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告来者不拒
趣头条招股书显示,其93%以上的营收来源于广告。趣头条依靠庞大的用户量和日活跃用户数,吸引了不少广告商。
“趣头条其实就是一个2C和2B结合的业务,严格来说它是双边的模式,一边有用户获取能力,一边是广告变现能力。”谭思亮曾在采访中提到。
谭思亮本人曾经担任盛大在线开放平台总监,一手把盛大广告打造成国内最大的DSP(需求方平台),推动了盛大广告转型。之后他曾创立互众传媒可以说是广告行业的“大师”。
打开趣头条APP首页,映入眼帘的是穿插在内容中间高密度的广告,几乎每隔4-5条讯息,就会出现一个广告。有时,用户可以连续半小时在同一页面,刷到近10条同一品牌的广告。
和今日头条发展初期相似,趣头条使用推荐引擎进行信息分发,对广告主很有吸引力。然而,一个掺杂着网赚人群的App,到底能给广告主带来多高的转化率是一个问题。全天候科技通过多渠道了解,趣头条在注重ROI(投入产出比)的品牌中并不受欢迎。
一位曾接触过趣头条的广告经理王萌对全天候科技表示,她曾看过趣头条的刊例,“趣头条的ROI一般,以效果为目的的企业一般不会选择做投放。反而是电商、网赚、现金贷、博彩等项目投放的比例比较高。”
王萌提到,趣头条用户的消费能力是一个短板,“我们了解到趣头条的很多用户是通过阅读赚钱进入到平台中,可能存在羊毛党,他们很难注重广告的具体内容, 因为会影响广告的转换率。”
一家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的运营人员对全天候科技提到,电商平台在趣头条的投放的广告转化效果很差,原因是“人群匹配度低”。
广告商提供的一份趣头条《企业投放案例》中显示,2017年趣头条成功的案例,如与耐克合作推广新款球鞋,与苏宁易购合作推广手机,日成交量在100-300单。而金融贷款注册、阅读类app推广、教育咨询等项目,日成交/下载/咨询量在200次以下。可以说,趣头条的上广告具有一定的转化率,但远非爆款水平
。
目前,趣头条并没有自己的广告团队,而是代理商加盟模式。一位在5月份离职的趣头条渠道经理向全天候科技透露,到今年5月,趣头条还未建立一个有效的广告管理平台,平台除了对接少数大品牌之外,其他大量的广告都通过各地的代理商来完成。
全天候科技采访多位广告代理商了解到,目前平台上最热门的广告类型是整容、美容、妇科、男科、减肥等“黑五类”广告。
全天候科技从一位广告代理商手中拿到一份趣头条《黑五户投放案例》,可以看到这些广告使用的描述非常低俗。
除此以外,趣头条将棋牌也归在“黑五户”的类别中。广告描述竟然是“晚上老婆都带着朋友在家一起玩好像挺刺激感觉”。
大量的美女头像、虚假描述充斥着趣头条的平台。而它似乎也对广告真实性并不在意。在文案优化建议中,提到可以用夸张的描述引起注意,如“爆料、重磅、竟然、秘籍”等。
这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广告给趣头条贡献了不少收入,但“黑五类广告”由于造假严重,目前正被国家严厉打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九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王萌提到,现在很多内容平台不会存在过多“黑五类”广告,不仅对平台调性损害,也会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检查。
不过也正由于此,大量的黑五类广告才会找上趣头条。
一位趣头条的广告代理商告诉全天候科技,在趣头条上投放广告,审核资质并不高,门槛也较低。“我们基本都会同时代理趣头条、惠头条、悦头条、东方头条等四五家,今日头条需要审核资质,我们还达不到,所以不做了。”
王萌提到,趣头条为代表的平台在广告经营方式上较为粗犷,而今日头条不仅资质审查更严,在信息流广告收费也更加精细,最近还开始试行通过有效点击量来计算费用。
而目前趣头条依然按照CPC(点击量收费)来收费。“一般热门行业打开率都能至少达到1%和2%。”一位广告代理商晒出的图片显示,根据点击量计费,单个品牌一天在平台的广告支出可以达到数十万。
而目前趣头条依然按照CPC(点击量收费)来收费。“一般热门行业打开率都能至少达到1%和2%。”一位广告代理商晒出的图片显示,根据点击量计费,单个品牌一天在平台的广告支出可以达到数十万
。
“趣头条和很多app早期的发展模式类似,低价补贴用户,拉用户进来以后,高价卖给广告主,下一步的往往是调整用户结构。如果按照目前用户体系再往下走,也会受到关注下沉领域的电商的青睐,但总体来说天花板不高。”王萌提到。“我们不会建议注重效果的公司在趣头条上投放广告。”
趣头条在构建内容生态上面对着重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