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首个小镇——海宁百合新城,到2014年海南蓝湾小镇的“小镇之蓝”,再到如今24个小镇的“豪华矩阵”,绿城已驶上小镇开发的高速路。
其中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去年7月,绿城小镇集团的成立。
成立短短一周年,绿城小镇集团已从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从理论体系、组织架构到项目落地,既是传承,更多全新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壹|First
过去一年,中国房地产的年度热词之一,当属“小镇”。
自从住建部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国培育10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小镇。一时间,全国掀起小镇热,各种打着“小镇”名义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一位接触过200多个项目的建筑师坦言:他做过的小镇,没有一个是有设计任务书的。
因为特色小镇不是单一的产业园、住宅或综合体,而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人能够把它描绘清楚。
美国加州卡梅尔小镇
大多数时候,有样本,而无成熟产品线。有理论,而设计难以落地。
作为“中国高端物业专家”,绿城再次引领了这一轮房地产转型。他们率先将小镇品牌化运作,成立小镇集团,拥有了体系化理论和大量成熟样本。
目前,绿城小镇集团开发和签约项目已超过24个。
从海南蓝湾小镇,到舟山长峙岛;从嵊州越剧小镇,到武夷山茶源小镇;从大隐都市的桃源小镇,到佛宗道源的天台莲花小镇……
绿城舟山长峙岛实景
它们是一种“比城市更温暖,比农村更文明”的社会形态,美丽安宁,又充满乡愁。
同时,又如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Michael E.Porter在《国家竞争力》一书所言,是一个个活跃的“经济马赛克”,地理上不起眼,却对一个地区的产业生态举足轻重。
过去一年,绿城小镇在空间、产业、政策、运营和服务等的实践,恰如一本小镇界的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
在小镇特色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做了迄今业界至为深入的探索。
贰|Second
早在十多年前起,绿城就开始了理想小镇的探索。
在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时,他们注意到了一种“逆城市化”现象。
即在大都市之间,出现了一批新型的产业特色小城镇(乡村都市),大量城市要素——人、资本、技术等,从大城市外溢流入这些地区。同时,还伴随着传统特色小城镇的复兴。
绿城认为这是未来中国的趋势,并将这一理念,注入到多个大型项目中。
绿城海南蓝湾小镇实景
2003年,启动首个小镇项目——海宁百合新城的开发建设。2014年,以海南蓝湾小镇为基地,开启“理想小镇”体系化研究和实践。2015年,发布《理想小镇建设指导纲要》、《小镇操作手册》。
2016年7月,绿城理想小镇集团正式组建。
当政府和开发商都在涌向“特色小镇”这个新风口时,绿城小镇已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开发模式和运营模式。
当行业陷入某些迷思之时,绿城却有足够的智慧,梳理出更清晰的逻辑。
绿城安吉桃花源实景
在绿城小镇看来,产业是特色小镇的灵魂,但生活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所以,每一个绿城小镇,都是X+4模式。所有项目都有4个小镇基因:农业、教育、康养和文旅,X代表小镇的独有特色。
这个X,可以是龙井茶、红酒,也可以是越剧、花海。一般都是4大基因的个性化衍生。
但在大城市近郊,X也可能代表着居住。
叁|Third
举个例子,西湖群山间的杭州龙坞茶镇,就是绿城的“产业小镇”类目下,一个以茶产业为特色的农业小镇。
龙坞原来就是龙井茶的著名产地,有许多制茶的农民、手工大师。
通过PPP模式,绿城、蓝城和中交联合体与街道政府合作,将龙坞整体打造为以茶为核心,产业、文化、居住、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合作期限总共20年,总投资规模达到51亿元。
杭州龙坞茶镇实景
