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享
智库灯塔旗下微杂志,主要分享强有力的设计作品、产品咨询、动态,是设计师及产品经理的智慧分享平台。设计是信仰,产品是追求,请将您想推送的图私信发给我们。智库灯塔专注于产品经理和UI设计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那些事儿  ·  “我上班时放了个屁,结果hr直接...”Re ... ·  3 天前  
最英国  ·  唐顿移民问答| ... ·  昨天  
英国大家谈  ·  英国大家谈商务合作及转载须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享

马云、刘强东、丁磊,竟都盯上了养猪生意

智享  · 公众号  ·  · 2019-02-19 15:54

正文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曾说:“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的生产效率在全球来看一直不高。我们希望能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全面推进到农业领域,解放农业生产者,帮助他们提高收入、降低劳动强度,最终实现科技扶贫。”

科技走进农业,阿里确实开始落地了,2018年2月6日,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达成合作,对人工智能系统“ET大脑”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与研发,进一步用AI科技将强对传统养猪业的赋能。

然而在科技农业这条大道上, 除了阿里,入局AI养殖的选手还有网易、京东、腾讯们,这个“互联网动物园”热闹了起来。 不过热闹之余,巨头们之间的较量亦不可忽视,这场以AI养殖带起的市场争夺节奏,预示着互联网巨头们新一轮的争霸赛开始了。

AI对养殖业的赋能:降本增效



不难看出,互联网巨头们的较量从电商拉锯到人工智能,并且在AI养殖业均有布局,AI养殖产业成新突破口的可能性显然加大。况且,从大体上看,农业对AI有着强烈的需求,特别是养猪业。

传统的养猪过程中,一只猪从它出生到摆上餐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其中包括了对猪本身的饲养、健康检查、接生猪崽等等,另外对猪的饲养环境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洗和检查加固,避免因卫生带来的生病、感染等问题,保障猪能在一个相对干净的、安全的环境里成长。

然而随着国民对猪肉需求的增大,以及对猪肉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养猪业需要科技的赋能,以此来高效率地生产高质量的猪肉。而人工智能恰好能解决传统养殖业不能解决的问题。

比如“猪脸识别”,这项技能可以很好地检测到具体猪只,被检测的猪只它的健康情况通过观察数据能清楚了解,对比起人工的挨个辨认与记录,AI技术的效率要快得多。 而这中间节省下来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可以放到扩大AI养猪场的规模上,创造更高的商业利润。

也就是说,随着科技的不断升级与迭代,对于传统农业来讲,通过AI技术赋能体现的效果会更加明显,这对以阿里京东网易们为代表的输出技术的平台级互联网企业来讲,也是不可错过的机会。

而且, 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AI养殖完全代替人工养殖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互联网巨头堆起AI养殖风口


实际上早在2009年,丁磊就宣布了网易养猪计划,紧接着旗下的网易味央农业品牌开始落地,“丁家猪”嗷嗷待哺。公开资料显示,网易味央采用的是全球第四代养殖模式,智能摄像头全程监控,猪的身体状况、进食量、甚至是排泄物等都可以通过传感器远程监控。

只是,新事物的诞生往往是认可与质疑相掺,不少人认为丁磊的养猪计划是不务正业,其中不乏有这样的质疑:“作为一家中国名列前茅的互联网公司,突然涉足养猪业,会不会只是噱头?”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2017年前后开始有了解答。因为近几年,几大互联网巨头对农业领域很感兴趣,比如腾讯落地了AI生态鹅;京东继2017年5月推出了“跑步鸡”后,2018年11月数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会上又重磅宣布正式进军养猪业;阿里开始实行ET大脑猪计划;滴滴也宣布推出滴滴养猪。巨头们的“奇思妙想”相继落地,让人应接不暇。

只不过,这其中的火药味也是极浓的,因为巨头的加入意味着网易“丁家猪”一枝独秀的光芒正在被分解,蛋糕也将越分越小。就阿里而言,基于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的成熟,多年的发展让阿里沉淀了大量的深度数据,这就成了阿里进军AI养猪的重要资产。而对于京东来说,前有“跑步鸡”的成功经验,给京东接下来的“猪脸识别”提供了有效的总结与借鉴。

各家凭借各自的兵书实打实战,也就是说, 巨头们对科技养殖的投入并不是单纯的实验,更多的是有备而来,或者说是各自谋划的竞争策略。 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在巨头们竞争的催化下,AI养殖产业将得到进一步的突破。

所以说,互联网各大巨头的加入不是贸然也不是偶然,而是在跟着时代走。而带领传统生产业走向科技前沿的,必然是互联网企业,这点毋庸置疑。那么,互联网巨头们摩拳擦掌在AI养殖领域布局,他们在争抢的究竟是何物?


巨头伸手AI养猪,被什么引诱了?


以养猪业为例,为了减少中间供应商制造的成本,网易、京东、阿里们都是选择从原材料入手。于是对于猪肉市场而言,栏中猪便成了最抢手的上游资源。

况且目前AI养殖市场空前便利,互联网巨头们必然看到了养殖科技化的趋势和市场空前的机会,于是统统在AI技术上对传统养猪业做加持。巨头们的算盘已经非常明显,就是想掌控上游资源。

当然,最大的诱惑力还是来自于猪肉产业的市场需求,规模之大超乎想象。据悉中国农业市场已经达到了10万亿以上的规模,且中国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国。

在如此大的市场规模面前,通过技术赋能即可获得进入科技农业领域的门票,还能通过云服务高效地对各个细分领域进行布局。撬动这个领域的商业价值,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无疑是难得的机会。

对比来看,AI养猪除了能拓宽阿里经营范围,变现方式也更加直接。就是通过掌握上游资源,养殖的猪出栏后,在天猫、淘宝这类成熟的电商基础上,结合阿里系的大润发、新华都、三江购物等线下商超集中铺货,上游的资源得到充分变现。

而网易旨在打造健康、舒适的猪生活氛围,据了解网易的养猪场能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让猪在舒适的环境里成长,这样一来健康的猪生成的猪肉口感也是极佳。当然“丁家猪”的价格对比市面一般的猪肉还是相对高些。不过话说回来,国民对绿色食品的重视还是让不少消费者决定尝尝网易这只听音乐长大的猪。

再看京东家的猪,为了把猪养好,京东发明了饲喂机器人对猪进行“猪脸识别”,其作用在于控制猪的体型,如果猪还没吃够当天规定的食量,机器人会继续为其提供食物,若已经到达一天的食量,机器人将拒绝供食。这样的做法减少了饲料的浪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简单来说, 各位玩家在AI养猪的道路上使劲了浑身解数,但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达到营销目的,转化更高的商业价值。

不过以目前的态势来看,AI养殖尚处产业的初级阶段,技术还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且投资技术背后的高成本也是不在话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