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贺岁片基本上可以都展现出中国电影的部分缩影。今年是《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和《大闹天竺》、《乘风破浪》以及《熊出没·奇幻空间》这五部风格迥异的电影。
通过今年的五大贺岁片的类型来看,喜剧片依旧是主要战场,从票房前三(《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乘风破浪》)中可窥一斑。此外,动画电影在近几年也比较受到关注,并且口碑和票房都还不错。
据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仅春节假期期间(1月27日-2月2日)中国电影的票房累计达到33.47亿元,大年初一当天全国电影总票房为8.05亿元,一举拿下迄今为止中国电影市场的当日票房冠军。票房成绩比较可观,但电影的质量和口碑却显得并不尽如人意。到底是春节成就了电影票房,还是贺岁片本身成就了电影票房?
《西游·伏妖篇》故事承接《西游·降魔篇》,是一部很典型的星爷式喜剧,豆瓣评分5.8分,在三部喜剧片中算的上最好,但显然也并不达标。同样是与西游相关,在之前因为一些原因被炒得轰轰烈烈的《大闹天竺》更是仅仅只有3.9分,影片质量受到质疑。与西游2类似,《功夫瑜伽》也是典型的成龙式功夫喜剧,有功夫有搞笑,豆瓣评分5.4,这两部电影的口碑都是两极化,不是“经典”,就是“吃老本”的评价。
《西游·伏妖篇》是一部很典型的星爷式喜剧
《乘风破浪》是韩寒转型导演后执导的第二部电影,都说这部电影充满了情怀,目前豆瓣评分已经达到了7分,成为了贺岁档电影票房最高的一部。与其他电影相比,反而是《熊出没·奇幻空间》这部动画电影反响还不错,豆瓣评分6.5,不得不说,近两年的动画电影发展势头还是很不错的。
近几年的动画电影发展势头不错
整体来看,春节档贺岁片的电影评分并不是很高,如果不是占着“春节档”,这些电影还能否取得这样不俗的成绩?我们都能深切的体会到,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并不能代表中国电影的质量和口碑,如此畸形的发展,着实需要每一位电影人好好的去思考。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还是存在着许多乱象,桎梏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因素。
现在的当演员的门槛似乎只剩下“脸”了,非科班出身的某某大校花、某某女神,不管有没有天赋都能当女主,各个靠“脸”一炮而红的小鲜肉都进入电影圈了,似乎达成了某种微妙的平衡,演员的演技不重要,电影口碑不重要,只要你长得好,粉丝足够多,就能当主演。
现在的当演员的门槛似乎只剩下“脸”了
整个演艺圈充满着浮躁的气息,演员都是小鲜肉,缺少一步一步从跑龙套、小配角走上来的演技派。而电影则成为了这些演员的圈钱神器,毫无演技的小鲜肉在小荧幕上还没有磨练好,就迫不及待登上大荧屏,而现在的粉丝力量也是无比强大,麻烦这些小鲜肉们先磨炼磨炼自己的演技,别再顶着一张“僵尸脸”消费粉丝了。
靠明星堆砌出来的电影并不叫好
还有一些美其名曰大制作的中国的电影完全就由众多的电影明星堆砌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一部电影去塑造一个形象。电影内容不够充实,完全依靠明星的影响力来支撑票房,这样真的好吗?难以叫好也是必然的,有的可能还并不叫座。
“演而优则导,写而优则导”的现象,将导演的门槛不断地降低,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演员、作家进军电影领域,还上来就挑大梁、做导演,当然并不是说只有学院派才是好导演,也不是说演员、作家就不能转型做导演,但是好歹用心一点。
“演而优则导,写而优则导”称为一种现象
而且,这些所谓的“导演”往往要凭借自己某一方面的影响力,大肆强调自己的处女座,凭借自己的人脉,邀请一些自己的圈内好友来加盟,殊不知一部精彩的电影靠的不是导演的人气,不是演员的助阵,不是红极一时的剧本原著,而是细致的雕琢和一种独具匠心的见解。
转型导演应该从小做起提升专业素养
需要转型,完全可以先从一些微电影、网剧之类的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毕竟,你在这方面还是一个“新人”,上来就大制作,简直就是在消费粉丝经济,拍出烂片,再让粉丝消费,也麻烦这些“导演”们,放过粉丝吧!
从小说,到网游、手游、页游,再到网剧、电视、电影,再加上动漫、动画等等,现在一个IP的价值真的是让人目瞪口呆,但凡是有点知名度的IP都能改编了,不停的重复投资,完全不为观众的眼睛考虑,就算资深原著粉,也要感觉审美疲劳了吧!
近年但凡有一些知名度的IP都被不断地重复投资
再回想近期的大IP改变的电影,各种文艺片、爱情片、全都是低分吐槽,不仅仅是电影如此,一些由此改编的电视剧也不能让观众满意,其他的游戏之类更是生命周期短的可怜,这样的重复投资已经成为了一条完整的流水线,只是各方的圈钱工具,而非真正的必要。
现在一些大IP改编的电影几乎已经成为了烂片的代名词
现在一些大IP改编的电影几乎已经成为了烂片的代名词,豆瓣评分基本上都集中在在3-4分之间,但人们对于IP的改编仍然孜孜不倦,毕竟,每一个“IP”都是亮闪闪的钱啊!不管改编的好不好,反正粉丝基础强大,前期的关注度必定是少不了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就是看现在的电影,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中国电影要想走出目前的窘境,就不能一味地吃老梗、玩多了的套路必然不会被消费者买账,还是需要拿出更多的诚意去创新,才能获得个方面的认可。
同一个套路玩多了只剩下尴尬
整体而言,中国的电影市场火了,但是影片质量和口碑却明显不达标,原因方方面面,并且影片的评分显然是和影片的票房成反比的,中国电影的票房和电影本身的质量是不相匹配的,有多少观众感受过到了电影院却无电影可看的尴尬呢?
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打一星的度量
总之,中国电影的消费人群对于影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国产影片却反而朝着另一个方向在不断下滑,各路粉丝、水军、影评人胡乱点评电影,我觉得有一句话用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非常合适,“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打一星的度量”,这样才能听取到真正有价值的一件,找到问题根源不断进步,而不是买水军、买好评,最后骗票房、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