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新闻中文版
《艺术新闻/中文版》每月带来第一手全球艺术资讯和专业声音,也是国内第一份数字版和印刷版同步上市的艺术媒体。数字版“艺术新闻”已被App Store主力推荐,并迅速成为下载量排名第一的艺术类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会计雅苑  ·  【专家提示】合并中控制的判断 ·  5 天前  
谷饶生活信息站  ·  明天停电通知!谷饶涉及区域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新闻中文版

第18辆宝马艺术车登陆BMW上海体验中心,与曹斐一起进入“无人之境”

艺术新闻中文版  · 公众号  ·  · 2017-07-07 23:52

正文

谷歌的深度学习技术战胜了人类棋手,机器人从事新闻报道甚至写作、绘画和作曲,人工智能可以参与艺术创造吗?7月5日,由中国艺术家曹斐以 BMW M6 GT3 为原型车创作的第18辆宝马艺术车在全新 BMW 上海体验中心展出,并在第18辆宝马艺术车全球巡展开幕当日举办了开幕沙龙及酒会。开幕当日以“无人之境,艺术何为?”为题的沙龙,邀请了艺术家、科学家和科幻作家就人与科技、身体与环境、精神和物质两者边界模糊后的人类社会的危机与转机展开了对话。




上海。7月5日上午,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上午举行的2017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上通过视频直播展示了一段自己乘坐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情景,这段视频引起了北京交管部门的关注,也引发了互联网上的热议。在这段长约1分钟的视频中,李彦宏坐在一辆红色的汽车的副驾驶座位上,视频中驾驶座位没有驾驶员。李彦宏称自己刚刚上五环,正在前往会场的路上,“车处在自动驾驶的状态”。


无人驾驶的场景在几年前仍要借助计算机模拟实现,而在如今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边界原来越模糊,谷歌的深度学习技术战胜了人类棋手,机器人从事新闻报道甚至写作、绘画和作曲的今天,这已经成为了眼前的现实。


BMW上海体验中心


第18辆宝马艺术车×

全球巡展 上海站

- ▬ -

第18辆宝马艺术车×曹斐

全球巡展 上海站

BMW 上海体验中心(雪野路35号)

展至7月27日


7月5日,由中国艺术家曹斐创作的第18辆宝马艺术车在全新 BMW 上海体验中心展出。此后,这辆以 BMW M6 GT3 为原型车的宝马艺术车将于2017年11月17日至19日参加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街道赛。


曹斐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此次曹斐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创作宝马艺术车,构建了由三部分作品构成的“三位一体”平行时空:一部视频短片,一款通过 AR 增强现实技术呈现彩色光影的 APP 手机应用软件(下载 APP 请在苹果商店搜索关键字BMW ART CAR #18 by Fei CAO”),以及一辆通体纯黑的 BMW M6 GT3 赛车。由曹斐创作的第18辆宝马艺术车,将增强现实技术(AR)与实体车身结合,打造出一部穿越时空的装置艺术作品。曹斐也是宝马“艺术车计划”邀请的第一位中国艺术家。


此次展览由第18辆艺术车展区,艺术车历史展区,艺术家曹斐作品展区三部分组成。


第18辆宝马艺术车展览现场(向左滑动查看图片)


曹斐此次的设计灵感源自赛车的竞速感以及中国社会在故去十几年间发生的巨大变革。第18辆宝马艺术车采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超脱对“车”的固定视角,体现新的表达可能。


在全新 BMW 品牌体验中心一层,艺术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彩色光影投射在黑色车身上,观赏者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下载了相关 APP 应用的设备,欣赏到原本没有任何色彩的车身散发出来的多彩光芒,巧妙展现出对“有与无”的思考与陈述。



现场嘉宾在增强现实App上“体验”第18辆宝马艺术车


除了第18辆宝马艺术车,全新 BMW 体验中心现场在艺术车历史展区同时展示了由杰夫·昆斯(Jeff Koons)创作的第17辆宝马艺术车,以及第1、6、7、12、13、14与15辆共7台宝马艺术车模型,呈现了宝马艺术车如何在过去的40年间将艺术与不断创新的汽车技术以独特的方式融为一体,引得全球无数艺术、设计、汽车和科技爱好者为此着迷。

艺术车历史展区


第17辆艺术车的原型为 BMW M3 GT2,艺术家杰夫·昆斯在创作过程中搜集了许多与赛车的速度和爆发力相关的鲜艳图片,这辆艺术车内部的银色内饰与风格强劲的外观设计相结合,给人一种动感与能量爆发瞬间的震撼。这辆艺术车于2010年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首次亮相后,于同年参加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他身披79号战袍,用以向1979年由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创作的宝马艺术车致敬。

由杰夫·昆斯(Jeff Koons)创作的第17辆宝马艺术车

部分展出的宝马艺术车模型


这些“移动的艺术品“不仅被博物馆收藏展出,许多还曾在赛道上尽显风采


在二楼曹斐作品展区展示了她的三部作品,分别是曹斐根据八十年代电子游戏创作的新作品《乐旧·图新》、以广东珠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为背景探讨外来企业与工人们之间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的《谁的乌托邦》,以及将中国都市化融入第二人生的网络虚拟世界的幻想和实践平台《人民城寨:第二人生网络城市规划》的姐妹篇《人民城寨的诞生》。

