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即将正式就职,从如今的形势来看,中美贸易战争已经一触即发,但美国为何非要对付中国呢?为什么说中国人研究的是大国崛起,美国人研究的则是大国陨落?为了避免自身的陨落,美国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来稳固自己国际霸主的地位?
我想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在 1 月 20 日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以后,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他特别恨中国吗?不,他曾经说过自己跟很多中国人都是好朋友。那么,为什么特朗普要在这个时候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争呢?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一个观念,很多人以为美国找中国算账,是因为中国奉行的社会主义,无论在国际政治的战略还是意识形态里,都和美国格格不入。这个想法错了,在过去的 100 年来,美国一直扮演着世界霸权国家的角色,现在它想继续维持霸权地位,就要找它的贸易逆差国的麻烦。
了解美国怎么样维持自己作为霸权帝国的历史,对如何处理未来的美中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最好的例子就是 1945 年,美国如何狠狠地对付自己的「好兄弟」英国——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 谁是美国的贸易逆差国,它就会去找谁的麻烦
1895 年,美国的 GDP 正式超越了英国,从那时开始,美国人就一直像活在梦中一样,在 1925 年的时候还建成了帝国大厦,想着美国将永远崛起。当时美国到处都是暴发户,有人描述那个时代,盖茨比(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如此来的。
那时的美国人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总是把所有貂皮大衣和珠宝都穿在身上。最著名的故事是有一个叫凯西的女人去参加聚会,结果因为她穿了太多的毛皮,主人家的狗以为来了个可怕的动物。这当然是在讽刺那个年代美国暴发户的现象。
1929 年经济大萧条来了,美国人的梦断了,他们根本找不到再站起来的方法,但谁都没有想到这场大萧条会间接诱发欧洲和亚洲政治的改变(即希特勒的崛起以及日本侵略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于 1940 年全面开打,完全摧毁了欧洲,屠戮了无数中国人民,却彻底拯救了美国。
▲ 二战的时候,美国大发战争财
我常常会问很多经济学家跟历史学家:「你们知不知道 1945 年美国的失业率是多少?」我还没有碰到过任何一个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这不是我学问好,而是我注意到了它的荒谬性。在大萧条的时候,美国的失业率是 25%,但二战开打,美国的失业率就开始跳崖式地降低,到了 1945 年只有 1.2% 了。
因为全世界都在打仗,所以什么东西都要向美国买,而其中最戏剧化的故事来自英国。二战爆发之后,英国为了对付希特勒,把所有的工厂都变成了制造军事武器的兵工厂,连粮食都只能从美国进口。
所以当美国人说自己的国家曾经有过「很美好的时代」时,我就很想学特朗普写 Twitter,跟他说「你们的美好时代是用人类的悲剧换来的」。
▲ 那个时期的美国「一夜暴富」,国人的生活极尽奢华
《了不起的盖茨比》
1945 年 4 月 30 日,希特勒自杀了,于是英国胜利了。外人看到丘吉尔叼着雪茄坐在那里,好像很风光,但事实上战后的英国成了乞丐,负债 140 亿美元,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为了打仗,英国除了向美国进口物品之外,还把非常多的殖民地「资产」都抵押给了美国。
在战争时期,人们觉得能够活下来就好,粮食配给时大家领到一点点奶油就很感恩。战争结束了,人们狂欢、拥吻,不愿意再接受粮食配给。其实英国的工厂要重新恢复生产,至少要一两年;小麦跟马铃薯要重新生长,得花两三个月;重新养一头牛,养到可以挤奶那么大,也是要一年半载的。因此战后继续粮食配给,本就理所当然。
当希特勒自杀不到 3 个月,美国的原子弹还没有投下去,日本人还没有投降的时候,英国的工党就迫不及待地发起了不信任投票,要求提前改选。他们攻击丘吉尔:「你的胜利以英国破产为代价,你在战后所实施的撙节政策(财政节约政策),让英国人成为如乞丐般的胜利者。」而越愚蠢的人听着这种话就越高兴。
▲ 丘吉尔获得胜利后,看似风光无限
丘吉尔本来对自己的选民很放心,他把工党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如何反对英国扩军的那些没骨气、没远见的语言全都找了出来,觉得这样选民们就不会被工党所骗。可是人性是自私且愚蠢的,在大选以后,保守党的席次剩下不到原来的一半,丘吉尔落选了——赢得战争不到 3 个月,英雄竟如此出局。
于是丘吉尔写下了一段话:「1940 年 5 月 10 日夜间,伟大的不列颠战后伊始之际,我取得了国家的最高权柄,自此而后,我手中权柄的分量与时俱增。历经 5 年又 3 个月的大战,到了末了,敌人一个个无条件投降,而我却遭英国选民摒弃,未能继续领导国家的事务。」
