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海
我们会想到各种美食和景观地标
去网红胜地打卡
当然免不了会遇到
长长长长长长
的排队大军
美景和美食
固然值得花时间等待
但有些排队等待
着实会令人
尴尬
有些排队总是不可避免
比如:排队如厕
如今沿街公厕数量少,
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难以找到“方便”之处,
是不少人曾经遇到过的尴尬事。
走在街上“内急”了,
借用沿街单位内设的卫生间难不难?
最近,
一则关于
房产中介多家门店厕所对市民开放
的小事,
赢得不少点赞。
网上曾发起过一项如厕的调查,结果显示,有
88%
的人曾因找不到公厕遭遇窘境。上厕所就到连锁快餐店,几乎成了不少市民和游客的共识。
“街上的公厕太少了,去大商场一时半会儿根本找不到具体位置,去沿街商铺单纯为上厕所的话,一般人都觉得会很麻烦,不是没有就是有可能被拒绝。”不少网友在调查回帖中如是说。
如厕难的尴尬体验,没有人比
出租车司机
了解得更清楚了。为了开车途中少去厕所,他们不得不减少饮水量,尤其到了夏天就更为受罪。带小孩出去玩耍、逛街的
家长
、经常户外作业的
环卫工人
等人群,也肯定对此深有感触。
如果一些商家和企业的沿街店铺能开放厕所,无疑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在上海城市设施日趋完善、公厕布局日趋合理的情况下,也许有人会认为临街商业单位公厕对外开放是多此一举,但如果你是一位曾经有过内急不能就近如厕的普通市民或游客,就会为这样的便民之举而叫好,并对这座城市油然而生亲切温馨之感。
大型房地产中介链家
,也是“
共享厕所
”大潮中的一员。据统计,链家在上海遍布的门店几乎覆盖各个社区。这也是链家等大型中介做公厕等便民服务的先天优势,便民服务由服务型行业来操作极为合适;其次提供服务的场所要在容易被找到的居民生活区。
像对外开放厕所这样的“小事”,上海链家“共享”的还有很多,比如
便民雨伞、免费打印复印、应急供水
等等,所有一切都是基于将闲散资源免费对接社区。有人戏称,本该围绕房地产服务为核心的链家,这是不务正业的“共享+”。
过去,邻里间互相借个东西,算是“共享+”的雏形;后来,租个婚纱礼服、搭个便车,共享经济模式渐渐萌芽。
通俗地解释,
共享经济
就是利用别人暂时不用的、闲置的资源+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其本质是分离资源的支配权与使用权,使闲散资源得以重新整合利用,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最近几年时间里,科技作为杠杆不断撬动共享经济并使之繁荣。除了共享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共享汽车等交通工具外,仅今年以来,就开发出其他可以共享的服务,如篮球、手机充电宝、雨伞等。
近期公布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已达39450亿元人民币。
分享经济最基本的价值就是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既可以是科技带动的交通、场地等各类共用,也可以是消费者点对点、小范围的共用。
像这种将社会闲散资源中的小物,如厕所、日常生活非必需品等进行有效整合,由一方提供服务、提供时间、提供任何有需要的人,这是一种非常
人性化
的东西,不仅仅只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节约了社会资源,更增加了这座城市的
温度和吸引力
。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在共享经济市场背景下,上海链家等大型公司纷纷打起“共享”牌,其实是对社会闲散资源再次最大化利用,和提供全方位社区服务的探索。
随着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市场呼吁优质品牌中介的出现,“共享资源”的模式是谋变求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体现了中介公司由“以信息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
从共享经济到共享资源,链家一点点把不起眼的小小服务内容整合外放,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社区服务平台。
作为一家房地产中介企业,链家除了为居民打造“住的入口”,还始终在探索自身的社会价值,成为一家有温度、有力量、有爱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