曹斐作品展区

嘉宾观看曹斐作品


全新 BMW 上海体验中心与中华艺术宫咫尺相望,由驾驶中心和品牌中心两部分组成。宝马品牌中心负责人张俊在上海站开幕式上表示,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宝马集团举办和参与了全球100余项文化合作项目,而诞生于1975年、关注当代新生艺术创作的宝马艺术车项目能够由中国艺术家曹斐创作,是对于时代的回应与提问。


到场来宾观看了第18辆艺术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人之境》短片,影片以穿梭于时空行者的足迹串联起了一个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场景,而英国电子音乐人 Jamie xx 的作品《Gosh》则配合影片快速切换的节奏,带给观众一种奇幻与眩晕感。

短片《无人之境》画面

嘉宾观看短片《无人之境》


“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时代,也就是进入‘无人之境’。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智能的工厂,我们也在看到从有人到无人的变化,‘人’的消退。”曹斐在第18辆宝马艺术车全球巡展上海站开幕现场表示,“宝马汽车本身也在面对这个时代的转变,现在的汽车品牌不再需要百年的历史,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发明汽车品牌,重新生产。而我用 AR 技术来创作宝马艺术车,一方面是去回应当下媒介革新的时刻,另一方面,也是在这个时间结点上,对时代艺术车的提问。”

艺术家曹斐


《艺术界》《艺术新闻/中文版》出版人曹丹亦在开幕现场表示:“全球首发活动于5月31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在活动筹备初期我就建议宝马把这辆宝马艺术车巡展至上海,曹斐作为宝马‘艺术车计划’邀请的第一位中国艺术家,我们希望这件艺术车在离开中国大陆以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看到这辆艺术车的‘物质形态’,包括宝马艺术车的历史,而不是仅仅通过社交网络、影像、APP 工具等认知。”

左起:宝马品牌中心负责人张俊、《艺术界》《艺术新闻/中文版》出版人曹丹


第18辆宝马艺术车全球巡展上海站开幕当日,现场亦举办了开幕酒会,上海各界人士到现场祝贺。


左起:艺术家周铁海、曹斐、曹丹、佳士得中国区业务经理张文嘉



左起:雷本本、胡为一、胡介鸣、曹斐、杨泳梁、曹丹、邱黯雄、张鼎



著名主播高源、曹斐、曹丹


左起:曹丹、宝龙集团执行董事许华琳、曹斐、收藏家严洁、佳士得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珺


曹丹、上海玻璃博物馆园区创始人、上海玻璃博物馆执行总裁张琳


现代传播执行董事暨运营总裁暨《NUMERO》暨《THE GOOD LIFE》出版人Alain Deroche、曹丹


阿拉里奥画廊执行总监 Henna Joo、曹斐、曹丹


独立电子音乐人、三届阿比鹿音乐奖得主马海平、曹斐


曹斐先生艺术家林载春、Blain | Southern 中国区代表洪羽、曹斐


收藏家严洁、没顶公司项目总监关超群(Alexia Dehaene)



曹丹、香格纳画廊创始人何浦林(Lorenz Helbling)


《燃点》联合创始人林白丽(Rebecca Catching)及 Artsy 记者 Frances Arnold



曹斐,艺术家雷本本,泽东时尚CEO、J: Gallery 当代艺术画廊创始人吉吉


巡礼竞速与艺术的碰撞

- ▬ -



宝马艺术车的构想诞生于1975年,从那时起直到2015年,宝马邀请了17位蜚声国际的艺术家针对不同车款进行艺术创作: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到罗伊·利奇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从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到杰夫·昆斯(Jeff Koons)等,宝马艺术车的美学风格也经历了从极简主义到波普艺术,从原生艺术到观念艺术的演进与变迁。


2015年11月,由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前馆长、柏林人民剧院总监克里斯·德尔康(Chris Dercon)、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总监田霏宇(Philip Tinari)等全球范围内12位美术馆馆长和策展人组成的独立宝马艺术车评审团,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最终决定,由曹斐创作第18辆宝马艺术车。历经18个月的调研、思考和创作,曹斐终于完成了第18辆宝马艺术车。



无人之境,艺术何为?

- ▬ -


沙龙现场


5日下午,第18辆宝马艺术车全球巡展上海站开幕沙龙以“无人之境,艺术何为?”为题,由《艺术界》《艺术新闻/中文版》出版人曹丹主持,邀请了艺术家曹斐、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张峥教授、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创办人张庆红,以及科幻小说家、译者、影视编剧吴霜,对今天的人工智能能否参与艺术创造进行了讨论。



曹斐认为,人工智能或许会对艺术史产生替代性的影响,比如模拟人的思维或描绘人的梦境,或者一些行为表演或戏剧完全由机器人来导演,这都会为艺术家的实践或实验带来很多不可预知性。


艺术家曹斐


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张峥教授在沙龙中提到,无人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人工智能可能只是把我们内心中有些东西剥离掉,从而让艺术变得更加的纯粹。


科幻小说家、译者、影视编剧吴霜(左),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张峥教授(右)


“整个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的发展史,每个时代的艺术创作都是与当时代最新的技术相关联的,不管是雕塑、绘画,还是现在我们说的新媒体。”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创办人张庆红认为,“新技术的呈现实际上是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他们的想法变得可以实现,打开了更多的道路。”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创办人张庆红


科幻小说家、译者、影视编剧吴霜在畅想人工智能时说道:“我想人工智能如果发展到可以和我们匹敌的时候,他们做出来的艺术和诗歌很有可能是另外一种非常美好的东西,可能会让人类大跌眼镜。”


近期《艺术新闻/中文版》将推出“无人之境,艺术何为?”艺术沙龙的深度报道,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