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像视觉
爱影像视觉的生活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影像视觉

想吐槽香港的电影译名很久了……

影像视觉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5-10 22:4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 ⎜石头小姐

出品⎜搞文艺(ID:art-up)

转载请联系授权


想吐槽香港的电影译名已经很久了……


虽然这属于老生常谈。但最近几个月,又一大批欧美新电影进入中国观众视野,而 港版译名实在是……看到就忍不住想要吐一吐。


毕竟不是谁都能够将 《神奇动物在哪里》 译成 《怪兽与它们的产地》, 《冰血暴》 译成 《雪花高离奇命案》 的……



仔细研究香港译名,其实具有极大辨识度。


港译第一个特点——

取谐音


正在热映的电影 《天才捕手Genius》 ,香港翻译为 《笔羁天才》 ,大概是想取粤语“笔”和“不”的谐音,表达电影中用笔创作的不羁作家们的天分。


可是“羁”恰恰是阻碍的意思啊,最后这个翻译岂不是成了“笔羁绊住了天才”的意思吗?

往前回溯,港译的“谐音大法”比比皆是。

去年大热的动画片 《疯狂动物城Zootopia》 ,港译为 《优兽 (谐音“秀”) 大都会》 ,请问你想表达什么?


无独有偶,台湾也谐音译为 《动物方城市 (方程式) ——方程式我懂,但方城市又是个什么鬼?

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托尼·厄德曼Toni Erdmann》 ,港译为 《爸不得你快乐》 ,我还“爸”不得你别翻译呢。


倒是台版“谐音”翻译 《颠父 (覆) 人生》 挺有意思。


《实习生The Intern》 港译为 《见习冇限耆》 ,“耆”谐音“期”,不太懂这种小聪明的必要性。

最扯的是1996年科恩兄弟的电影 《冰血暴Fargo》 ,港译名为 《 雪花高离奇命案》

雪花高?你怎么不说雪花膏呢!即便我明白“ 花高”是对Fargo小镇的音译 ,那也应该是“发高”啊,怎么还跑出湖建口音了?


港译第二个特点——

很刺激


今年奥斯卡提名电影中,好几部的港译都有失原味。

于佩尔老阿姨去年大尺度出演的法国电影《ELLE》,其演技之精湛就在于于无声处击重锤。


内地直译为 《她》 中规中矩,台译 《她的危险游戏》 点出了故事的精髓,然而港译 《烈女本色》 ,一下子就接地气成为港产味儿。

香港有很多“本色”,《英雄本色》《男儿本色》《女人本色》《金钱本色》《还我本色》……外语片也很想对你们喊一句,能不能翻译时还我本色啊。

《赴汤蹈火Hell or High Water》 的英文表达出一首英国诗歌,意思是“地狱啊你冲着我来吧,大浪啊你向我冲过来吧”,内地翻为《赴汤蹈火》颇得原文深意,然而港译为 《非正常械劫案》 ,则完全没了想象余地,而且感觉像是发生在旺角……

不过总好过2008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 ,被港人活生生译成了 《2百万夺命奇案》 ,又是一阵浓浓的旺角气息……


《降临Arrival》 ,港译为 《天煞异降》 ,完全没有了原片冷静的气氛。


话说港人真的非常喜欢 “天煞” ,《独立日》译为《天煞-地球反击战》,《牛仔和外星人》译为《天煞西部反击战》。

要说“刺激”的翻译,不得不提经典大片 《肖申克的救赎》 ,港译 《月黑高飞》 ,很刺激;台译更厉害,叫 《刺激1995》 ……

诸如此类,网友早有总结——

《原罪》→港译→《激情叛侣》,很刺激;

《极限特工》→港译→《3X反恐暴族》,很刺激;

《无耻混蛋》→港译→《希魔撞正杀人狂》,刺激;

《我爱你莫里斯》 →港译→《 基志双雄》,很刺激;

