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男子山姆购榴莲千层发现疑虫卵异物#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爱奇艺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爱奇 ... ·  4 天前  
新浪科技  ·  【#Mate70系列样机到店##Mate70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这群人翻山越岭去保护自然,工具竟然是手中的相机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09-09 12:47

正文

“中国人对角马迁徙、企鹅生活、北极熊抓海豹特别熟悉,但对中国的动物却不怎么认识。”奚志农曾这样对学生说。这种尴尬背后,是我们自己的很多动物还不曾有影像记录这一事实。


对于自然生灵的了解,一段视频,一张照片,可能会比一整篇文章都有用。如何用影像保护自然?什么样的人会去拍摄自然?如何拍到野生动物?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你也会想要加入中国生态保护与摄影的事业。


作者:果壳网新媒体主编 花落成蚀,编辑:果壳网科学编辑 Calo,题图:昂翁此称。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奚志农入行30多年来,一直秉持“用影像保护自然”的信念,推动中国的生态保护与生态摄影事业。但即使是他,中国最著名的生态摄影师,也无法单打独斗,独自推进这一事业。因此在2004年,他带领野性中国成立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


这一训练营一直延续到了今天。12年薪火相传,训练营中已经走出了数百位摄影师。在用影像保护自然的路上,这些人一直在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飞奔的藏野驴,奚志农拍摄。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如何用影像保护自然?


珍古道尔有一句名言:“唯有了解,我们才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采取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这其中的第一步,就是了解。


对于了解,一段视频,一张照片,可能会比一整篇文章都有用。


昂翁此称,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德钦分局的局长,2010年云南高黎贡山训练营营员。在保护滇金丝猴的战场上,他和奚志农是老战友。


1995年,德钦县因财政问题,想要砍伐掉一片原始森林,而这片森林是滇金丝猴的家园。为了阻止这一悲剧发生,一场自下而上的保护活动展开了,获得了全国各界的支持,森林最终保了下来。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此事时称这一事件“将成为中国人环保意识的分水岭”。在这个过程中,奚志农、昂翁的几张照片,感染了无数人。


昂翁此称那张著名的《滇金丝猴的家庭》,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初。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20多年过去了,昂翁局长即将退休。他手上的相机如今换成了摄像机,他计划跟踪一群尚未习惯人类靠近的滇金丝猴,记录它们的行为和家庭生活。这都源于一个遗憾: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昂翁曾在野外观察了滇金丝猴3年,但当时设备不行,自己的技术也不够,无法记录甚至难以看清猴子们到底在干什么。这一次,他不会遗憾了。


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奚志农拍摄的藏羚羊。说到藏羚羊,很多人是只知其名,不知道它长啥样,以至于会在藏区看到一只貌似羚羊的动物就叫藏羚羊……记住,藏羚羊长这样。


奚志农常对我们这些学生说:“中国人对角马迁徙、企鹅生活、北极熊抓海豹特别熟悉,但对中国的动物却不怎么认识。”这种尴尬背后,是我们自己的很多动物还不曾有影像记录这一事实。


而现在,中国的摄影师就正在填补这个空档。


灰叶猴母子的飞跃,张兴伟拍摄。

今年71岁的张兴伟,是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理局的老局长,2008年云南西双版纳训练营营员。这两山保护区,就是他筚路蓝缕,带着同事建起来的。退休以后,张老局长获得了野性中国提供的摄影器材,爱好上了生态摄影,又成为了这个圈子里的传奇人物。


两山保护区里最知名的动物是西黑冠长臂猿。借助工作积累下的经验和人脉,张老局长首先把镜头对准了长臂猿,没过几年,他就有点“拍够了”。有一次拍摄的时候,他发现长臂猿们突然紧张了起来,一问旁边的护林员,发现是天上一只鹰雕摆出了攻击的架势。


于是,他对这种猛禽产生了兴趣。


鹰雕会飞,建巢在绝壁上,比长臂猿难找。通过几年的找寻,他终于在老乡的指引下,找到了一对鹰雕。但想要拍好,就得靠近。张老局长第一次靠近雕巢时,鹰雕在两千米之外就发现了他。没有办法,他只得每天一点点的靠近,试图让鹰雕习惯他的存在。这次拍摄一共延续了4个月,其中有70多天,张老局长是在野外度过的。这样让拍摄对象习惯自己的蹲守,是生态摄影中所必须要的行为。就这样,张老局长成功拍摄到了鹰雕较为完整的生活史,那些照片,填补了中国的空白。


张兴伟拍摄的西黑冠长臂猿母子和他日常拍摄时所处的环境。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今年,张老局长又开始了对白腹啄木鸟的拍摄。这种鸟类个头小,飞得快,活动范围大,拍摄难度极高,所以也没有什么影像资料。问他拍得怎么样,张老局长谦虚地说:“雌鸟拍得差不多咯,雄鸟再给我一年吧。”


什么样的人会去拍摄自然?


