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束光
带你认识那些正努力把这世界变好的人。他们的努力值得一束光。不够,那就两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七言 | 真正在乎你的人,不会走 ·  昨天  
话匣子  ·  不让德云社人员直播带货?郭德纲回应 ·  2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冰雪大联欢未完待续······ ·  3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冰雪大联欢未完待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束光

6天15亿,吴京却说没有她就没有《战狼2》。拿过11次影后也不愿叫自己明星,余男:我只是个演员

有束光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8-02 21:45

正文

这是司马推送的第 463 个与众不同的人


吴京说,没有她,就没有《战狼2》。是他欠人家的,得还。


她是余男,一个真正的演员。


然而看看大银幕上小鲜肉群集的流量主旋律电影、因一个流量小花毁了整部片子的“良心剧作”……我们欠了那些“真正的演员”多少部电影呢?




电影《战狼2》6 票房破 15亿,

成为朋友圈最燃的话题,

但很少有人知道,吴京在发布会上曾说过:

“没有龙小云,这部电影的故事就不存在了。”

而这位龙小云是——演员余男。



吴京自曝自己在 电影开拍前,特意 写了一封信,并打电话给余男,“我这边片酬有点儿......”


他还没说完,对方就说:“行,不用说了,我来!”


后来因为剧情的发展,余男从第一部电影的女主角,变成 《战狼2》里的 女配,甚至还背了大半年的黑锅; (第二部原定的女主,临开拍前漫天加价,大家都误会成是余男在耍大牌)


吴京特别惭愧的说: 我欠余男一部戏



司马知道你一定在好奇,这个余男到底是什么来路,竟然和吴京成了哥们?


这么说吧,《纽约时报》评价她是继巩俐、章子怡之后的接班人;


徐峥也说过 她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演员 ,不是明星不是艺人,是演员。


她就是余男,“中国文艺片的女王”。



但在18岁之前,

她都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表演天分,

要知道,她的爷爷是数学专家,

她家里所有的堂兄妹念的都是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

“好好读书”成了她唯一的目标。



转折出现在高三那年,

北京电影学院来大连招生,

抱着好玩的心态 和班里20多个女同学,

一起报了名。

什么也不懂的她,表演了一个小品,

结果出乎意料地,她被录取了。

她的班主任回忆道:余男是95年那届,

唯一被录取的应届高中生,

特别有潜力。



但余男并不招老师喜欢。

因为她太实在是“倔”了,

一旦觉得老师上的课很敷衍,

她站起来就走出教室,宁愿自己去图书馆看书。

而对于老师的建议,她也不是全盘接受,

会自己思考,替角色“说话”,

有时候和老师争得脸都红了起来。



有一次正在和老师“吵架”,

被来挑演员的导演王全安注意到了,

他将自己的剧本递给余男,

那是34岁的他将要拍的第一部电影——《月蚀》

他俩那时候都没有想过,

自己的人生,会被这部电影改变。



余男第一次出演电影,

就一个人挑大梁,演绎了两个性格迥异的角色,

凭借着惊人的表演,

她成为法国杜威尔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那是2001年,她才25岁。

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她来说,

这一切仅仅只是个开始。


电影中的角色


2003年,

她和王全安再次合作,

拍了电影《惊蛰》,

一口气拿下了四个影后;



2007年的《图雅的婚事》,

不仅斩获了国际电影节的影后,

还拿下了柏林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

距离上一次中国人得奖,

已经过去了14年。



2010年,

她更是成为第60届柏林电影节的评委,

成为继巩俐之后第二位

担此重任的中国女演员

这一年,她34岁。



国外的观众和导演,评价她:


“即使厚重的衣服和裹住半个脑袋的红色围巾,仍然无法遮住她在每一个镜头中散发出的美丽。


她有一种东方独有的神秘性感



而国内的导演,都特别期待余男加入自己的片子中,哪怕只是一个配角,都是自己作品演技的保证。


导演宁浩就说过:“ 剧本给到她,我什么都不用做了,她自己就知道要怎么演,要出什么效果 。”


于是,你看到她成了 《杀生》里的哑巴寡妇,不用开口,一个眼神、一个呼吸都是戏,连演对手戏的黄渤,都被她征服;



转身去《全民目击》当一个酷酷的律师,

一点也没有违和感,一个犀利的眼神,

更是让对面的演员忍不住妥协......



还有 《战狼》里 又帅气又性感的女长官,

怪不得撩得动吴京;




没有一句台词,三个角色,用了三种不同的眼神,秒到了大屏幕前的观众。于是在电影宣传时,99%的记者都会问她一个问题:“演戏的诀窍是什么?”


余男仔细思考了几分钟,还是想不出来:“真的没有,只要镜头在那里,我就知道该怎么演了。”


记者把这归功于天分,余男严肃了起来: 也不是天分,就是对事情要求高,所以努力让自己做得好一点。


司马发现,她不是在谦虚,

因为她为了演好一个角色,真的很拼。

拍摄《图雅的婚事》时,

她真的跑到内蒙古,换上当地的服饰,

再把脸涂的黑一点,

然后什么也不干,

就跟着当地妇女,坐在集市的地上。



远处的副导演,就举着相机在拍,余男坐一整天回去后,再把带子翻出来研究,看自己和身边的当地妇女,到底哪里不像。


从坐姿、眼神、肢体动作......一点一点的改正,直到在摄像机里,再也看不出不同了,电影才正式开拍。



这至少需要花上三四个月的时间,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明星来说,这样的体验方式,实在太费劲了,但余男拍的每一部电影,都不会放弃这个环节。


有粉丝感叹,这简直就是“ 毁容般的演技 ”。她笑着说:“这是我的工作,因为我是一个演员。”



除了用心,她拍戏非常较真,

从不用替身。

哪怕是《无人区》里活埋的那场戏,

其他演员全都用了替身,她咬咬牙自己上场。

一般演活埋戏,

都是在演员的脖子上挂一块木板,

但导演为了真实的效果,

让她自己躺在坑里,

实打实的土,一铲一铲的倒她身上......



那时候她的手和嘴巴都贴着胶带,土扬的喘不过气来,导演怕出事,和余男商量:你心里默数五下,只要铲五下土,我们就喊卡。


于是就这样每拍五下就立马暂停,全组人冲上去给她松土,让她能喘一口气,然后接着拍.....


这才有了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一幕英雄救美。



余男说,拍完这场戏后,

大伙儿把她从土里艰难地刨了出来,

她什么也没说,继续拍下一个镜头,

但是回到酒店后,自己一个人躲在酒店里大哭了一场,

窒息的可怕,为了效果不能用替身的心酸......

当演员真苦啊,“可是我真的喜欢干这一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