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校长
今晚喝了点小酒,谈点“高深”的。
关于熵增这个话题,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曾偶尔提到过。简单的讲,熵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用来衡量事物的混乱和无序的程度,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系统的熵是不断增大的,且不可逆的。
举个例子,假设太阳系是一个封闭系统,太阳的温度很高,地球和其他行星的温度相对较低,那么能量就会从温度高的太阳不断的转移到太阳系其他的地方,结果就是太阳的温度越来越低了,其他地方的温度越来越高,最终达到一个均衡态。就是在太阳系的内部每一个地方的温度都一样的状态,就是热寂。
当然请注意以上推演有一个前提,就是太阳系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事实上太阳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但是宇宙呢?假如宇宙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那么宇宙最终的宿命就是热寂。也就是说,最终的结果,宇宙到处的温度都一样,而能量停止了流动,不起波澜。其实就是宇宙的死亡。
所以很多人在熟悉了熵理论之后,都会升起一种无意义感和无力感,既然宇宙的宿命都是热寂了,那还有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这真的是让人有点小小的,或者大大的沮丧。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一个牛逼的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了一个理论,重新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和意义,这个牛逼的理论叫做耗散结构。
与耗散结构相对的是静态结构。
比如说,你现在手里拿的这部手机,是一个静态结构。因为维系手机的形状并不需要再额外的消耗能量,但是大自然中有很多是动态结构,我们称之为耗散结构,就是你要维系这个结构,必须不断的消耗能量。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瀑布,因为不断的有高处的水流过来,输入能量,一个瀑布得以维系。
想象一下,假如把瀑布变成一个封闭系统,把外面的水流切断,瀑布马上就会消失。这就是耗散结构的意思——必须不断的消耗能量才能维持这个结构。
自然界的瀑布,龙卷风都是耗散结构,在生物界,所有的生命体都是耗散结构。
比如说人这种生物,如果一个月不吃不喝,你早就尘归尘土归土了,你的肉体结构也不复存在了。
只有不断的每天通过吃喝输入能量,你的人体结构才能维系,所以人体也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
为什么说普利高津发明的耗散结构非常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唯一的能够阶段性,局部性对抗熵增的途径。
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自身的负熵,来对抗万事万物熵增的宿命。
这听起来有点悲壮,但我窃以为,这其实也是一种英雄主义的呈现。
好了,今天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感慨或者抒情。事实上,今天下午在团队内部的喝茶讨论中,我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其他的小伙伴,我问到,想象一下你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十年维持一个不断增长的进二退一的资金曲线,这到底是一个耗散结构还是静态结构?
小伙伴们想了一下,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耗散结构。
一个长期向上的资金曲线,也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它需要不断的消耗巨大的能量。
所以紧接着我的第二个问题就抛出来了,如果你要在未来五十年维系一个不断资金曲线长期向上的耗散结构,请问能量来源是哪里?
今天这个问题也同样的抛给你,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自己的想法,我会在明天进一步来讨论和解答这个问题。
接下来说说今天的市场。
当下的市场进入了夹缝之中。
从消息面来看,昨天有两则不利的利空消息。一个是隔夜美股大跌,另外就是中信建投被股东中信证券清仓式减持,但是市场扛住了这两个利空,今天基本是平盘没有下跌多少。
但是今天白天在流传的一则彭博的消息是,美国决定暂缓对3000亿商品加征关税,这个消息也没能刺激大盘进一步走强。
(老规矩,此处省略若干,行情的具体分析和后市推演,请扫描文末二维码移步星球)。
谭校长一千零一夜:星空下的投资进化论
谭校长的朋友经常评价说,在中国如果有人能把投资,跨学科思维模型以及写作三件事情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他一定是最佳人选之一。
这个评价让他有点洋洋自得,但也心生惶恐。他时常觉得,自己写作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于是终于某一天他下了一个决心要跟自己死磕:从2019年5月27日开始,往后十年,每个工作日至少写一千零一个字,节假日随意。
于是就有了“谭校长一千零一夜“这个栏目。
今天是2019年6月26日,星期三,你看到的是这个栏目的第
22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