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C陈意科传道
【今日经文】
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
-撒母耳记上 8:1-3
经文讲解
敬虔不会遗传
撒母耳立他儿子为以色列南部别是巴的士师,但是他们并没有学习他们父亲的好榜样 。圣经也并没有像责备以利那样责备撒母耳。圣经对以利的评价用了很长的篇幅,就在《撒母耳记上》的第二章:
2:12-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不认识耶和华。
2:17-如此,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华面前甚重了,因为他们藐视耶和华的祭物。
2:29-我所吩咐献在我居所的祭物,你们为何践踏,尊重你的儿子过于尊重我,将我民以色列所献美好的祭物肥己呢。
2:30-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撒母耳是一个忠心和正直的人,他有着三重的职分:士师,祭司和先知。他甚至是引导以色列人从士师进入君王时期的人,以色列第一和第二位王都是他所膏立的——扫罗和大卫。被神如此重用的人,却有邪恶而不中用的儿子;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圣经只详细记载了以利和他的两个儿子如何犯罪,没有很多的解释撒母耳的两个儿子的事情,圣经里面只有一节的经文总结:(撒上8:3)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
撒母耳从小在圣殿长大,知道神为什么要弃绝以利。撒母耳是他的母亲哈拿从耶和华神那里求来的,断奶以后就还愿把他送到圣殿,由以利教导长大。
撒母耳亲眼看见以利一家的遭遇,他们的遭遇,知道神神怎么惩罚他们。可惜,他的两个儿子都不行他父亲的道。在人的观点来看,这是否因为他们的父亲都太忙碌,因此没有时间管教他们?是否有时他们对儿子的要求也过分苛刻,因而激发起他们反叛的心?这些我们不知道,因为圣经里面没有记载。在撒母耳的身上,我们也找不到线索,整本圣经里面找不到一句对撒母耳不好的评价。“有其父必有其子”,在撒母耳的身上似乎用不上。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真的是让我们值得深思和反省。
但从中可见一个真理,就是“敬虔”是不能从祖先传给我们的,信主也不能遗传,一切出于神的恩典,我们的得救也不能由家人传下,而是出于神的恩典,使我们藉着信才得救。敬虔是不能够遗传,必须个人自己和神建立亲密关系。不过,敬虔的生命是可以用神的话语去培养和教导。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
【感动经文】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箴言 22:6
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 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或译:这是众人的本分)。
-传道书 12:13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
-以斯拉记 7:10
“以斯拉啊,要照着你 神赐你的智慧,将所有明白你 神律法的人立为士师、审判官,治理河西的百姓,使他们教训一切不明白 神律法的人。
-以斯拉记 7:25
你在何烈山站在耶和华—你 神面前的那日,耶和华对我说:‘你为我招聚百姓,我要叫他们听见我的话,使他们存活在世的日子,可以学习敬畏我,又可以教训儿女这样行。’
-申命记 4:10
至于你,可以站在我这里,我要将一切诫命、律例、典章传给你;你要教训他们,使他们在我赐他们为业的地上遵行。’
-申命记 5:31
“这是耶和华—你们 神所吩咐教训你们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们在所要过去得为业的地上遵行,
-申命记 6:1
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申命记 6:7
也要教训你们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申命记 11:19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以弗所书 6:4
有时候我们会想:一个人敬虔不敬虔,那是神的事情,那是神的主权和拣选,所以不用去管那么多了。要小心!我们当然相信神的主权和拣选,但是千万不能够忽略了人当要尽的本分和责任。
教导、教训神的诫命、律例、典章是不是人的本分和责任?是的。不单要教导、遵守,并且还要遵行。
在前述经文中,你稍微留意,就会看到,教导是从自己的家人开始的。也要教训你们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作父母的有独特的责任──在儿女未成年时塑造他们的品格,这是最重要的事。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会影响下一代(生命影响生命)。撒母耳的两个儿子的事件中,让我们警醒家庭教育事工的重要性。
从照管自己的家开始
在听林宗谊牧师的讲座中,他讲到:传和训是分不开的。只传不训没有用的。《发展与计划教会的家庭事工》中提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身;齐其家者,先修其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大学:“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齐家正表达出了(申6:6-7)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 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这个观念,是跟圣经真理很相似的。
【感动经文】
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
-提摩太前书 3:5
这些事你要嘱咐她们,叫她们无可指责。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摩太前书 5:7-8
齐家,是教会与家庭共成长最有效的根基,亦是每个信徒应守的原则。因此,个人生活影响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影响教会生活。家庭和教会有更新与重建的必要。我们怎么样能稳固教会,稳固家庭呢?
教会是种子 - 培养家庭的发源地。家庭是果子 - 实践教会的培养。教会与家庭成长的过程,不能够忽略教会以神的教导建立家庭,活出教会和家庭属灵的生活,需要几个方面:鼓励、装备、辅导、资源和祷告。
圣经的真理非常注重家庭为单位的,不同的小家,才会组成教会的大家庭。每个人的小家不健康的话,你觉得可以组成一个健康的教会吗?不可能的。可能有些人,在家里做一个人,在教会里面做另外一个人。在家庭里面戴一个面具,来到教会戴另外一个面具。 我们的信仰变得虚伪而不真实。
保罗称提摩太是他属灵的“儿子”,《提摩太后书》3:14-15提到:但你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因为你知道是跟谁学的,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提摩太小时候能明白圣经,是谁影响了他?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第一章第五节有提示我们: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妮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
唐崇荣牧师,两岁时,他的家人接受福音。一年后,他的父亲离开世界,他就在单亲家庭长大了。他七、八岁的时候,每天早上起来,最先听见的总是忠心敬虔的母亲向上帝祷告的声音。八、九岁的时候,她就要孩子们每天先与她一同祷告一个钟头,然后再放他们到学校去读书。十二岁时,他领受了特别的感动,就在一次奋兴会中,把自己奉献给上帝,立志一生做主的工作。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常常读圣经,在学校里面做见证,把耶稣基督介绍给别人,带领人到教会和主日学去。到了十七岁时,遇到信仰的危机,不过最后还是神保守他,他立志为主传道。他们家中有四位的牧师是神的主权、拣选和保守,也跟他妈妈的生命和教导有关的。
默想应用
(申命记 6:7 )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以弗所书 6:4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求神赐智慧给做父母的,按真理教养自己的后代。
参考资料来源:
1、转化差异,共创双赢——处理教会事奉中与义工冲突和发展与计划教会的家庭事工讲座(讲员:林宗谊牧师 )
2、《每日研经丛书》
3、《串珠圣经注释》
4、《新旧约辅读》
5、《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