的这本自传小说之前介绍过了,虽说他自己在书里说,真实性只有10%左右。书很活泼,就像他编的很多剧本一样,喜欢他的可以看看之前的推送。👉 求求国内的出版社,快出了宫九这本小说吧!


在发了那篇推送后,有出版社的朋友过来向我询问了详情。小道消息:可能明年就会看到简体了。



09 | 杜拉斯谈杜拉斯



看过的最好看的一本杜拉斯访谈集。


莉奥波迪娜根据自己和杜拉斯的多次会面整理而成,涉及她的成长、写作、电影、感情等方方面面。


杜拉斯在访谈中曾说, “爱是真正唯一重要的东西,想将爱局限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故事,这么做很愚蠢。” 她创作的中心始终是欲望,是肉体的欲望,也是对生命的渴求,而人之所以痛苦,正是因为欲望的难以企及。


杜拉斯的书,是开放的,未完成的作品,是“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一个始终在变幻着的世界。”


而她的电影——有人曾问她,干吗非拍电影不可。杜拉斯回应, “我连答都懒得答。有的人就是不能理解,一个人是可以做一些明明知道不值得却还是会去做的事。”



10 | 狗样的春天



又一本关于“不可靠的记忆”的书。


书中的“我”认识了一位叫冉森的摄影师,经历短暂友谊之后,冉森失踪。30年后,“我”通过一张偶然发现的照片开始回忆过去,开始从这张照片寻找关于冉森的蛛丝马迹,但却发现记忆早已模糊了。



11 | 破碎的四月



看得很压抑的一本书。


阿尔巴尼亚的这个山区有个传统习俗,根据法典,如果一个人被杀,他的家人就必须为其报仇,之后这两个家族就陷入无止境的以血还血。


书中的焦尔古在三月十七日为兄长报仇后,得到了三十天的休战协定。他的生命自此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前二十六年的缓慢时光,另一部分是从三月十七日开始的崩塌。


四月十七日后,焦尔古的生命就不再有保障。


破碎的四月,死亡的宿命。



12 | 微暗的火



纳博科夫这本奇书前两天说过,就不多说了。👉 K的巧合:PKD、卡夫卡、银翼杀手、纳博科夫



13 | 英雄与恶徒



安吉利·卡特很擅长写些黑色童话,这本也是,但跟之前看过她的一些书比起来,我不太喜欢这本,感觉有点平淡。


“文明世界”中的玛丽安迷恋上了野蛮的异族,于是逃离了居住的白塔,与杀害自己兄长的人为伴,闯入了外部那个荒野世界。玛丽安睡觉、走路、骑马、挖坟、杀人……对什么都无所畏惧,她唯一害怕的是失去自由。


书里有些比喻让我印象很深。


埋进地里的孩子,是永远不会发芽的“坏种子”。



14 | 制造音乐



David Byrne,Talking Heads的主唱,曾和坂本龙一及苏聪凭借《末代皇帝》的配乐拿过奥斯卡。在这本书里,David Byrne像个大学讲师一样方方面面说了很多。从音乐历史到音乐产业的运转,从个人的音乐生涯到舞台的表演经验,还有科技发展对音乐的影响,等等。


他会告诉你,为什么即便你的音乐本身很厉害了,但一到现场演出就偏偏不是那回事儿。Byrne对舞台表演也有很深的见解,印象比较深的是谈及为何当年Talking Heads的衣服在表演时要穿大一号的衣服,除了与众不同之外,还因为这样能让台下更远的观众看清乐队在台上的举动,“舞台上的一切都要放大”,这些是他在日本看能剧演出时得来的灵感。




15 | 这里



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所住的房子,10年前,20年前,50年前,1000年前,都住着什么样的人?往后说,10年后,20年后,50年后,1000年后,又都会住着什么人?


这本叫《这里》的漫画就是这样的一个畅想。你甚至无须从第一页开始看,翻开任何一页,你就进入了时光隧道,你看到的某个年份,或者某几个年份,“这里”正在发生的事。


你会看到1307年,这里是森林和小溪,你会看到1932年、1993年,2014年,人们都在这里跳过舞,你会看到1957年,一位女士站在窗前若有所思,一只1999年的猫在她身后经过……


看这本漫画时,我想到一个喜欢收藏古董表的朋友说的,他其实不是在收藏表本身。他说,100年前的某个时刻,在地球的另一个地方,有那么一个人也像他现在这样,打开了表盖,去看了一眼时间。


历史就这么重复了一下。



(End)


之前看过的书:


2016年8月 | 2016年9月 | 2016年10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