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第四次“毛泽东热”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我认为这个观点可以经过历史的检验。我们先来简要的回顾一下我国四次“毛泽东热”发生的历史背景与特征,都具有普遍的共性。
第一次“毛泽东热”:90-93年。外部环境:整个八十年代都是西方国家对我们猖獗地进行和平演变的年代,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内部环境:官倒军倒等腐败现象严重,价格闯关失败,城市经济出现波折。以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周年为契机,华夏大地掀起了第一次毛泽东热。
第二次“毛泽东热”:03-05年。外部环境:中国入世,国际资本入侵,在东南沿海等地开设一大批血汗工厂,农民工开始进城务工,造就了一批新无产者;内部环境:国企改制,三千万工人大下岗,老无产者们被推入市场大潮。以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为契机,我们迎来了第二次毛泽东热。
第三次“毛泽东热”:10-13年。外部环境:美国和平演变攻势加剧,互联网普及,公知/美分党猖獗,南方系几乎垄断了所有传媒发声出口;内部环境:中国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新兴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勇于表达,人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经历着高房价、医疗教育市场化等真实困境,互联网发达,腐败问题曝光远高于以往,各地掀起了唱红歌的热潮。以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为契机,我们迎来了第三次毛泽东热。
第四次“毛泽东热”:2020年开始。外部环境: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精英阶层对中国展开贸易打压,疫情初期,西方各国猖獗抹黑中国,此后中国抗疫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国民的自信心;内部环境:新无产者/脑力劳动者/90后完全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热爱国家热爱民族、有责任心、善于运用互联网表达观点,并且在大城市经历了资本主义的暴打,经历了资本家“996福报论”等飞龙骑脸的猖狂,于是他们重新拾起了尘封的屠龙术。2020年,是第四次毛泽东热的初期阶段,至少会持续到2023年毛主席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甚至还可能会更久。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这四次毛泽东热。
第一次:1990-1993
1990年,学习毛泽东思想、毛主席生平事迹的热潮从北京各高校迅速传遍全国。在当年北京大学的一次研讨会上,《中流》杂志记者问北大学生如何看待“毛泽东热”的问题,北大学生辛鸣引用了一句毛泽东诗词来回答:“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九十年代初期的左转风,是对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进行猖獗的和平演变的回应,是对国内盲目的逆向民族主义与过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回应,是对官倒军倒等腐败现象的回应。
1985年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出版,迅速风靡全国——准确的说是大学生群体;1987年6月《河X》纪录片在央视立项,这个纪录片有多夸张我就不说了,它夸张到现在都是敏感词,写了大名文章就发不出来。到了88年,全国大学生基本人手一本《丑陋的中国人》,人手一份纪录片《XX》的解说词,洗脑了整整一代人。
对此,王震将军评价:“将来我去见毛泽东时,我要对他讲:你讲搞不好要改变颜色,过去我不懂,现在懂了!”“这部片子你们都称赞,我也不称赞,无非就是开除党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能放弃,你不去斗争人家,人家就来斗争你。”
不仅仅是王震将军想起了毛主席,全国人民都想起了毛主席,于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契机下,中华大地兴起了自毛主席逝世后第一次“毛泽东热”——人民忽然发现,毛主席关于和平演变、颜色革命、资产阶级复辟的预言,完全证实了伟人的远见。现实是人民最好的老师,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伟人历史后人民又一次意识到他的思想、他的精神的伟大价值。
第二次:2003-2005
2003年12月26日,胸前佩戴着毛泽东像章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韶山,掀起了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的热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欧阳英、徐素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人们对毛泽东的怀念,包含着对他的那个时代一些好的作风的眷念,同时折射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表达了希望借鉴过去的经验来克服和纠正现实生活中某些弊端的愿望。
