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剁手节已经开始了,你的钱包还好吗?
已经认认真真刷了一周直播的言小言,发现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直播间卖货都在讲成分,主播们一句:“有XXX成分,浓度高达XX%!”,就能够收割大批成分党粉丝们。熟悉言安堂的读者都知道“单一成分和浓度,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这种成分党1.0时代的草率种草模式,貌似还是很奏效。
但令人心情复杂的是,提前战出佳绩,被疯抢的产品大都是国际大牌经典款(双十一预售榜单),除了个别彩妆品类,几乎没有国牌护肤品突出重围,在这个博主掌控舆论的时代,只能默默替老品牌们捏一把汗。难道,就没有国牌值得冲入爆款榜单吗?
各种新国牌,小众国牌我们也陆续讲过很多,最近发现有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国货却一直没讲,就是——百雀羚。在大家的记忆中,“百雀羚草本”的名声很大,风格很东方,貌似和“成分”两个字没什么关系,其实,它一直是国货中既保留经典又能创新的杠把子,现在主打的“科技新草本”方向也有点看头。
就拿最近拿到一款百雀羚的新品--百雀羚帧颜霜给大家理性分析下,看看经典国货除了风格和颜值一直在线,还有什么值得看的技术优势。
所谓“科技新草本”,就是从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托的传统草本理念上,增强了应用生物化学科技对草本成分的功效与作用机理的研究。从传统草本成分,转化为有科技加持的“天然活性物”。这次帧颜霜中主打的原初因(ProVTA),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
这其中必然需要专业的活性物公司合作助力。百雀羚长期合作的是德国默克,就属于是活性成分开发的国际性核心玩家,在生物和化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能力都很厉害。
丨主打成分“原初因(ProVTA)”:抗老保湿多面手
原初因(ProVTA)名字听着很简单,以为它和玻色因一样是个单一成分,你就天真了。
原初因(ProVTA)的主要组分是芸香亭基硫酸二钠和反式羟脯氨酸。
前者,其实是来自吃货最爱的槐花,槐花中著名的抗氧化物“芦丁”改性之后水溶性和生物利用率更高,就是芸香亭基硫酸二钠 ;而反式羟脯氨酸是作为一个人体不能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来帮助皮肤重要蛋白质的合成。
除此之外,里面还有帮助稳定效果的两种VC衍生物,和促进渗透吸收的多层包裹技术......所以,抗老、保湿、修护,这些在皮肤表层和深层起效的多种功效,原初因(ProVTA)都能覆盖到。
(小声BB:这才一个核心成分,内部组分就这么复杂,想想都能体会研发部写技术说明时被知识的条理性所支配的恐惧。)
与国际供应商战略合作是大品牌常用的原料创新模式,一般也只有大品牌才合作得起有这个实力。但是,为什么百雀羚要选这么个复杂,化学名称又超级难记的复合物呢?
丨 类似“玻色因”,靶点还更完整?
我猜,应该是原初因(ProVTA)对GAG的作用效果和著名的“玻色因”太像了吧?而且,靶点还更完整一些。(如果猜对了,请在留言中给个暗示)
原初因(ProVTA)的作用靶点,覆盖到了真皮层的三大组件:GAG(又名粘多糖,糖胺聚糖),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玻尿酸),相信大家都很眼熟了。如果把皮肤看作一个蓄水系统,胶原蛋白(Col) 是一道道水坝,透明质酸(HA)是蓄水池,而大家不那么眼熟的粘多糖(GAG),就是水坝中重要的粘合剂。这三者缺一不可。
当胶原蛋白随衰老降解,就是水坝有漏洞了,GAG不但可以帮助修补填充,让新生的胶原蛋白更好的整合上去,GAG还可以促进新胶原的产生速度,让修补速度加快。
自行脑补海狸先生修水坝的场景,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
按照成分党1.0的思路,讲完主成分的功效,再用浓度去碾压一下对手就好了。 但是,我们可以耐心地画一下成分矩阵,尊重一下产品研发者的心血(毕竟是70多个成分啊...)
70多个成分初看下来... 都很杂,抗老、保湿、修护、舒缓,美白抗氧化的都有,但是毕竟小名是“隐纹霜”,功效矩阵的核心还是围绕着:
- 深度抗老:修护加固真皮水库,以及提升真皮支撑力;
以及
- 快速淡化浅表纹:加强表皮代谢和补充外源性透明质酸。
讲起来很抽象,画出来也许会具体一些,是这样的......
同时,可能是研发人员考虑到A醇的刺激性,或者是想要加强面霜的舒缓修护效果,有用了积雪草,麦冬根提取物,植物鞘氨醇等,形成了一个修护皮肤屏障+温和舒缓的外围辅助。
这样,整体就成了这样一个形散神不散的系统,简单理解就是:
- 内抗老(强化真皮水库和支撑力)
- 外平纹(浅表细纹在表皮层就解决掉)
- 再加上辅助性的屏障修护。
你看,离开了“1个成分=1种功效,1+1=2”这样的简单理解,将成分的不同作用靶点,以及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进去,再来理智地看产品的功效潜力,事情就复杂了很多。(已经尽量简化了,如果还是难以理解,实在抱歉。)
我姑且叫这种画画的方式是“成分党2.0的简易解法”,希望对各位看官有点借鉴意义吧......也希望让更多人能理解成分搭配的科学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