将来,龙坞既有茶产业功能,也有养生度假、居住和总部办公功能,还有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所有的建筑、空间、景观、场景都是围绕着X——“茶”展开。
既是全球茶人开放的创新体验平台,也是都市人的心灵治愈之地。
目前,绿城主打的产业小镇类型,主要有三种:农业小镇、康养小镇和文旅小镇,也兼容其它如教育、科创、影视、体育和物联网等产业主题。
生活小镇则以居住为主,产业为辅,典型样本是杭州的桃源小镇。
绿城杭州桃源小镇的“耕心田”
绿城桃源小镇占地2000亩,居住形态丰富,从高层、叠墅、排屋、中式合院到独栋大别墅,一应俱全。
小镇内拥有3.2万㎡商业街、1.5万㎡健身会所、3万㎡桃花溪谷,以及幼儿园、颐乐学院、小镇食堂、小镇足球场等海量配套。
在宏大的生活版图下,桃源小镇又结合周边农地,打造“耕读主题”。
不仅有“耕心田”,还有中国首座城市耕读博物馆。今年4月,小镇还成功举办“春耕大典”文化盛事。宜居之外,它同样宜游、宜业、宜学。
肆|Fourth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绿城小镇,你会发现:都有产业导入。
一种是“外链模式”,绿城依托外部产业资源,以“理想小镇生活综合服务商”身份出现。另一种是“内生模式”,以绿城自主产业为源头,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经济自循环的小社会。
很多时候,一个绿城小镇的产业,会既有“外链模式”,也有“内生模式”。
比如舟山长峙岛,以度假和居住为主,小镇内商业、酒店、办公、教育、医疗和休闲娱乐等设施俱全,同时,又以“全龄化教育”产业为特色。
绿城舟山长峙岛鸟瞰实景
岛上已有浙江海洋大学,公办的南海实验学校也即将开学,这是小镇的“外链资源”。
绿城又通过“内生”,引入绿城育华香芸幼儿园,涵盖“小初高”的舟山绿城育华(国际)学校,以及4700㎡的颐乐学院。从幼儿、青年到老年,都能在小镇上获得学习的乐趣。
通过“外链+内生”,绿城塑造出一个个小镇的个性标签。
独特的产业个性,让小镇拥有相当的“深度”,或者说竞争力。绿城标准化配置的“小镇生活服务体系”,则赋予小镇足够的“广度”,也就是生活内涵。
绿城海南蓝湾小镇实景
“小镇生活服务体系”落地到每个小镇,还会有定制方案。
以4800亩的海南蓝湾小镇为例,服务体系就包括“5—10公里计划”和“最后1公里计划”。
每个组团在5—10公里内,都可共享小镇中心的影院、幼儿园、艺术中心、商业集群和颐养配套。而组团内的“最后1公里”,除物业服务外,还有小镇食堂、便利店、美容美发店、健身设施、班车……
“深度”与“广度”结合,让每一个绿城小镇既个性鲜明,又有浓郁的生活氛围,呈现立体化的和谐社会生态。
伍|Fifth
正因如此,每一个新鲜出炉的绿城小镇,都氤氲着迷人的气息。
比如刚签约的台依湖红酒小镇,位于山东葡萄酒产区,将打造成集生态农业、红酒文化、创意研发、度假庄园和游憩于一体的“国际风情小镇”。
它通过一个极具特色的X——葡萄酒,将农业、康养、文旅和教育全面导入。
未来,小镇上不仅有大片的葡萄园,还有酿造车间、美食街区、房车营地、湿地公园、红酒学校、剧院和艺博中心、颐乐学院、养身公寓、自然疗法中心……
在“地产黄金十年”开创了品质人居的绿城,在小镇开发潮中,为何能再一次引领中国的趋势?
首先是因为,绿城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房企。
20多年来,从“商品房”跨越到“小镇”时代,它的每一次成功,都因改变世界的信念,超越了企业对利润的低层次追逐。
其次,绿城本身就拥有优势的上下游配套产业。
从房产、设计、教育、颐养、医疗、健康、物业、足球、农业到诸多专业公司,可为小镇生长提供充沛的内驱力。
第三,依托大股东中交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以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为特色小镇的开发动力,绿城中国提供大配套,形成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此外,宋卫平董事长的个人影响力,还为绿城小镇带来独一无二的精神内涵。
从去年7月至今,绿城理想小镇集团成立刚好一周年。
在行业砥砺前行时,它率先用24个色彩斑斓的标签,写出了一本中国的“小镇教科书”。用一次次伟大的营造,诠释出小镇的共生性、多样化、开放性和超规模效应。
文章来源:层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 | 投稿 | 建议 | 咨询
景老师:15910652749(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