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凝胶与网络
介绍凝胶领域前沿研究进展,包括水凝胶、气凝胶、橡胶和其他交联网络等,给本领域的爱好者提供最新的信息,也方便本领域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凝胶与网络

新加坡国立大学翟玮《自然·通讯》:原位成型导电凝胶实现高应力环境下高保真信号监测

高分子凝胶与网络  · 公众号  ·  · 2025-01-08 15:3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电子皮肤因其柔软贴合、能实时监测生理信号的特点,近年来在健康监测和人机交互中备受关注。导电软材料是电子皮肤的核心组件,用于高效传递生理数据至电子系统。然而,现有的有机导电软材料(如导电弹性体、凝胶等)多为固态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柔性和机械强度,但 在贴合不规则或多毛皮肤表面时适配性不足,尤其在运动或机械应力环境下易发生界面脱离,从而影响信号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 。此外,提高这些材料的导电性能,对提高信号传递的灵敏度和速度也尤为重要。
针对这些挑战, 新加坡国立大学 翟玮助理教授 团队 开发了一种 基于液-固相转化导电凝胶 。该材料兼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和界面稳定性,可在 复杂应力环境下实现高保真信号采集
本研究开发的导电凝胶由明胶、PEDOT:PSS 和深共晶溶剂构成,具备独特的 液-固相转化能力 :在 60°C 以上呈液态,便于均匀涂覆于不规则皮肤表面;冷却至室温后,可在 3 分钟内快速固化,形成稳定的凝胶界面。其结构具备 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合离子导电与电子导电双重机制 ,兼顾高强度与高导电性。性能测试表明,该材料具备卓越的拉伸强度(1-3 MPa)、接近皮肤的弹性模量(0.3-1.1 MPa)及强附着力(约 1 MPa),能够在复杂运动环境下保持稳定贴合。在电学性能方面,凝胶实现了高信噪比(SNR, 30-40 dB),在心电图(ECG)和表面肌电图(sEMG)信号检测中表现出色,即便在跑步、深蹲等高动态场景中,依然能够可靠捕捉生理信号。在实际应用中,该导电凝胶已显示出在运动监测中的广泛潜力,能够记录长距离行走、跑步和深蹲时的生理状态,并监测运动疲劳后的肌肉恢复情况。此外,该材料可用于制造心脏阵列贴片,进行体内心脏生理信号的动态监测,展现出在 医学诊断和运动监测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原位凝胶化在增强附着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成型凝胶需要非常柔软才能贴合皮肤表面,但较软的凝胶通常表现出较低的韧性。相比之下,原位成型凝胶能够在保持良好附着力的同时,提升模量和韧性。与其他原位凝胶相比,半互穿聚合物网络有效解决了传统凝胶常见的力学性能不足问题,确保了材料的耐用性、长期使用性能以及在机械应力下的恢复能力,这些特性对于电生理应用中的高精度信号采集至关重要。此外,该材料通过整合离子导电和电子导电机制,克服了传统明胶基材料的局限性,显著提高了材料在 低频下的电压跟随能力 ,确保了高保真电生理信号的记录。使用深共晶溶剂替代水的设计避免了 水分流失 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了信号采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研究成果以“Robust Skin-Integrated Conductive Biogel for High-Fidelity Detection under Mechanical Stress”为题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李天 、博士研究生 戚浩波 ,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赵灿灿 助理研究员。
图1 材料设计以及性质。
图2 原位导电凝胶的固液转变性质、力学性能、粘附性。
图3 原位导电凝胶的电学性质。
图4 原位导电凝胶的生理信号检测及应力状态下表现。
图5 应用原位导电凝胶贴片进行户外运用监测。
图6 原位导电凝胶贴片进行运动后肌肉疲劳恢复监测。
图7 原位导电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图8 原位导电凝胶阵列贴片进行体内心脏信号监测。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