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豆瓣小组“今天也祛魅了”
由豆瓣用户
@momo
授权发布
原文标题:对貌似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无法祛魅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
我自感是个很肤浅很庸俗的人,高兴就是哈哈哈,不开心就呜呜呜。我平时很少看书,一年三四本的那种。我的朋友圈基本都是吃喝玩乐逛街旅行。我看问题也比较表面,总体上我的认知非常浅薄。
比如,看综艺/剧,那些能发表自己意见和想法的人,我觉得很有内涵。我平时只看娱乐综艺。
比如,去某个地方旅游,我只是肤浅地好吃好玩,但是有的人能形成一篇很有见解的游记。感觉自己的旅行很low。
比如,过生日会总结自己的过往、展望新的一岁。我也不想那么多,就是吃个蛋糕生日快乐,挺浑浑噩噩的。
大概就诸如此类吧,描述稍微有点夸张。我知道这类朋友本身是非常有魅力的,是学习的榜样,但是反观到自身,会特别自惭形秽。
我对他们极具赋魅,已经影响很久了,以至于看到朋友圈有人发想法、见解、游记等貌似有内涵有文化的帖子时,自己又陷入反思和自卑。
我知道生活是自己的,自己开心就好,如果向往,那就做出改变。但真的很想卸下对这类朋友或者说这种特性的赋魅,有点累了。
豆友评论
@闪亮黁木
没事,人过得快乐就好…
@玻璃晴朗🎐
我以前也是这样,但是现在认识了很多大牛,文学界很有地位的老师,发现他们也是很普通的人,他们也会柴米油盐的生活,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如果喜欢知识的话,那就自己也去学知识,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承认理解接受每个人的天赋点不一样吧,有的人会写东西,有人会唱歌,有人会做饭,没有什么的
其实只有未知会产生“魅”,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缺乏了解的时候才会有这种模糊的感觉,真正了解以后,祛魅这件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更具体地说,楼主所感受到的这种“魅”,大概直接产生于你看到的听到的那些自己不是很理解的词语或者概念,这些东西本身很有迷惑性,尤其当你不太理解的时候,会基于它进行联想,和心理学的“晕轮效应”类似,比方说看到一个人长得人畜无害就会下意识觉得他真的人畜无害,本质上还是因为缺乏了解啦。
我倒是羡慕你是个真性情的人呢!人生一遭体验,不用非要强迫自己思考,只要去活生活本身,尽兴就好
无论是玩游戏、看肥皂剧还是读书、电影,都只是娱乐方式,是一个人如何使用自己空闲时间的方式,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也没有高低之别,选择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就很好。
我觉得这个最好的祛魅方法就是自己尝试去阅读,可以先从比较感兴趣的开始,名著里也有不少剧情精彩扣人心弦的。看多了就会发现,有些人看似读了很多书,实则不比完全不读书的人会思考。如果完全对阅读不感兴趣可以看看纪录片电影啥的。
偏个题,友友对自己的描述是我会赋魅的那种人。我就是朋友圈发读书笔记心得啥的,一年过完还要写篇大总结被朋友夸好棒的那种人。但我知道只是对我来说阅读是娱乐,就像别人爱玩游戏,其实我是很无聊冷漠的人。文艺作品里的世界远比现实世界更吸引我,阅读是我逃避一切的方式,用精神的活跃掩盖身体的懒惰。
朋友圈里爱吃喝玩乐分享日常的朋友总给我一种热爱生活的积极感,很温馨美好,吃到好吃的东西分享出来非常可爱,是脚踏实地在生活的人,是一直悬浮地生活着的我很佩服和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