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钛媒体
最新鲜犀利的商业见闻,最国际视野的前沿技术,最不常见的独家猛料。钛媒体(www.tmtpost.com),网罗天下创新事,一个创新者最爱聚集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OpenAI推出DeepResearch ... ·  19 小时前  
腾讯研究院  ·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206 ·  18 小时前  
硅星人Pro  ·  DeepSeek爆火后,它的研究员们怎么样了 ·  昨天  
新浪科技  ·  #港股爆发A股大概率开门红#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钛媒体

在直播间听荐股,我被坑了好几万

钛媒体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4-12-19 17:0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讲述了散户在牛市中成为最宝贵的资源,通过短视频平台和直播间寻求投资建议和操盘指导。投顾公司和博主借此机会提供服务和指导,但最终结果并不理想,引发争议和退费潮。文章还探讨了散户的投资行为和市场氛围,以及机构和游资的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散户通过短视频和直播间寻求投资指导

在新兴的短视频平台和直播间里,新股民们正等待博主指点迷津,希望能从他们那里获得神秘的股票代码和买卖时机。

关键观点2: 投顾公司和博主的服务引发争议

投顾公司借助直播平台推销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亏损情况,引发退费潮。博主们也被指责夸大宣传和误导投资者。

关键观点3: 散户投资行为受市场情绪影响

在牛市氛围下,散户们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盲目追涨杀跌,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和损失。

关键观点4: 机构和游资的策略调整

机构和游资开始关注短视频平台,将其作为情绪观察指标和营销工具。同时,他们也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市场舆情,辅助投资决策。

关键观点5: 市场变化引发不同观点

老股民和新入场散户对市场的看法存在分歧。老股民更注重价值投资,而新入场散户更倾向于投机和短线操作。


正文


散户成了牛市最宝贵的资源。


钛媒体作者丨镜相工作室


短视频平台上,每分每秒都有财经博主正在直播,盘前预测、盘中陪伴、盘后解读……从第一个直播间往下划,一时半会都到不了底。

在这些直播间里,大量的新股民正等着博主指点迷津,从大盘走势,到板块分析,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得到一串神秘代号,以及买入卖出的时间。

9月以来,A股迎来了一次盛宴。短视频和直播则是这场盛宴背后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它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同时也放大了情绪,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以前只知道直播带货,现在还能直播带股。”一位私募基金股票交易员感慨,就连他和身边的基金经理,私底下每天都要看看直播间在炒什么股。

投资决策被短视频极大地改变了。新入场的投资者们,抱着“暴富”的渴望来到直播间购买投顾服务,寻求应对市场波动的解法。但是直到交钱的那一刻,李哲心里依然有疑问:“如果他们真的这么有本事,为什么不自己炒股赚钱呢?”

跟着短视频学炒股



自从进入11月份,李哲的这次牛市之旅就不再那么顺利了。

他是9月份进入股市的新股民,听周围人说“国家下定决心要重振股市,结构性牛市要来了”,就翻出了自己四年前开过户的账号,用手头仅有的6000元闲钱,买了一只社交媒体和股市论坛都推荐的、“小白闭眼入”的ETF。

很快他就尝到了牛市的甜头。买入当天,A股收盘一片飘红,他把自己的“战绩”发在朋友圈,写道“机会说来就来,猝不及防啊!”到国庆节前,6000元的本金已经产生了2000多元的浮盈。“这就是资本的游戏吗,太刺激了。”他想,“这还只是ETF,如果买股票,岂不是赚的更多?”

但好景不长,10月8号后的一波下跌,李哲没能在高位卖出,收益缩水了一半。后来,他陆续关注了一些财经博主,跟着他们学操作。11月开始,随着一波小盘“妖股”的爆炒,市场进入强监管,李哲熟悉的财经博主相继被封号,他也变得迷茫起来。

同样迷茫的还有彭格。他没有李哲幸运,听了现已被封禁的博主大蓝“全仓猛干”的鼓动,连夜拿出30万,在10月8日的高点入市,立刻踏上了回本之路。

在短视频博主和自媒体的渲染中,股市从不缺少一夜暴富的故事。“96后硕士炒股一个月赚112万”“网文作者炒股赚300万直接断更”……这些短视频在病毒式传播的同时,也给李哲和彭格心里添了一把火,“牛市来了,自己却赚不到钱,很着急”。

彭格也关注了7、8个财经博主,每天挨个看过去,他们对盘面的分析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都掷地有声、令人信服。彭格不知道如何判断,往往只能记住最后看到的一个博主说了什么,以此为依据进行操作。

