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内容:语言文字、出版编校。
中文编辑校对[1](QQ群:302032982)、中文编辑校对[2](QQ群:236902340)、中文编辑校对[3](QQ群:684024204)、
中文编辑校对[4](QQ群:980243020)
,编辑校对的家园。(正文末有加入方法)
向本
公众号
发送关键字“群”“费”,也能收到加群方法。
(不是向QQ群发)
——
▲
以上内容非正文
▲
——
近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标题为《网络流行语:最强“嘴替”还是语言污染》的文章,包括光明网、澎湃新闻等知名媒体在内的众多网站、公众号都作了转载。
这篇文章的作者对网络流行语抱以鲜明的支持态度,引用了《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杨林成所说的话——“网络流行语被称为‘时代的标签’‘年度的纪念邮票’,是社会文化生活的镜像和缩影,也是观察大众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独特视角。”认为不要简单地批评,而是要去研究背后折射出的不容忽视的社会心态,了解年轻人的真实想法。
从这一点来说,似乎不无道理。就像古代官方的采诗官,摇着木铎到民间去采诗,让执政者据此了解百姓心声。
然而,就语言来讲,笔者对网络流行语持不支持的态度,虽然确实有少数流行语在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后流传了下来,进入了百姓生活,被大众所接受并广泛使用,比如“山寨”“给力”等词,但总体上讲,语言的规范还是很有必要。网络流行语毕竟只是一定圈子的人才能懂的,不看解释,初次接触的人就不知所云。单说标题中的“嘴替”,是不是就难以知道真实意思?
如果不是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对语言规范的监管,不是出版界人士的坚守,不是学校的严格要求,任网络语言、网络文字盛行,互联网兴起二十年来,语言、文字可能发展到了五花八门的境地,在交流中就会出现隔阂和障碍,产生“条块分割”的“人以群分”现象。
“书同文”必须坚持,语言的纯洁必须维护。
——
▼
以下内容非正文
▼
——
欢迎在“编辑校对”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发布者需提供营业执照,证明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详情请联系公众号,用QQ加编辑交流。
【往期
招聘
案例选】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招聘编辑、校对、编务
南方日报出版社招聘图书编辑
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年招聘启事
商务印书馆招聘启事
中国华侨出版社招聘信息
厦门大学出版社招聘启事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招聘启事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招聘编辑等多岗位
《世界知识》杂志社招聘编辑、校对
《半月谈》新媒体招聘启事(编辑 ,可实习)
招聘启事——中华书局招聘校对
〖●◉编辑校对◉提升语言文字水平●〗
编辑校对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编辑校对”;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编辑校对”)右上角三个小黑点。
专业知识、国家标准、业内资讯。内容权威,来源可靠。
编辑校对
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广告合作请直接在文末留言或者发信息给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