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读
跟着我,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你是不是活在自己的因果里? ·  12 小时前  
十点读书会  ·  《演员请就位》,小丑的聚会 ·  11 小时前  
凤凰网读书  ·  古人是怎么排练死亡的? ·  昨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伊恩·麦克尤恩将出版新书:一部“没有科学依据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读

没有概念地图,学再多也记不清

精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4-18 19:58

正文



第30课: 概念地图



Q1:你掌握了多少概念?


A:

1、 概念是思维的单元


我国国家标准里的定义是,概念是对 特征的独特组合 而形成的 知识单元 。德国工业标准则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 抽象化 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 共同特性 思维单位 ”。


不管是什么定义,都落脚在思维单元里。这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说,就好像砌墙用的砖,一块一块组合形成墙,进而再盖成房子。我们任何的言语表达,以及写作,最基础的材料都是概念。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精读君为什么要问:你掌握了多少概念呢?


砌墙的砖可能只有两种可选,青砖、红砖,但在思维的世界里,你掌握的概念多少,决定了你能建一个多坚固耐用的房子。


细心的读友,看到这里,马上就能反应出来,其实精读君的《成长日课》, 每个日课讲的就是一个概念 。所谓每天读1篇日课,成长+1分,这个1分就落在1个概念上。

2、 怎样才算掌握1个概念


掌握1个概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精读君问大家3个问题:


如果只看《成长日课》的标题,你知道精读君在日课中要讲什么吗?


为什么1个概念,精读君要花1000-3000字去说明?


为什么经济学家汪丁丁说,本科生读经济学只要掌握“成本”这个概念,就可以毕业了?

精读君是这么理解的: 每个概念,都有为什么要定义这个概念的出发点,以及怎样运用这个概念的落脚点 。学习一个概念,就是要清楚地知道, 这个概念说的是什么,是指什么样的范围,要怎么用,与我既有的知识网络中其它概念有什么联系


打个比方说,概念就好像干紫菜,很轻很少,但泡到水里,就是一大盆。每个概念,只要铺展开来,就必然和其它概念发生联系,并形成一个紧密的知识网络,越基础的概念越是如此。


精读君认为,汪丁丁说的“成本”恰恰是本科经济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将所有本科经济学中涉及到的概念,串联起来。

当两个人都在说同一个概念的时候,其实两个人的理解可能差异很大。回到精读君刚才提的问题,如果只看《成长日课》的标题,你知道精读君在日课中要讲什么吗?


你不妨试试,在你在看之前,先考虑一下精读君会讲什么,看完后再做比较。如果少于精读君讲的,你理解的没有精读君透;如果差不多,可以认为你和精读君就这个概念达成了相当的共识;如果比精读君更多、更深刻,那么说明你理解的比精读君透彻。



Q2:怎样用概念地图帮助理解概念?


A:

1、 概念有没有掌握,关键在于是否整合到既有知识网络


最终的判断标志,就像 输出 说的那样,如果说得清楚、讲得清楚,才代表你理解了这个概念。而只有在透彻理解之后,你才能真正去应用这个概念。

2、 概念地图,是整合概念的有力工具


所谓的概念地图,是指 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 。新概念,如何整合到既有知识网络中,关键就在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如果有联系,那么可以用“可视化”的方式,画出来。如果你能画出来,表明你已经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如果这种联系,你画得越准确,你就理解得越深刻。


当然,画了概念地图,如果你还会用这张图讲解给别人听,理解的效果会更好。原因,在 学习曲线 有讲过,根据“学习金字塔”,画概念地图、教授给他人是主动学习,这种组合学习效果最好。

画概念地图,很好入门。画个框,把概念圈起来,就是一个 节点 ;用 连线 把概念与概念连接起来,线可以是单向的、双向的或非方向的;必要的话在连接线上,注上 连接词 ,来说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画出一张概念地图。


当然,如果你希望更进一步美化,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图形,用上不同的颜色,用粗细不同的线条,以及一切你认为更好的方法。当然,在精读君看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概念地图,最重要的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美观是其次。

从入门者的角度来看,首先要用起来。因此,在《成长日课》中,精读君介绍方法和工具时,都不求80分以上,60分够用就好;限制能少就少,最好拿一张纸和一枝笔,就可以进行。


比如 紧急重要矩阵 就是一个四象限图,徒手就可以画; 归因 简化成,连续问多个为什么。


采取这些做法,精读君的判断原则就是:用与不用,写与不写,做与不做,是0和1的区别;从做了到做得好,是1到N的区别。无论什么技能,总得从0做到1,而且越快从0做到1越好。等到感受到1的效果时,自然而然,会更有动力从1做到N。


因此每节日课,精读君力求有易理解性、可操作性,而严谨性、完整性则作为次要目标。




3、 给个概念地图的样例


包括今天的日课,精读君已分享了30节日课。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精读君画个粗线条的概念地图,供读友们参考。


概念地图粗细,读友们可自行定义。比如下图中的“坚持”、“放弃”,精读君没有画线条,实际上两者有关联;如果“放弃”这个概念往下细化,可以有4个放弃误区的概念,沉没成本、承诺升级等等。


如果需要的话,每节日课本身,就可以画一张概念地图。

思考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