但进入11月后,股市震荡剧烈,彭格觉得市场变得“混沌”了,不再是随便谁都可以捡钱的状态。在绝大多数头部主播避风头停播停更期间,他自己琢磨着操作,有时一天就要亏上万元。

而在这些博主过往视频下面,经常出现“快回来吧”“没有你,我没方向了”的评论。

李哲辗转在B站找到了新方向。他关注到B站的一个财经博主,视频中说,如果需要具体的指导,可以关注博主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中午11点收盘后,公众号都会发布文章,花28元打赏,就能在后台得到一张写有具体股票代码的图片。有时还会附上提示,建议下午开盘就买一手,如果后续跌了3%,就再补,再跌3%再补,补完之后肯定会涨起来。

跟着这个博主,李哲每次投入几千元,买了4、5只股票。有一半多的确如博主所说上涨了,但加起来,李哲并没有赚到钱。他觉得是自己“心态太差了”,每次涨一点点,就害怕它跌,赶忙卖了;每次跌一点点,就怕跌得更多,没等到上涨,也卖了。

在迷茫和不甘中,看起来更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被推送到他们面前。

这类服务价格高昂,一个月要花几千到上万不等,但对于这些新手小白来说,这看起来是为数不多他们能抓住的确定性。

直播间背后的投顾公司



“来!家人们!在弹幕上扣出666!”“宝宝左上角关注点一点,粉丝团灯牌亮一下”……

12月12日下午三点收盘后,打开抖音,不少财经博主都在开直播。带货要点小黄车,带“股”则点小风车。主播侧身站在屏幕前,手上拿着笔圈圈画画,不讲解“宝贝详情”,而是分析明天市场会炒作什么题材、什么方向。

经历过一波整改后,如今在抖音上能看到的财经直播间,都需要在背景板打上直播人员的执业编号,它们大多以A开头,表明主播来自第三方投顾公司。这一天,许多直播间都将“消费”和“关注老字号”打在了屏幕上,营造出一种大势所趋的氛围。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些名字各异的主播都来自同一家投顾公司。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国内现有78家持牌投顾公司。以行业头部公司,也是港股上市公司九方智投为例,它的中报中写道,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直播2.35万小时,场次1.25万场,同比增长1.22万小时和4778场;累计有4560万粉丝和488个MCN账号,同比增长1460万粉丝和160个账号。九方智投孵化的头部博主“洪帮主”,在抖音有高达两百多万的粉丝。

这些主播,无论投研能力高低,对大盘和板块有何见解,最终都会反复讲一句话:“微信添加小助手,领取资料。”从直播间到微信群,流量转化为销售额,许多股市新手都会掏钱购买高价的投顾服务。

加上潜在客户后,高能云投顾的销售小陈第一时间打了个电话过去,当听到对方质疑公司是否正规,小陈又将电话转为视频,“我带你看看我们的办公区域”。视频里,公司位于一栋写字楼的高层,窗明几净,红色的墙上贴满了投顾老师们的从业资格证。在得到初步信任后,小陈紧接着问:“您这边准备拿多少资金来炒股呢?”

一般来说,投顾公司会有免费的体验服务和付费的高阶服务。免费服务会在每天开盘前给出3-5只股票的代码,而如果要确定到某一只股票以及具体的买卖点位,就需要升级成VIP服务。

“无需盯盘,只需要负责挂单”,小陈报出了28800元/半年的价格,这也是行业内较为普遍的定价。唐路是一位律师,经手过许多投顾退费业务,据他了解,这只是最基础的价格,“后期会根据你的资金量让你升级服务,上不封顶”。唐路见过最极端的案例,光是投顾费就陆续花费了100万,后期亏损高达700万。

李哲和彭格不约而同地在双11期间购买了投顾服务。“如果是一两万的原价就太贵了,我是不会买的”,李哲说。他在小红书上看到了广州一家投顾公司的广告,加了微信,观望了很长一段时间。来自销售的消息每天在手机里响个不停:王女士第一天赚回了服务费、张先生一只票就赚了30万、昨天推荐的股票今天直接涨停……

“这五只票已经给到你了,由于你不知道怎么操作错失了这次赚钱的机会,要是加入VIP,有老师手把手教你,是不是就能赚钱了?”双11当天,李哲又收到了销售的信息。一直犹豫到第二天,李哲问销售,能不能还按双11优惠价,8100元/4个月购买。销售佯装为难,“好像卖了我一个人情一样”,半推半就地收了钱。

彭格对机构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感觉机构都是人设”,最终选择了一位财经博主开通了投顾服务,“主要是觉得他比较真实”。目前该博主在抖音上的账号已清空作品并停更,据网上流传的截图来看,他走的是“A股浮沉多年、两次东山再起,为后来的粉丝无偿分享”的普通人逆袭路线。

