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FinTech的冲击似乎硝烟尘上,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往内看,传统金融枯燥郁闷的日子让人窒息。但往外看,轰轰烈烈的创业潮并没有树立几个成功的榜样。骚动的传统金融才子佳人何去何从?
传统金融哪些岗位是接下来十年热点?自己现在这个岗位有没有坚持下去的意义?做哪些积累是有意义的?且听大佬姜建清指路——首先是小微信贷相关,但更大的未来属于财富管理!
2017年5月的《财经》杂志发表了姜建清的署名文章《全球化背景下的银行创新》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170505/4268623.shtml(或姜建清现在任职的中欧网站上亦有,http://cn.ceibs.edu/new-papers-columns/10870)。这是姜建清在从工行董事长退休后关于银行业变革的系列文章中较为新的一篇**。简单小结一下就是,银行现在的问题多,困难大,亟需变革。而变革之路首先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平台和完备的数据基础(练内功),其次要融入互联网金融的变局。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之后,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专栏,决定花大力气解读他的文章——因为我看完就明白一直坚信的银行变革之道格外清晰起来。犹如B站上做兔子系列视频普及祖国近现代史的三位哥们一样。既是对自己几年前投身互联网的一次回顾,也是对近年来屡屡与郁闷在传统金融行业的朋友交流的一个沉淀。期待对被三年前的互联网金融,如今的FinTech搞得胆战心惊的同学们送点自信吧。
我想按他拨开的云雾,说一说接下来银行的哪些岗位有哪些变化,哪些岗位热门,哪些岗位消逝,或者哪些银行有哪些变化,可能怎么变,什么是关键因素。
我们当前的窘迫,各种压力,实际上并非是FinTech一个丧钟在敲。全球的银行业境遇是相同的。以至于C行老大去年全球转一圈回来感慨没啥可以学习的。姜老板比较清醒,也是一位资深的银行家,所以他细数了银行面对的三大挑战:经济周期,(银行业)行业周期和科技发展周期的挑战综合交织到一起。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仅是其中一个因素,不必过于为FinTech折腰。
姜老板更进一步分析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聚焦在四个方面:支付、融资、财富管理和信息服务。支付仅仅是前哨,融资才是关键。而财富管理是未来的蓝海。
个人理解,如果你要创业,或寻找“独角兽”加盟,那么财富管理还早。这个“早”,个人理解,五年内,没戏!
如果你是想抓风口的,那么不要现在就加盟与“财富管理”相关的创业团队。如果你正好在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支行从事销售工作,做好眼下的工作,尤其是记录下当前工作中的痛苦,很重要。因为创业都是围绕解决痛苦产生的。如果你还在现在的岗位上尝试解决这些烦恼和痛苦,那么都是对你将来创业,或者加入那样的创业团队,加入那样的“独角兽”有意义。
一句话,现在好好积累,未来必有你的一席之地。
那么怎么看“融资市场是竞争的决胜战场”,这显然是更靠近我们的风口?
姜老板说,
“当代银行理论将银行的职能定位于提供支付、资产转化、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及监督借款人。其中核心的功能是资产转化。银行在融资领域占上风,在两者有交集的小微企业融资领域:2015年末,中国五家大银行小微企业融资余额6.02万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融资余额3.82万亿元,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融资余额7.7万亿元,其他非银行机构包括互联网金融信贷余额占很低。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仍未过好风控这一关,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存在信任短缺和风控软肋。一些不自律的企业还败坏了互联网金融行业风气,导致行业信誉受损。无论是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是商业银行,虽然创新路径会有不同,但最终将殊途同归,在信用风险控制两端隔墙相望,谁能最大限度地服务客户,并能最终能控制风险,谁才是最后的成功者。”
这条路很长,我自己看到的一些创业团队正在实践:例如原先深发展(平安)出来的“大数金融”团队(https://36kr.com/p/5082602.html 刚刚拿了C轮),一些在中大型城市专业市场的商户中使用POS为核心的综合收款工具探索小微金融和消费者金融的团队,以及上半年比较火的医美行业相关商户和消费金融结合的创业团队等。
他们也有一些从事类似业务的银行伙伴,比如包商或者泰隆。可惜最近三年,包商和泰隆没有在与时具进,我听说泰隆上海的行长都出来找风投自己干起来了。期待前面那波坏帐的大浪打过,有技术有实践的包商泰隆们插上科技数据的翅膀。
虽然我们没有看到现成的例子——我尤其不觉得这事是现在的BAT干的。喧嚣中央的地方不可能沉淀改变世界的力量。但银行和非银机构有大量从事与此相关的同学们。这是一个极为有潜力成为风口的赛道,而且越老越吃香。只要在提升自身能力,不怕在哪个企业。
核心就是借助数据和金融科技的力量实现这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服务客户,并能最终能控制风险”。这个方向上的积累是有意义的,不论在银行还是在创业团队。
好的问题,才有好的文章。期待您的问题,我可以在解答中把内容掰细。
** 前面2016-11-22还有 《为银行业变革“开脑洞”》,以及2016-9-7有《数据化、信息化时代的银行业变革》,甚至可以上溯到他仍在工行的时候,2014年第10期《金融监管研究》上的《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化银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