这是我从丘吉尔的传记里找出来的,后来有很多人捏造他的话,所以我一定要在这里复述一遍他的原话。
▲ 可惜一代领袖,被无知的选民背弃了
就这样,工党上台了,结果「当家方知苦」,因为没有恢复的时间,粮食配给的情况根本就没有改变,所以困境、负债依旧,还是一个难堪的局面。这正如一个非常有名的美国政治学者说的:对民粹主义的政党而言,最好的报应就是让他们执政,因为他们就是自己的谎言最好的拆穿者。
于是,工党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它的「兄弟」美国身上,派出了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美国能够脱困,凯恩斯的宏观政策贡献良多。因此,他觉得自己可以得到美国人最起码的尊敬,希望美国给予 15 亿英镑的馈赠,以及 35 亿英镑的无息贷款。
可是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是美国本身的伟大挽救了自己的国家。」美国经济成长率最高的时候就是二战期间,那时的他们过得这么好,回想 1933 年简直恍若隔世。所以美国人不是「过一条河,拆一座桥」,而是早已过了好几条河,根本没有人把凯恩斯当成恩人来看待,直接拒绝了。
▲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曾帮助美国走出困境
而且拒绝之后,美国开出来的条件非常可怕。第一,不馈赠英国半毛钱,不过可以给英国 37.5 亿英镑的借款,利息是 2%,不仅如此,将来还必须用美元还钱。
第二,英国必须在借款一年后取消汇率管制,承认市场经济,要使英镑变成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这句话你们有没有觉得很熟悉?今天的美国也是如此,我常常讲要多了解历史,美国现在看起来像是在专门对付中国,其实它会对付所有人。
第三,英国必须放弃大英帝国的帝国特惠制。帝国特惠制就是「因为你是我的殖民地,你才享有很多特殊优惠的关税」,一旦贸易优惠特权没有了,殖民地就会各自闹独立。
▲ 杜鲁门上台,美国找准了机会打压英国
凯恩斯虽然很聪明,但当时他已老,身体也快不行了,而那时的英国实在太穷,不得不低头。当他回到英国以后,说服英国首相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因为维持各地殖民统治,一年要 14 亿英镑的「安定费」,英国已经负债累累,怎么有可能每年再花这么多钱去维持殖民地的军事力量?
就在大英帝国的国会进行激烈辩论的时候,美国却说自己是民主国家,总统答应的条件,要再送到国会审议。接着,整整 4 个月,美国国会都在不停地出言羞辱英国。诸如它
这 4 个月的拖延很关键,足以让英国军队解散,让很多人没有饭吃,让整个英国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到了 1946 年 3 月,美国的钱还是没有到位,殖民地一个个地开始抗争独立,英国也削减了帝国的巨大挥霍,最终,大英帝国慢慢地走入了历史。
▲ 日不落帝国终于迎来了太阳落山的那一天
我为什么要说这么长的英国历史?因为这样你就会知道,为了维持自己的独霸地位,美国借机把困境中的英国一脚踩死,绝不给它任何复兴的机会。除此之外,美国于 1985 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也是如此,以及在 1987 年时打压「亚洲四小龙」——它连四小龙都对付,怎么可能不对付中国?
这就好像美国在 100 层的楼顶,而你才走到第 10 层,它就觉得你靠得太近,要把你一脚踹到一楼才能放心。所以有人如此形容美国精神:美国是一个不谈霸权的大霸权国家,有着高度危机感,时时刻刻担心自己 NO.1 的地位被取代。
▲ 美国依靠《广场协议》,强势打压日本经济
中国研究的是「大国崛起」,美国研究的却是「大国陨落」。在过去,所有大国存续的时间大概只有 100 年,美国想要改变这个历史,所以做了非常多的事情,包括在世界大战之前,在各国都没有机会反对的时候,一举把美元变成了世界货币,把黄金作为金本位的规矩给扔了。
现在,如果从贸易角度看,美国从 1975 年就已经开始没落,如果没有用这些卑鄙手段,没有利用自己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市场的话,它早就陨落了。因此谁是他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它就要对付谁。
我给大家一个数据。
这个图表是 2016 年前 10 月的时候各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中国「高高在上」,2887.8 亿,注定会成为第一个被修理的对象。
我并不知道美国将来会用什么方法对付中国,我只是要告诉你一个历史实情:每一次美国意识到自己的强权受到威胁时,就会使出它的特殊手段,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称对方为「汇率操纵国」,正如现在特朗普对中国所做的——1946 年的历史正在重演。
- END -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视频
文|文茜大姐大
- 商务联系 -
寿小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