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必读
育儿路上,与你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育学园  ·  学习上瘾的孩子,都是“宠”出来的 ·  昨天  
科学家庭育儿  ·  曲奇界"爱马仕",悄悄打折一波?99元3盒? ·  昨天  
丁香妈妈  ·  别再乱买绘本了,0~6 岁建议这样选和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必读

《龙的传人》开播,厉害了我的朱老师,国学吟诵法门你家娃get了吗?

父母必读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7-17 08:46

正文

国内首档亲子国学传承节目《龙的传人》开播啦!

7月14日的节目上,导师朱畅思的风采撩人,征服了一众迷弟迷妹。

朱老师还带着他的学生徐嘉兴同学上台为大家展示了一回吉他版吟诵

快来感受一下吧!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听了这对师生的吟诵,大家都表示吟诵好有意思啊!郦波老师更是当场演示了一番南派吟诵,同一首诗的另一种吟诵方法,大家也来听听吧。



他们的吟诵都好厉害有木有

没错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朱老师用吟诵传播国学,为我们带来乐趣十足的国学体验,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学好国学的动力。


国学不无趣,

吟诵有法门,

让我们听朱老师讲讲吟诵法门


吟诵法门之高低有序

吟诵法门之高低有序吟诵时,我们可以用高高低低的旋律设计来体现诗文的层次,每到一个新层次开始的时候就起一个高调。我认为初学者可以如此为之,方便把长一点的诗文拿下。随着吟诵学习的深入,吟诵者可以打破这项规律,跟随诗人的情感发展合理设计高低调。


比如《长歌行》一诗,它来自汉乐府相和歌。


乐府,是汉代的政府性音乐机构。这个机构派人到民间采集诗歌,也组织文人们创作诗歌。这些采集来的诗歌,或者文人模拟民间诗歌风格而创作的诗歌,大多数用于宫廷或者贵族宴会、祭祀表演。所谓相和歌,是汉乐府歌曲的一种。表演时,一人持节鼓歌唱,另有笙、笛、琴、瑟等乐器相伴,故而称之为“相和”。演唱时,表演者有时是一个人,有时还有和唱的演员。

 

如果我们把这首《长歌行》理解为“有唱有和”的表演,那么有可能前两句就是主唱者的开篇表演。因为这两句诗非常概括地表达了本首诗歌的主旨。青青的园中葵菜,太阳一照,露水瞬间就干了。人生如朝露,光阴与美好都是易逝的。所以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主唱者一个人的总括性表演。


从“阳春布德泽”到“焜黄华叶衰”又是新的一层意思,说的是春天万物都会受到阳光的恩泽茁壮生长,但是万物也都会走到秋天,一起衰落。这一段落表达的意思与开篇的主旨完全一样,只是换了一个新的比喻。所以可以采用主唱、和唱一起演绎的做法。这是一个新的层次,所以建议起高调。


从“百川东到海”到结尾又是一个新的层次,再次换了一个新的比喻,依然要阐释诗歌的主旨。所以这里可以再起高调,主唱、和唱一起演绎。最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点题的句子,可以让主唱再单独重复一遍,以示隆重。


在这样高高低低的旋律设计与安排中,汉乐府的表演风格可能就会还原在我们面前了。


摘自朱畅思老师新书《嘉兴讲故事 读书有次第》,更多吟诵法门请看书吧 ↓ ↓ ↓

这本书里,朱老师带领嘉兴同学为大家讲解经典,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待身边的问题,带着问题学国学和吟诵,让国学和孩子们的生活更近。


全书内容以专题形式出现,精选学习生活的经典片段,嘉兴小同学的视角看经典+朱老师诵读讲解,贴近生活,寓教于乐,每一课都向古人学习一种优良品质。


本书还充分运用当代多媒体技术,精美的配图和扫描二维码可听的音频,符合现代孩子的欣赏习惯,给小读者以美的享受,让故事更加精彩,让古代的文化不再遥远,让孩子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原来国学也可以是时尚而有趣的。


朱老师对知识点的渲染,让孩子走近国学的精神内涵与节律韵味,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国学的精神不该束之高阁,应该亲切地来指导生活。

目录

•第一部分 • 正心意诚

第一集 不羡聪慧

第二集 不怕弯路

第三集 不倦相劝

•第二部分 • 君子之行

第四集 不住练习

第五集 不懈钻研

第六集 不急不躁

第七集 不忘体悟

第八集 不变真情

第九集 不在他人

•第三部分 • 六经为始

第十集 不二法门

第十一集 不同凡响

第十二集 不断香火

第十三集 不得造次

第十四集 不能虚伪

第十五集 不走极端

第十六集 不只客观

•第四部分 • 探我家风

第十七集 不违家风(上)

第十八集 不违家风(下)

作者简介:

内页展示:


让我们跟着朱老师、嘉兴小朋友聆听故事,穿越古今,养趣而学,让我们的孩子温文尔雅,成为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 / 窈窕淑女。


扫码试听

书中音频

来听嘉兴和同学们吟诵《长歌行》吧

(前文节选自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