“纠正弊端”是这段话的重点。二十一世纪初可以说是传统无产阶级的“至暗时刻”:一方面他们体制内的福利被一扫而空,更有几千万成为了下岗工人;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着全球化下西方资本的冲击。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谁也不知道。
万能青年旅店创作的歌曲《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其简介这样写道:这首歌描述了北方重工业城市在经历过了时代变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轨所经历的阵痛,和那些被遗忘或者是被抛弃的群体的失落和愤怒的感受。
此时对于毛泽东主席的怀念,带有明显的复古情绪——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要指出的,如果无产阶级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不能在社会变革中处于领导地位,那么他们必将成为历史进步的“代价”。所以我们缅怀毛主席,是要实事求是使用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精神、毛泽东主义向前看,开拓进取,而不是简单地强调“复古”。
图2这幅油画《毛主席意外归来》,是在2005年创作,并在2010年前后又重新在网络上火起来的(正好契合了两次毛泽东热的时间)可以看到,站在毛主席身后的是《红灯记》中的经典形象李玉和与李铁梅,代表着革命的男男女女。对毛主席归来惊恐万分、不知所措的三个猥琐的中年男子,分别是大地产商任某某、大贪官陈某某、知名自由派学者张某某,这就是标准的“官、产、学、媒”,他们是公知卖国势力的真正实体化体现。画面正当中,发钱的传教士是美国总统小布什,意味着“官产学媒”特殊利益集团,都是拿着洋大人的利益输送,作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买办从美国拿钱,官僚推行私有化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学者为卖国企提供理论支持,媒体负责造势和哄骗人民群众——这是也属于反动派的“牢不可破的联盟”,也可以看到,当时的人民对于舆论与现实是多么的迷茫与绝望,只能幻想着“毛主席重新回来”才能制裁“官产洋学媒”反动利益集团。
2005年9月,天津市举办了缅怀毛主席的集会,在会议上85岁的知名作家魏巍朗诵诗歌《燃烧吧!革命烈火》,会后带头高呼:“毛泽东思想万岁”,并与群众高唱《国际歌》。魏巍是老左派的旗帜,05年这一次活动也视为老左派在公开场合的最后一次亮相。此后,互联网时代来临,80/90后的青年们成为了舆论战场的主力军。
第三次:2010-2013
2007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从语文课本中删除。2008年,魏巍病逝。2009年前后是公知、美分、恨国党在互联网上最猖獗的一段时期。
有一些年轻的00后们没有经历过那一段乌烟瘴气的岁月,我这里可以简单说几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2010年,沫猴而冠的北京某民办教师袁某飞抹黑领袖、侮辱伟人的讲课视频在网络上流传。令人震惊的是,袁某某在私立学校的教职并未受到影响;相反还因为抹黑视频大量流传,成为了自由派、美分党的意见领袖,被邀请至全国游学、讲座,并且点名讲座内容就是要掘共和国祖坟的那种题材,包括并不限于:抹黑开国领袖、侮辱志愿军士兵、造谣抗日战争历史、否定工业化建设、攻击新疆西藏政策、为叛逃的大喇嘛洗地、讲下岗工人的段子…………
面对袁某某跳梁小丑式的全国巡讲,爱国派毫无办法,这就是当时群魔乱舞舆论乱象的真实写照。2011年,爱国群众曾经试图组织起诉袁某某公然造谣,但在法院门口被公安干警劝返。直到2017年,袁某某微博才被封禁,但是他的书依然摆在全国各大书店最显眼的位置,继续洗脑下一代年轻人。
在这些妖魔鬼怪群魔乱舞的时代,来自人民自下而上的毛泽东热,成为了抵御这一股歪风最好的武器。2011年9月9日,民间自发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35周年的活动在各地频频出现,更有大量纪念文章、视频发布于互联网。CNN当年的新闻稿就评价说:“这是近年来前所未有的【毛泽东热】现象”。毫无疑问,这是人民群众对于公知和精英们掀起的历史虚无主义、逆向民族主义浪潮最有力的回应。
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国内爱国群众举办了此起彼伏的反日活动。在一次公开和平的活动中,一位老汉奸来砸场子,发表了侮辱开国领袖和亲日言论,被北航副教授韩德强打了两个耳光。彼时网络舆论分为两派,一方认为“打人无论怎样都是不对”;另一方认为“汉奸人人得而诛之”。而白岩松在《新闻1+1》评论中明显拉了偏架——认为乱给别人扣汉奸的帽子是言语暴力,韩德强是“另一种行为的汉奸”。这一场争论也可以看出当年意识形态之争的激烈,像白岩松这样表面客观中立、暗中洗自由派的观点至今仍不少见。
2012年开始,全国各大城市开始兴起唱红歌的运动,在2013年毛主席诞辰120周年时达到顶峰。此后,国家开始重视互联网舆论场,打击公知、美分、逆向民族主义者的反动言论,治理无良媒体和无良平台,舆论环境逐渐清平。
第四次:2020——
近两年的发生的事情,深刻地教育了人民群众。国际局势上:特朗普上台后虽然对我们进行了贸易打压,但是客观上打了美分的脸、断了买办的粮,教育了许多还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人民群众,从长远来看还能倒逼我们进行产业升级,总体说来是件大好事。