《罗马假日》→港译→《金枝玉叶》,宫斗很刺激;


港译第三个特点——

接地气


最受人诟病的港译电影名当属 《皇上无话儿》 ,内地译为 《国王的演讲》 。呵呵哒,面对这么无语的译名,国王大概再也治不好自己的口吃了。

还有将 《黑客帝国》 译成 《 22世纪杀人网络》, 《暮光之城》 译成 《吸血新世纪》, 呵呵哒,和台湾将 《诸神之战》译成《超世纪封神榜》 异曲同工,简直要为他们唱一曲《走进新时代》……


刚刚在大陆上映的 《BJ单身日记:好孕来袭》 ,港译为 《BJ单身日记:生得啦BABY》 ,两个都好烂,真喜欢台译的《BJ有喜》。

去年上映的 《邻家大贱谍》 ,港译为 《两公婆决斗特务王》 其实想想也不是很意外,毕竟 《史密斯夫妇》 曾被港人译为 《史密夫决战史密妻》 《抗癌的我 50/50》 还被译为 《风雨同路两支公》 呢……

诸如此类,网友总结了很多——

《美国派》→港译→《美国处男》

《登堂入室》→港译→《偷恋隔篱妈》

《英国病人》→港译→《别问我是谁》 (请与我相恋)

《我唾弃你的坟墓》→港译→《X你老墓》

《初学者》→港译→《基爸爱留情》

《月升王国》→港译→《小学鸡私奔记》

《两杆大烟枪》→港译→《够姜四小强》

《天使的一份》→港译→《智取威士忌》 (怎么不智取威虎山呢)

《湖畔的陌生人》 →港译→《裸滩猎J》 (喜欢台译《湖畔春光》

《在云端》→港译→《寡佬飞行日记》

《弗兰西丝·哈》→港译→《纽约娃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三地翻译通病


当然,值得吐槽的翻译不只香港一家,内地的翻译和台湾的翻译也常常出现槽点。

首先是 “风云” 不是何润东那个《风云》啦,而是《迈阿密风云》《无间道风云》等。


华语电影自己也喜欢这个套路,《边境风云》《窃听风云》《澳门风云》《监狱风雨》什么的此起彼伏。


凡有是非处,皆有风云起。而如果动静大一点,就叫做 “浩劫”


其次是 “未眠” ,从《西雅图夜未眠》《纽约爱未眠》《东京夜未眠》《巴黎夜未眠》到《夜未眠生死恋》;与之同理的还有“情迷”和“迷情”,都适合翻译谈恋爱的电影。

至于动画片,总爱动员群众的内地人最喜欢译成 “总动员” ,《玩具总动员》《汽车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美食总动员》……


大概是受了电影的洗脑,连我们单位后边的面馆也要叫 “面食总动员”

而大部分“总动员”到了香港,都叫 “奇兵” ……

台湾人不喜欢奇兵,他们喜欢 神鬼 ,连《斯诺登》他们也要译成 《神鬼骇客:史诺登》


而也有网友指出,只要有施瓦辛格出现的作品,则统统都要加上 “魔鬼 ”二字——


《魔鬼司令》《魔鬼毁灭者》《魔鬼武器》《魔鬼孩子王》《魔鬼战将》《魔鬼命令》……

总的来说,台湾的翻译还是很不错的,比如 《太空旅客》 台湾译成 《星际过客》 是很浪漫的,但有时会浪过头。

我非常喜欢的爱情片 《一天》 ,台译为 《 真爱挑日子》 ,有点俗; 《卡罗尔》 则被译成了 《因为爱你》 ,还能更俗一点么?

《遇见你之前》 译成 《我就要你好好的》 ,很容让人联想到倪妮和冯绍峰的《我想和你好好的》,有点低龄……

《中央车站》 竟然被译成了 《千年等一天》


吓得我立刻补了两集《新白娘子传奇》压压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