在中国,热衷于用相机记录生态影像的人,有这么几类:


  • 专业摄影师;

  • 摄影爱好者;

  • 生态研究人员;

  • 一线的保护工作者。


张程皓拍摄的紫水鸡。


张程皓可以算第一类人的代表。他身高190厘米出头,体重按千克算刚过三位数,满脸络腮胡,看起来是个有中亚血统的中年人,其实他是个1994年出生的云南汉族男生。一颗近4千克的镜头,架在三脚架上一般人可能都拿不稳,但他能手持使用,一路携带着爬山追踪野生动物。


16岁的时候,张程皓用压岁钱买了一台单反。正处于获得新玩具的刺激中的他,正巧碰到了一场奚志农的讲座,就此迷上了自然摄影。2011年他高二,跟着训练营来到了高黎贡山进行集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本科、研究生都念了摄影专业,专攻野生动物摄影。



张强拍摄的打斗中的藏羚羊。

在西安某医院工作的张强则是第二类人,他是2012年云南高黎贡山训练营、2013年云南无量山媒体营的营员。在业余时间里,他跑了9个国内的自然保护区,拍摄了大量图片。他认为,自己是在把生态摄影和环保当做工作以外的事业在做。


张程皓(左)和张强(右),生态摄影师给自己拍的纪念照看起来都很像。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如何拍到野生动物?


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能在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里学到如何找到野生动物来拍摄。相比之下,一线的研究人员和保护工作者的条件更加得天独厚,他们更容易找到、拍到野生动物。


2016年8月,我曾造访过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昂赛乡。当时我的向导次丁和达杰都是保护区的巡护人员,他们也都是奚志农的学生。有一天在山上,次丁拿出自己的小相机和手机,向我们炫耀雪豹的图片和视频。嘿,拍摄时靠得真是近啊!


达杰、次丁和他们镜头里的雪豹。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要知道,《我们诞生在中国》的摄制组为了拍摄雪豹,在野外蹲守了9个月才拍到足够的素材。这个数字对于一般人来说相当长,但对比一线的护林员、巡护员就不算什么了。他们有无数的9个月蹲守在野外,并且更熟悉他们所守护的大自然。只是囿于技能和收入,他们无法进行生态摄影。


但如果给予他们器材和专业的训练,像次丁、达杰这样的有摄影天赋的一线兄弟就会脱颖而出。在昂赛自然观察节的摄影比赛上,达杰凭借一幅《岩羊跳悬崖》获得了二等奖,足见他们的实力。在离开昂赛的时候,奚志农给次丁、达杰二人留下了一台微单、一颗600mm的长焦镜头,在未来,我们肯定能看到更多他们拍摄的雪豹的画面。


达杰拍摄的《岩羊跳悬崖》。这张照片在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组织的澜沧江源国际自然观察节上获得了摄影组二等奖。

让次丁、达杰这样的一线保护人员加入“用影像保护自然”的行列,亦是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的初衷之一。张勇是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站站长,在保护区里工作了14个年头。2007年,他通过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首次接触到了生态摄影,后来还参加了2013年云南高黎贡山训练营。如今,摄影已经成为了他工作中必需的工具之一。


甘肃尕海则岔保护区和张勇。图片来源:野性中国


尕海则岔是一个鸟类聚居的区域,张勇的保护工作和影像记录,都围绕着这些鸟类开展。如今,保护区的鸟类记录已经达到了100多种,这其中有很多新增的记录,都是利用摄影这个工具才留下明确的分布资料的。


12年过去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的步伐还将继续。这些人用影像保护自然不会停止。


“我们诞生在中国,我们的摄影师也可以诞生在中国。”野性中国(Wild China FilM)“项目正在众筹中,如果你也希望出一份力,欢迎前往了解。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长按下载不用我说你也知道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