第一次“毛泽东热”:90-93年。外部环境:整个八十年代都是西方国家对我们猖獗地进行和平演变的年代,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内部环境:官倒军倒等腐败现象严重,价格闯关失败,城市经济出现波折。以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周年为契机,华夏大地掀起了第一次毛泽东热。
第二次“毛泽东热”:03-05年。外部环境:中国入世,国际资本入侵,在东南沿海等地开设一大批血汗工厂,农民工开始进城务工,造就了一批新无产者;内部环境:国企改制,三千万工人大下岗,老无产者们被推入市场大潮。以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为契机,我们迎来了第二次毛泽东热。
第三次“毛泽东热”:10-13年。外部环境:美国和平演变攻势加剧,互联网普及,公知/美分党猖獗,南方系几乎垄断了所有传媒发声出口;内部环境:中国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新兴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勇于表达,人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经历着高房价、医疗教育市场化等真实困境,互联网发达,腐败问题曝光远高于以往,各地掀起了唱红歌的热潮。以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为契机,我们迎来了第三次毛泽东热。
第四次“毛泽东热”:2020年开始。外部环境: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精英阶层对中国展开贸易打压,疫情初期,西方各国猖獗抹黑中国,此后中国抗疫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国民的自信心;内部环境:新无产者/脑力劳动者/90后完全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热爱国家热爱民族、有责任心、善于运用互联网表达观点,并且在大城市经历了资本主义的暴打,经历了资本家“996福报论”等飞龙骑脸的猖狂,于是他们重新拾起了尘封的屠龙术。2020年,是第四次毛泽东热的初期阶段,至少会持续到2023年毛主席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甚至还可能会更久。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这四次毛泽东热。
第一次:1990-1993
1990年,学习毛泽东思想、毛主席生平事迹的热潮从北京各高校迅速传遍全国。在当年北京大学的一次研讨会上,《中流》杂志记者问北大学生如何看待“毛泽东热”的问题,北大学生辛鸣引用了一句毛泽东诗词来回答:“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九十年代初期的左转风,是对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进行猖獗的和平演变的回应,是对国内盲目的逆向民族主义与过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回应,是对官倒军倒等腐败现象的回应。
1985年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出版,迅速风靡全国——准确的说是大学生群体;1987年6月《河X》纪录片在央视立项,这个纪录片有多夸张我就不说了,它夸张到现在都是敏感词,写了大名文章就发不出来。到了88年,全国大学生基本人手一本《丑陋的中国人》,人手一份纪录片《XX》的解说词,洗脑了整整一代人。
对此,王震将军评价:“将来我去见毛泽东时,我要对他讲:你讲搞不好要改变颜色,过去我不懂,现在懂了!”“这部片子你们都称赞,我也不称赞,无非就是开除党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能放弃,你不去斗争人家,人家就来斗争你。”
不仅仅是王震将军想起了毛主席,全国人民都想起了毛主席,于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契机下,中华大地兴起了自毛主席逝世后第一次“毛泽东热”——人民忽然发现,毛主席关于和平演变、颜色革命、资产阶级复辟的预言,完全证实了伟人的远见。现实是人民最好的老师,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伟人历史后人民又一次意识到他的思想、他的精神的伟大价值。
第二次:2003-2005
2003年12月26日,胸前佩戴着毛泽东像章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韶山,掀起了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的热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欧阳英、徐素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人们对毛泽东的怀念,包含着对他的那个时代一些好的作风的眷念,同时折射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表达了希望借鉴过去的经验来克服和纠正现实生活中某些弊端的愿望。
