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阵地LeFront
阵地LeFront: 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批评/文学/档案/ 作现实主义者,行不可能之事。 要创造人类世界,全都靠我们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津云  ·  “王子请恢复健康,永不复发!” ... ·  21 小时前  
TGB湖南人  ·  DeepSeek带来的AI平权全面落地 ·  22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22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22 小时前  
资中交警  ·  平安春运 交警同行 | ... ·  3 天前  
资中交警  ·  平安春运 交警同行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阵地LeFront

戏剧展演公告 | 在茧房中信任人工智能

阵地LeFront  · 公众号  ·  · 2024-09-08 12:00

正文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信任茧房》概念图



《信任茧房》是一部由青年编剧徐泽之和青年导演李艾宣联合呈现的,在多重含义中滑动的戏剧作品。一方面,它是抽象的,不仅是戏剧的空间被设定为一间简洁的审讯室,其布景风格也以几何图形和抽象线条为主;另一方面,它也具体到了不断在主人公之间来回的对话,信任在其中不断被注入和撤出。


探讨技术乌托邦或反乌托邦未来的文艺创作并不罕见,尤其是在一个被科技重塑的世界中,人性还如何可能这样的母题总是反复出现。在过去,那些科技是机器人、人造人、弗兰肯斯坦,而现在,它们会是人工智能以及它那贫穷的、流亡的数据标注工人。然而,《信任茧房》不是要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版本的《银翼杀手》,而是让信任这一极具经济意味的关系在技术、科学、社会的包夹下受到拷问——而这样一种拷问似乎无法逼出明确的答案。



《信任茧房》 概念图



信任茧房,既是说人们相信茧房,信任这一坚硬的保护性外壳(尽管它同时也使我们隔绝于世),也暗含了这样一层意思:这是茧房中的信任,一种受限制的,需要在博弈中不断更改自身的关系。事实上,这个含混的标题恰恰暗示了我们技术带来的永恒困境:技术既是毒药也是解药。它具体表现为,无论是剧中的仿生人还是数据标注工人(甚或其中的统治者),它们都让原先的社会关系复杂化了,但同时也借助各种规章制度而让社会关系变得紧缩和封闭了。因此,一个抽象的社会空间——审讯室——在此就不是空洞的同义词,而是贫瘠社会的贫瘠表征。但是,这个空间并不是为了掩盖和虚构,而是在舞台上重新组织了一种贫瘠的社会关系,并由此引入和加强其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剧中的两位主角正是在这里发生了无法分清的纠缠。



《信任茧房》 概念图


当然,在一个强调免信任的区块链经济已经占据重要位置的时代中,信任一词似乎显得有些过时。可尽管如此,《信任茧房》也没有完全走向复古,相反,它选择让这一裂痕持续存在:在一个流亡的数据标注工人和一个混入仿生人审讯者队伍的人之间,如何达成不需要信任的信任?或者也可以问,在他们之间如何达成一种信任,以便他们之间不再需要信任?这实际上也就是在问,后工作时代的匿名互联网工人和三心二意混入监视者行列的人之间能够产生何种关系。至少,这部戏剧在这方面没有预设任何的前提,无论是从事低端数据服务的无产阶级,是非人但似人(甚或拟人)的仿生人,还是检查这一非人-人类之间界线的审讯者,都在审讯室中被置于同一水平之上。因此,与其说这里的身份、关系、真相是流动的,不如说它们都在不断被各方重塑——甚至连观众也是重塑中的一方,他们必须自己去制作这部戏剧的真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