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市界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扬子晚报  ·  南京首开!G66,进京! ·  3 天前  
新闻晨报  ·  花232元中5.31亿巨奖!广州福彩:已兑奖 ... ·  4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享受岁月静好,这三点很重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市界

深夜食堂没有你们要的心灵鸡汤 | 专栏

市界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23 12:02

正文

专栏作家毛利:

狮子座,O型血

天真的毒舌妇,好玩的刻薄者

著有《当待业女遇上草食男》、《一纸谈欢》



表姐前些天在追内地版《深夜食堂》,来我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看两集。无奈之下我陪她看了会儿,发现剧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老娘舅风格——一个女人失恋了,崩溃了,跑到食堂,要求老板做个稀奇古怪的吃的,比如,炸丸子。


老板摆出一副想打听又不敢打听的神情,但这个女人会像参加大型电视调解节目一样,事无巨细样样讲出来。在场所有人用围观团那样的语气点评两句,气氛相当热烈、美妙。


让我惊诧的不是演员一惊一乍的表演,而是食堂本身。难以想象,怎么会有一群人把一间小饭馆当成心灵鸡汤的中心?


日式食堂出现这样的故事,倒是并不罕见。没有特地去找,我也碰见过几家深夜食堂。在日本东北旅行时,我住在某个度假小镇,下午四五点之后,马路上几乎一个人都没有,只有稀稀落落的车开过。所有店铺都关了门,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杂货铺开着,里面有个腿脚不方便的老爷爷,笑容一闪而过,吓了我一跳。


等到晚上,饥肠辘辘,我只能跟同伴一起,驱车去另一个小镇。开了足有一个小时,终于找到便利店,本想在里面买个饭团,没想到几步外有一家食堂,里面有定食和拉面。店主是50岁多的中年男子,收银员和招待由他夫人兼任,榻榻米上3张台子,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在吃拉面,吧台上坐着一个穿工作服的男人,独自喝着啤酒。要是语言相通的话,我一定掏心掏肺地跟他们唠叨一通,在冷得发抖的夜晚,吃到一碗热乎乎的拉面有多开心。



食堂在日本随处可见,差不多的内容,差不多的定价,连分量都是规定好的。在某个山脚下的缆车点,很奇怪里面居然有一间大食堂,更奇怪的是,我们去的那天,外面整整齐齐停了上百辆车,山脚下一群老头老太,意气风发地做着准备运动,全副武装登山装备——原来缆车坐到山顶,可以徒步去另外两座山。从山上下来,正好吃饭。还是那几样,野菜拉面、生姜炒猪肉定食,唯一不同的是,靠窗所有位置都被设置成面向街道的单人位——面对高山,独自吃一碗山里野菜煮的拉面吧。


很多规模小的食堂,的确就是老板一个人忙里忙外。这样的老板,通常是留着板寸头的中老年男子,客人进来点单,他立刻进去做。坐在外面的本地客人,一人一本漫画边看边等。


为什么日剧里的每个食客看起来都有一堆故事?一定是因为他们沉默吃饭的样子。什么样的人会到偏僻的深夜食堂吃一碗面,这本身就是故事。


可国内的食堂,怎么会给你咀嚼人生的机会呢?前几天我去了宜家,买完东西后想在二楼餐厅顺便吃顿饭,一进去就被人潮人海震撼住: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一开始还没死心,后来往里走找座位时,忽然闻到那股最熟悉的食堂的味道。


那是一股能瞬间把你带回中学时代的味道,回到那种拿着不锈钢托盘、被扣上一勺米饭、汤汤水水淋漓不尽的岁月。明明气味这么难闻,但里面的食客丝毫没受影响—有人占座,有人大声嚷嚷,人多拥挤不算啥,我们这些人,什么场面没经历过。日剧里的故事是,再伤心再难过,肚子还是会饿;中国人的日常是,再恶劣再不堪,还是要活下去。


这么回想起来,黄磊版深夜食堂,最大的问题或许是,里面的人都不够饿。他们到食堂吃饭,点的都是回忆菜系,看看就饱了,那一盘奇怪的糯米丸子,也没见谁真的津津有味地吃上几颗。


谁会在食堂谈人生,谁又会在食堂抒发喜怒哀乐?即便日本乡村这种人烟稀少的地界,老板也要忙个不停才经营得下去一间食堂,怎么在中国,忽然小饭馆的老板一点不在意翻桌率了呢?







 文章首发于《博客天下》总第247期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没看够?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当季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