“纠正弊端”是这段话的重点。二十一世纪初可以说是传统无产阶级的“至暗时刻”:一方面他们体制内的福利被一扫而空,更有几千万成为了下岗工人;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着全球化下西方资本的冲击。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谁也不知道。
万能青年旅店创作的歌曲《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其简介这样写道:这首歌描述了北方重工业城市在经历过了时代变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轨所经历的阵痛,和那些被遗忘或者是被抛弃的群体的失落和愤怒的感受。
此时对于毛泽东主席的怀念,带有明显的复古情绪——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要指出的,如果无产阶级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不能在社会变革中处于领导地位,那么他们必将成为历史进步的“代价”。所以我们缅怀毛主席,是要实事求是使用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精神、毛泽东主义向前看,开拓进取,而不是简单地强调“复古”。
图2这幅油画《毛主席意外归来》,是在2005年创作,并在2010年前后又重新在网络上火起来的(正好契合了两次毛泽东热的时间)可以看到,站在毛主席身后的是《红灯记》中的经典形象李玉和与李铁梅,代表着革命的男男女女。对毛主席归来惊恐万分、不知所措的三个猥琐的中年男子,分别是大地产商任某某、大贪官陈某某、知名自由派学者张某某,这就是标准的“官、产、学、媒”,他们是公知卖国势力的真正实体化体现。画面正当中,发钱的传教士是美国总统小布什,意味着“官产学媒”特殊利益集团,都是拿着洋大人的利益输送,作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买办从美国拿钱,官僚推行私有化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学者为卖国企提供理论支持,媒体负责造势和哄骗人民群众——这是也属于反动派的“牢不可破的联盟”,也可以看到,当时的人民对于舆论与现实是多么的迷茫与绝望,只能幻想着“毛主席重新回来”才能制裁“官产洋学媒”反动利益集团。
2005年9月,天津市举办了缅怀毛主席的集会,在会议上85岁的知名作家魏巍朗诵诗歌《燃烧吧!革命烈火》,会后带头高呼:“毛泽东思想万岁”,并与群众高唱《国际歌》。魏巍是老左派的旗帜,05年这一次活动也视为老左派在公开场合的最后一次亮相。此后,互联网时代来临,80/90后的青年们成为了舆论战场的主力军。
第三次:2010-2013
2007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从语文课本中删除。2008年,魏巍病逝。2009年前后是公知、美分、恨国党在互联网上最猖獗的一段时期。
有一些年轻的00后们没有经历过那一段乌烟瘴气的岁月,我这里可以简单说几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2010年,沫猴而冠的北京某民办教师袁某飞抹黑领袖、侮辱伟人的讲课视频在网络上流传。令人震惊的是,袁某某在私立学校的教职并未受到影响;相反还因为抹黑视频大量流传,成为了自由派、美分党的意见领袖,被邀请至全国游学、讲座,并且点名讲座内容就是要掘共和国祖坟的那种题材,包括并不限于:抹黑开国领袖、侮辱志愿军士兵、造谣抗日战争历史、否定工业化建设、攻击新疆西藏政策、为叛逃的大喇嘛洗地、讲下岗工人的段子…………
面对袁某某跳梁小丑式的全国巡讲,爱国派毫无办法,这就是当时群魔乱舞舆论乱象的真实写照。2011年,爱国群众曾经试图组织起诉袁某某公然造谣,但在法院门口被公安干警劝返。直到2017年,袁某某微博才被封禁,但是他的书依然摆在全国各大书店最显眼的位置,继续洗脑下一代年轻人。
在这些妖魔鬼怪群魔乱舞的时代,来自人民自下而上的毛泽东热,成为了抵御这一股歪风最好的武器。2011年9月9日,民间自发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35周年的活动在各地频频出现,更有大量纪念文章、视频发布于互联网。CNN当年的新闻稿就评价说:“这是近年来前所未有的【毛泽东热】现象”。毫无疑问,这是人民群众对于公知和精英们掀起的历史虚无主义、逆向民族主义浪潮最有力的回应。
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国内爱国群众举办了此起彼伏的反日活动。在一次公开和平的活动中,一位老汉奸来砸场子,发表了侮辱开国领袖和亲日言论,被北航副教授韩德强打了两个耳光。彼时网络舆论分为两派,一方认为“打人无论怎样都是不对”;另一方认为“汉奸人人得而诛之”。而白岩松在《新闻1+1》评论中明显拉了偏架——认为乱给别人扣汉奸的帽子是言语暴力,韩德强是“另一种行为的汉奸”。这一场争论也可以看出当年意识形态之争的激烈,像白岩松这样表面客观中立、暗中洗自由派的观点至今仍不少见。
2012年开始,全国各大城市开始兴起唱红歌的运动,在2013年毛主席诞辰120周年时达到顶峰。此后,国家开始重视互联网舆论场,打击公知、美分、逆向民族主义者的反动言论,治理无良媒体和无良平台,舆论环境逐渐清平。
第四次:2020——
近两年的发生的事情,深刻地教育了人民群众。国际局势上:特朗普上台后虽然对我们进行了贸易打压,但是客观上打了美分的脸、断了买办的粮,教育了许多还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人民群众,从长远来看还能倒逼我们进行产业升级,总体说来是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