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是汉代的政府性音乐机构。这个机构派人到民间采集诗歌,也组织文人们创作诗歌。这些采集来的诗歌,或者文人模拟民间诗歌风格而创作的诗歌,大多数用于宫廷或者贵族宴会、祭祀表演。所谓相和歌,是汉乐府歌曲的一种。表演时,一人持节鼓歌唱,另有笙、笛、琴、瑟等乐器相伴,故而称之为“相和”。演唱时,表演者有时是一个人,有时还有和唱的演员。
如果我们把这首《长歌行》理解为“有唱有和”的表演,那么有可能前两句就是主唱者的开篇表演。因为这两句诗非常概括地表达了本首诗歌的主旨。青青的园中葵菜,太阳一照,露水瞬间就干了。人生如朝露,光阴与美好都是易逝的。所以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主唱者一个人的总括性表演。
从“阳春布德泽”到“焜黄华叶衰”又是新的一层意思,说的是春天万物都会受到阳光的恩泽茁壮生长,但是万物也都会走到秋天,一起衰落。这一段落表达的意思与开篇的主旨完全一样,只是换了一个新的比喻。所以可以采用主唱、和唱一起演绎的做法。这是一个新的层次,所以建议起高调。
从“百川东到海”到结尾又是一个新的层次,再次换了一个新的比喻,依然要阐释诗歌的主旨。所以这里可以再起高调,主唱、和唱一起演绎。最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点题的句子,可以让主唱再单独重复一遍,以示隆重。
在这样高高低低的旋律设计与安排中,汉乐府的表演风格可能就会还原在我们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