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永浩写给2087
职业股民,在此记录对股票的研究和思考,方便以后复盘,对了好吹牛,错了好打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盘前一哥  ·  明天就一只!! ·  昨天  
曾星智中线投资  ·  空仓资金配置国债,在大熊市时期更加适合(20 ... ·  5 天前  
曾星智中线投资  ·  空仓资金配置国债,在大熊市时期更加适合(20 ... ·  5 天前  
何夕  ·  看不出来 查看图片-20240912190447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永浩写给2087

超额认知,带来超额收益

李永浩写给2087  · 公众号  · 投资  · 2024-09-16 22:30

正文

今天下午和杨天楠老师,对着手机视频了俩小时,本来想聊聊当下中年男人在育儿中的话题,但聊着聊着,更多话题落在了工作、创业的范畴,可见这一代中年男人的搞钱和奋斗欲,是刻在骨子里的。

期间聊到一个词,让我忍不住拿出纸笔记下来,叫“超额认知”。

我以前没听过这个词,不知道是不是这两年职场通用的黑话,毕竟不上班好几年了。但我一下子就get到了这个意思,并和投资中的另一个词联系在一块--超额收益

超额认知,带来超额收益

我一下子把自己的投资经历串了起来,我第一个十年,取得超额收益的本质,就是对当时的几个all in的公司,有着超越市场的认知,叠加当时的好运气,才实现了“十倍股接力”。

但一切从我离开职场之后,变了。

一方面是整体资本市场大环境的风云诡谲,另一方面,是在艰难拓展自己“能力圈”的同时,丧失了原本有“超额认知”的领域。

以前我的工作,可以让我先于资本市场,了解到泛消费、泛地产上下游的变化,以此为契机,我可以在市场一片混沌时候,看出来某些公司的独特性。

比如泡泡玛特,在上市之前就超级看好,但苦于IPO之后价格太高,没法重仓参与,但是后来还是在他跌入谷底之后,看到他业务的坚韧和海外的市场空间。那时候我给身边10个人讲这个公司,可能9个人表示是看不懂的。当然也怪我自己讲的不够清楚,但理解泡泡玛特,本身就是个有门槛的事情,这个门槛不在于学历、智商,更多在于对情绪价值如何定价,IP生命力如何持久,这类难以量化并且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

但我当时能看懂,实际上还是得益于前期工作的积累,这是“超额认知”所在。

但今年错过的一个大牛股,让我最近非常痛苦,是“老铺黄金”,之所以痛苦,是觉得“本来我可以”,但我却没有。

老铺黄金的火爆,相信只要在泛零售行业的人,都很容易去知晓,并且调研和评估后续的潜力。

当他们IPO的时候,朋友跟我说到这个股票,我甚至闭塞地觉得,黄金饰品是个非常传统的行业,玩不出什么花儿来。IPO当日暴涨,后续持续高位,我还觉得是控盘炒作,没有丝毫想去调研的欲望。

直到有一次商业地产行业内的大哥,跟我聊到这个公司业绩火和独特之处,我才开始审慎地调研,就在这期间,股价又拉升了30%左右。

这是一个让我拍断大腿,只想抽自己耳光的机会。前几天在反思的过程中,还在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没有把这些“送上门”的投资机会,用“空杯心态”再去好好地研究一番。

但今天学到的“超额认知”这个词,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我抓不住老铺黄金这样的机会。

我离开消费行业已经很久了,对于市场的变化,已经没有十足的敏感度,无论是基于趋势还是数据。我对这个行业的“超额认知”,老本已经被时间消耗光了。

这让我感到难过,甚至焦虑和恐慌。

既然发现问题,那我想到后续的改善方案,应该是以下几点:

1:对于曾经熟悉的行业,比如地产、消费行业,我肯定难以回到一线再去积累认知了,除非自己创业。

所以踩盘、研究、和以前圈内的朋友聊天,然后输出数据化的文本,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脑子过一遍就泛泛地觉得自己懂了,人是很容易被自己欺骗的。

2:对于正在学习和探索的行业,应该利用自己的资源或优势,进行交换式地学习,多输出,去用思维的碰撞,去链接其他的“超额认知”,进行互助型成长。

3:多去做事情。即使做的事情看起来有点傻,或者做的有点“低级”。

我们搞股票,或者说大点叫“做投资”,习惯于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觉得自己把整个行业看透了,听几个业绩会就觉得认知对齐董事长了。

我自己做了个小播客节目,虽然影响力不大,但也接了广告,也知道了内容行业的一些打法、难点和瓶颈,这些东西,如果我不自己去做,一点点地从一两个粉丝去积累,是听再多课程也不会理解的。

先想到以上这些,后续应该更勤快,更大胆一些,控制好成本,积极试错。

推荐文章
盘前一哥  ·  明天就一只!!
昨天
精英女性部落创业服务俱乐部  ·  【勇 说】(四十一):为自由主义者画像-再读《反对自由主义》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