在抖音严禁荐股后,这个博主转战微信公众号。11月10日,他在文章中推荐了一只名叫“中国卫通”的股票,次日,该股一字板涨停。当天,这个博主发视频称,怕粉丝们到处交学费被骗,决定自己开课。

苦于在市场里找不到方向,又觉得这个博主预测得挺准,彭格第一时间付了6800元/半年的费用。直到加上小助理付钱,粉丝们才发现,这位博主表面上营销着“普通人逆袭”人设,背后依然是一家位于深圳,名叫“优品”的专业投顾机构。

最终,对股市迷茫的新股民们,在短视频和直播间里顶着名校学历、资深从业经历光环,或打造各种人设的主播诱导下,交出了进入股市后最昂贵的一笔学费。

以为是稻草,实际是镰刀



跟着投顾炒股,真的能赚到钱吗?

在交费之前,投顾公司看起来战无不胜、喜报连连,而在交完费后,情况却完全变了。李哲跟着投顾买入10000元,单日最大回撤20%;彭格跟着买了10天,亏损约20000元,追涨杀跌的情况时常出现。

对此,投顾公司的回应是,市场行情不好,老师也有出错的时候。李哲感到很愤怒,“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闭眼买都能赚钱,我为什么要花钱找你?”彭格组织了一个退款群,在群里,有人怀疑投顾是否和游资有灰色交易,“不然为什么每次都是让我在地板割肉?”

在某私募基金股票交易员汪有看来,投顾公司的投资顾问并没有多少研投实力,实际上玩的是一种概率游戏。“我给这500人推5只票,给那500人推5只票,稍微加点分析,加上行情火热,总能有2-3只上涨。

这样赢得部分股民信任后,继续分组,层层筛选,用概率留下小部分人,哪怕最后只有50人,一人一年6万,也有300万了。”

投顾公司的销售每天都会发出类似的喜报
图源:高能云投顾销售

这种玩法最核心的就是流量。以头部公司九方智投为例,公司依靠各大短视频平台批量孵化账号,进行“流量运营”,最终引流到自家软件产品进行变现,投流是最重要的一环。

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九方智投在互联网流量采买方面的支出分别为6.40亿元、7.68亿元和6.69亿元。2024年上半年,九方智投在流量采买的相关支出为3.95亿元,占上半年营收44%,而员工薪酬成本占营收的64%。

高昂的投流费用和销售工资,让九方智投上半年面临亏损。但是,这波牛市到来后,九方智投的业绩有望快速改善。有媒体报道,得益于10月份的火爆行情,九方智投新增了大量用户,当月营业收入可能高达8.6亿元,相当于今年上半年的营收规模。

更直观的是九方智投的股价,从9月底8元一股,到如今徘徊在25元上下,已经翻了三倍多。

卖铲子的人成了牛市的最大赢家。

唐路从2022年开始和律所合作处理投顾退费业务,他观察到,涌入股市、购买投顾的人变多了,但是因为投顾导致亏损,寻求退费的人也多了。最多的时候,他一天会收到三四十个咨询。据九方智投财报,公司两款核心产品的退款率分别从14.7%、18.5%猛涨至30.3%和31%。

但在牛市里,投顾公司的态度也在悄然转变,“现在是你要退就退,反正还会源源不断有新韭菜进来”。

为了争抢客户,正规的持牌投顾公司也存在着一系列违规行为。例如购买服务前进行的投资偏好测试,部分销售为了提高业绩,会要求结果为保守型的客户重做测试直到显示积极型;有些公司或从业者违规公开荐股。据证券时报12月16日报道,第三方投顾公司厦门市鑫鼎盛控股有限公司的员工,通过“快手”平台公开分析和推荐个股,违反相关规定,公司及员工、董事长悉数领罚。

买了投顾服务,顶多是不管用,白花钱,但直播荐股的风险远不止于此。

汪有了解到,“直播+游资”的模式确有其事,“游资给直播间充个几十万很正常。直播间把散户吸进来,主播推某个票,同时游资在背后把这个票做得比较强势,散户一看确实厉害就跟着买,很容易形成合力,一来二去就把股票炒作起来了。”而这已经涉及到操纵股价和内幕交易的违法风险。

唐路也在抖音上兼职“打假博主”,见过更加赤裸的“杀猪盘”。博主将粉丝从短视频平台引流到微信公众号,又转手将公众号卖出,杀猪盘团队接手后,会将粉丝最终引流到一个名叫“财经社交”的App,引导粉丝将钱充到一个虚假的模拟盘里,完成收割。唐路遇到最极端的情况,有人被骗了1000多万。

“得散户者得天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