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千字第3季 Day10打卡
文/鹿鸣君
分享一个寓言:
猎人去打猎,砰的一枪,打在野兔腿上。野兔拔腿就跑,猎人命猎狗追击。
过了好长好长时间,猎狗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猎人追问:“你为什么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上?竟然让他在眼皮底下逃跑了。”
猎狗说:“兔子他快了,可是我已经全力以赴,尽力而为了。”
逃脱危险后,其他野兔问:“厉害了我的兔,你在受了枪伤瘸着腿,还能逃过一只四肢健全的猎狗!”
受伤的野兔说:“对于猎狗来说,我只不过是一顿美餐,即便追不上,损失也不过如此,但是,对我来说,跑不过猎狗,命就没了,所以我必须全力以赴,一定要跑赢猎狗。”
我之所以要讲这个故事,是今天看到《论语》中这段: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诗经里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那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在前面一篇原典中,我解读过这段话,它证明了孔子对爱的体悟,透露了孔子感情世界的一点小秘密。(《
孔子:被婚姻击败的老头
》)
在520这个日子里,这个解读也就够了。不过,我今天读出了一点新意思。
正如这个寓言所讲的道理一样,孔子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解读为:如果一个人真的想做一件事,真的放弃一切借口,把自己放在绝境上来考虑问题,那么,他一定会全力以赴,也一定会成功。
正如孔子说的另一句话:
仁是孔子追求的大境界,是根本目标,但是,孔子说,真的很难吗?你想要,你就会得到。
今天晚上和几位旧友一起吃饭,我也说了这个感受。几年前,我们一起聚会在厦门马拉松,最开始我们觉得马拉松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后来也就做到了。现在,这几位朋友已经来参加斯巴达勇士赛了。想到,就去做,然后就会实现。
很多人都有理想,也有目标,但是缺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那股精气神,也就是受伤兔子的逃脱精神,所以,聪明足够,格局不够。
诗经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目标很远啊,很难达到啊。孔子说,
真的很难吗?是你没有真的想罢了。
这种情况在企业里,在机关单位里非常常见。每个公司里,每个机关里,都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不是孙悟空式的业务高手,却是猪八戒式的汇报小能手,总是和老板说自己多么多么幸苦,多么全力以赴,但是最终没有得到结果。都是因为兔子跑得太快了。
道理很简单:这事是老板的事情,我就是打工的,挣个工资而已。老板损失的是事业,我损失的是工资。大都数时候都是自欺欺人,愚蠢的老板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聪明的老板假装被忽悠,为了让公司运作下去唱双簧。机关事业单位更是如此。文山会海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些。
和这种心态做斗争,是管理学的一个核心出发点。
真正一个有活力的高效机构,一定是让所有员工都全力以赴,将集体的目标与个人目标合轨。
要达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进行创业制度设计。
用各种微创新推动大创新。用各种创业团队,来推进机构革新。公司制是罗马人几千年前发明的,那是手工业、农业时代向商业时代过渡的产物,我确信,
在信息时代,公司制一定会发生变革,
而变革的核心就在于那个点:
“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彩蛋:补一个小故事
在西游记中,业务高手孙悟空有一段和汇报小能手猪八戒的斗智斗勇,其实就是为了在偏爱猪八戒的领导唐僧面前点破这个日常机构中玩的假汇报小把戏:
行者道:“师父啊,刚才那个报信的,是日值功曹。他说妖精凶狠,此处难行,果然的山高路峻,不能前进,改日再去罢。”
长老闻言,恐惶悚惧,扯住他虎皮裙子道:“徒弟呀,我们三停路已走了停半,因何说退悔之言?”
行者道:“我没个不尽心的,但只恐魔多力弱,行势孤单。纵然是块铁,下炉能打得几根钉?”(这是要领导给人手,引八戒入套)
长老道:“徒弟啊,你也说得是,果然一个人也难。兵书云,寡不可敌众。我这里还有八戒沙僧,都是徒弟,凭你调度使用,或为护将帮手,协力同心,扫清山径,领我过山,却不都还了正果?”
……(八戒答应去巡山)
那呆子就撒起衣裙,挺着钉钯,雄纠纠,径入深山;气昂昂,奔上大路。
行者在旁,忍不住嘻嘻冷笑。长老骂道:“
你这个泼猴!兄弟们全无爱怜之意,常怀嫉妒之心。你做出这样獐智,巧言令色,撮弄他去甚么巡山,却又在这里笑他!
”
行者道:“不是笑他,我这笑中有味。
你看猪八戒这一去,决不巡山,也不敢见妖怪,不知往那里去躲闪半会,捏一个谎来,哄我们也。
”
长老道:“你怎么就晓得他?”行者道:“我估出他是这等,不信,等我跟他去看看,听他一听,一则帮副他手段降妖,二来看他可有个诚心拜佛。”
长老道:“好好好,你却莫去捉弄他。”
行者应诺了,径直赶上山坡,摇身一变,变作个蟭蟟虫儿。嘤的一翅飞将去,赶上八戒,钉在他耳朵后面鬃根底下。那呆子只管走路,怎知道身上有人,行有七八里路,把钉钯撇下,吊转头来,望着唐僧,指手画脚的骂道:“
你罢软的老和尚,捉掐的弼马温,面弱的沙和尚!他都在那里自在,捉弄我老猪来跄路!大家取经,都要望成正果,偏是教我来巡甚么山!
哈哈哈!晓得有妖怪,躲着些儿走。还不彀一半,却教我去寻他,这等晦气哩!
我往那里睡觉去,睡一觉回去,含含糊糊的答应他,只说是巡了山,就了其帐也。
”那呆子一时间侥幸,搴着钯又走。只见山凹里一弯红草坡,他一头钻得进去,使钉钯扑个地铺,毂辘的睡下,把腰伸了一伸,道声“快活!就是那弼马温,也不得象我这般自在!”
那呆子入深山,又行有四五里,只见山凹中有桌面大的四四方方三块青石头。呆子放下钯,对石头唱个大喏。行者暗笑道:“这呆子!石头又不是人,又不会说话,又不会还礼的,唱他喏怎的,可不是个瞎帐?”原来
那呆子把石头当着唐僧沙僧行者三人,朝着他演习哩。
他道:“我这回去,见了师父,若问有妖怪,就说有妖怪。他问甚么山,我若说是泥捏的,土做的,锡打的,铜铸的,面蒸的,纸糊的,笔画的,他们见说我呆哩,若讲这话,一发说呆了,我只说是石头山。他问甚么洞,也只说是石头洞。他问甚么门,却说是钉钉的铁叶门。他问里边有多远,只说入内有三层。十分再搜寻,问门上钉子多少,只说老猪心忙记不真。此间编造停当,哄那弼马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