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昆明警方发布  ·  事关孩子开学!昆明公安发出重要提示 ·  昨天  
昆明警方发布  ·  事关孩子开学!昆明公安发出重要提示 ·  昨天  
澎湃新闻  ·  海霞,有新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若不为抗洪,他又何苦骗妈妈 | 军中家书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29 11:44

正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建军九十载的光阴里,

岁月不知留下了多少军中家书,

它们见证着历史的痕迹,

更书写着一段段动人传奇。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节目

军中家书


还原一个个军人的鲜活形象

追寻家书背后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解读这一支钢铁队伍

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今日的强大。



第五篇

《若不为抗洪,他又何苦骗妈妈》


戳音频,

听侯勇朗读从抗洪前线寄来的家书


侯勇在灯下朗读家书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亲爱的妈妈:


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儿子正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


两天里,我的微信消息已经被您刷得满满一屏,手机显示的未接电话更是一串。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您,也不敢给您回复信息,更不敢给您拨出电话。因为我怕听到您的声音,怕自己的谎言被揭穿。


现在的我刚刚停下手头工作,和战友们依偎在一起组织休息。虽然夜色里还是细雨蒙蒙,但经过两天的努力,现在大坝情况基本稳定,看到您关切的短信,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就想着给您写封信吧!


从受领抗洪抢险任务以来,已经两天了。第一天,我只是习惯地给您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我最近有任务,比较忙,勿念。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不怎么熟悉网络的您,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竟在网上得知到了我们部队奔赴安徽宣城救灾的消息。跟随部队急行军挺进灾区的我,由于情况紧急,错过了您一次次的电话,只能在微信回复中为自己反复辩解:真不是我们单位!我们没有去!


昨夜十一点多,我再次接到了您的信息:爸妈还没有休息,在关注宣城,你要注意安全。当看到这条信息时,已经是次日凌晨了。而当我再翻到家庭微信群的时候,心中更是五味杂陈,虽然我自己一次次狡辩,但我的谎言还是被您识破了,您竟还想到了92年武汉溃堤……


从小到大,一直是您带着我长大。在入伍以前,我更是没有出过一次远门,几乎没有离开过您半步。我记得入伍以后,您曾经开着玩笑地说:我是为国家生了一个儿子,日日夜夜见不着。而这时爸爸总是会瞪你一眼说:“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我们两口子好好支持儿子就行!”听到这句话,您总是忍不住嘀咕几句,我的心中更是充满愧疚。


您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自我入伍以后,您和爸爸电视剧看少了,军事新闻看多了;平时出去走动少了,儿子照片看的多了;但每当别人问起我时,您总是会很自豪地说,我的儿子是一名军人!


也正是因为我是一名军人,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我总是怕您担心,用自己很忙的理由来搪塞您。在今天的大坝上,也有很多战友和我一样,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隐瞒实情。我尊敬的指导员丁向东,结婚不满三个月,在大坝上突击抢险的事情都抽不出空来向新婚妻子说一声;上等兵郑盼龙,父母来队探望,见面不到3小时,半夜出动的时候连告别的话语都没有来得及讲;列表蔡毅腾在大堤上连续奋战2昼夜,在和父母打电话时眼睛湿润,却坚强地没有报过一个忧字。


妈,我不仅是您的儿子,更是人民群众的儿子。当我们冒着暴雨,急行军跑步突入灾区,老百姓们夹道迎接,欢欣鼓舞,我和我的战友们十分感动。我们是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您担心我,灾区的人群群众却更需要我们啊!


记得连队出发那天,连长王猛指着连旗向我们所有党员说:就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誓死保卫人民群众的安全。您常说,做人要懂得报恩,是您养育了我,但是是党和军队培养了我。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模范带头,带领全排的战士们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到灾区人民身边去。


妈,儿子已经长大了,我会保护好自己,现在灾区救援工作顺利,请您不要担心,相信我们!等待儿子的胜利凯旋。

爱您的儿子 陈曦

7月4日凌晨于宣城市


陈曦在暴雨中奋力抢险 倪大伟/摄


书信背后,陈曦的六个谎言


“谎言”之一: “我真没有去抗洪,电视报道的不是我们单位!”


谎言 ”背后的真实: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陈曦不想告诉妈妈他参加了抗洪抢险,其实就是不想让妈妈担心。陈曦说:“我知道妈妈不是不让我去抗洪,因为盐城的阜宁和射阳刚刚受到冰雹和龙卷风灾害,我是担心妈妈知道去抗洪有危险会吃不好、睡不着。”



“谎言”之二: “睡的地方都是政府安排的,条件很不错!”


谎言 ”背后的真实:


虽然部队官兵每到一个抗洪点,地方政府都会安排学校或工厂作为临时营区,条件确实不错。但紧急任务来了就会不分昼夜,实在困了顶多在洪水退去的间隙,在大坝上或坐着或趴着或靠着打个盹,有时三五分钟,有时个把小时,因为险情还会出现,他们要随时准备战斗。


12集团军“临汾旅”在溧水抗洪时,组织小休息时的场景


“谎言”之三: “衣服和鞋,只要湿了就能及时换洗,还有洗衣机、烘干机呢!”


谎言 ”背后的真实


这个“谎言”,陈曦有一半没“骗”妈妈,地方政府确实在部队的宿营地配备了洗衣机和烘干机,还有地方群众自发组织帮助战士洗衣服。但有的时候连续奋战几天,哪有时间洗衣服啊。官兵们的衣服沾满泥水,或是雨水或是汗水,都是干了湿、湿了干,湿透了的鞋里的脚,都已经泡得发白了。


“谎言”之四 :“我真没下水,手机是滑掉的!”


谎言 ”背后的真实:


陈曦在跳水打桩时,忘记了揣在口袋的手机,上岸后已经开不了机。妈妈问他是不是下水了,陈曦极力否认。其实,抗洪抢险,下水打桩堵漏是再平常不过的。

“谎言”之五: “放心,不会受伤也没有危险!”


谎言 ”背后的真实:


抗洪抢险危险重重,不确定因素很多,有时为了转移群众、抢运砂石、下水打桩,手被划破了、脚被磨破了、脚被割破了,这些都是小伤。但牺牲流血的事也会发生。


卫生员正在给陈曦的伤口消毒,疼得他龇牙咧嘴


谎言”之六: “我们吃的挺好的,一日三餐很丰盛!”


谎言 ”背后的真实:


那天晚上9点多,妈妈打电话问:“吃饭了吗?”陈曦说,早就吃过了,地方提供的盒饭,我吃了两盒呢。其实,从下午两点多到妈妈打电话,在大坝上的陈曦和战友们因为赶任务,一直没顾得上吃饭。


陈曦和他的部队


2016年7月16日上午,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在抗洪最前沿奋战了近一个月的第十二集团军某旅的500名官兵,胜利返程。


群众送别宣城抗洪官兵


20多天来,战士们不畏风雨,冒着高温酷暑,对堤坝进行打桩和增高加固。郎溪县各行各业的群众听到部队即将离开郎溪后,都纷纷赶到街头欢送人民子弟兵。


小朋友们在欢送部队返程,战士们挥手感谢。摄影:李森亮


侯勇:“军人”的标签一直贴在我脑门上



侯勇曾经演绎过许许多多经典的军人形象。此刻,他正在安徽某神秘地点和梅婷拍摄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军中家书》也经过坎坷探班路,最终在安徽某宾馆,深夜采访了侯勇。 侯勇感慨道,军人就意味着担当、责任、保家卫国和情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