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因为持有民生银行,发现一件怪事:安邦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以后,谋求一个董事会席位,一直就没有获批。
这似乎与我利益无关,但是仔细想想,作为民生银行的小股东,还是希望安邦能进去做一点事情的。
银行作为百业之母,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民生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中的佼佼者之一,它的估值偏低,我认为是不言自明的。
正是它低估的价格,才吸引了安邦这类野蛮人。《门口的野蛮人》一书记载了资本力量,会如何改组管理层并且采取手段解决公司的低估问题。
安邦入股民生银行的资金来源都是类似理财产品的所谓万能险,成本较高。它有较强的动机,迅速获得现金回报和股价上升的回报。
我们看看民生银行的资产市值是2800亿,16年一年的盈利就是487亿,如果民生银行赚的不是假钞,那民生银行如果拿出一半的盈利来进行分红,股价会如何?
又或者拿这么多的利润,比如200亿,回购民生银行H股,股价又会如何?高比例分红和回购股票只是野蛮人介入后的最简单手段。
再极端一点,如果民生银行变卖一些非核心资产,比如持有的土地、投资的股权、大楼出售改为租用,那么民生银行更是会让世人见识到,这家与改革开放共同发展的银行家底有多么殷实。
可惜的是,这些都只是我这个吃瓜群众的白日做梦罢了,14年底那个追风的安邦,气吞万里如虎的一再举牌,最后只是虎头蛇尾地买了个寂寞的大股东虚名。所谓钱多任性,也照样只能路边蹲着吃瓜而已。
我倒不是说要纵容资本肆意妄为。如何平衡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利益,避免出现中恒股份、南玻A类似的资本进入后,蛮横地赶走原有的管理者,毁掉企业长期发展基石。
而是需要更多更好的法律规定,比如说涉及控股股东变更的股权收购需要更长时间的锁定期等。
A股其实有很多企业,家底非常厚实。有一家上市企业,在北京四环有一块几百亩的地。如果让资本介入,它想的绝对是短时间掏空资产而不是盘活资产。这种事情过往发生了太多,国资委警惕也是必然。
好在,野蛮人的问题,美国也经历过,他们也随着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法律和制度约束,渐渐变得更温和,也更能照顾多数人的利益。
希望我们的管理者能对野蛮人处理得更有智慧,更有利于发展一个健康高效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