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客
最有态度的城市新媒体。为2000万城市奋斗者提供归属感,只有不甘平庸者才会喜欢的精神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突发!“对无人机车间,发起集群攻击” ·  13 小时前  
深圳特区报  ·  北京专家点赞本报新春系列评论 ... ·  昨天  
深圳发布  ·  月圆 ࿐ 人圆 ࿐ 团圆 ࿐ ·  昨天  
深圳发布  ·  深圳企业抢抓AI风口百花齐放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情人节领证,深圳官方“随份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客

深圳“延时放学”之问

深圳客  · 公众号  · 深圳  · 2021-03-08 19:31

正文


文 | 林森

编辑 | suma

“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呼声刷屏。全国政协委员宋治平亦建议,延长幼儿园、小学放学时间至晚6点,以便于双职工父母下班后接送,以免因无法接送孩子造成女性职工离职,同时也可减少课后托管班的费用支出。




01


3月5日起,深圳中小学课后服务正式实施且由校方买单。从此,在深圳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们,如有意愿,可在下午放学后,继续留校开展1-2课时的免费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超过18:00……

当然,延时放学并不是深圳教育的一家之举。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已有29个省份出台了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全国36个大中城市(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66.2%的小学、56.4%的初中开展了课后服务。

相较于其他城市,同样是延时放学,深圳这一举措是值得说道的,除了“免费”,更重要的是深圳特殊的城市结构和积弱的教育基础。在这个以奋斗为底色的新移民城市,年轻父母在接送孩子上所面临的压力极有可能远远大于其他城市。置身竞争激烈的深圳,远离老家亲人支援的他们,一方面没有太多时间精力陪伴孩子,另一方面又对孩子的教育极其上心。



不是在去上学的路上,就是在去课外培训班的路上,这是多数深圳孩子的日常。在应试教育的分数指挥棒下,在“普高率不到一半”的痛点下,教育焦虑让不少深圳家长选择让孩子“补课”。

过去,家长力不从心,只能寄希望给课外辅导机构。这也是为什么深圳课外辅导市场如此火热又如此混乱的原因,早在2017年,人民网转载的一则深圳新闻就显示,当时深圳相关机构超过2000家,多为无证经营,暑假培训费动辄过万。


▲在位于福田通新岭的百花新天地内,课外补习机构琳琅满目。// 来源: 晶报


当延时放学与免费的课后服务一同到来,让深圳家长忧心的中小学教育问题能就此解决吗?


也许,我们需要设身处地地综合利益相关者,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02


从深圳教育局印发的《实施意见》来看,深圳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有两大出发点,一是为家长“减负”,缓解家长下班接送孩子的时间冲突;二是提高学生课内外综合水平。出发点挺好,实际施行起来需要平衡的问题就多了。

首先,在晚高峰拥堵时间,大部分家长从公司到家要1个小时左右,正常情况下7点才能到校接送孩子,所以仅延长一两个小时,真有实质意义吗?除非家长公司就在学校旁,家里还得有能带孩子的老人或保姆,这么一“较真”,第一个出发点已经出现困难。


至于第二个出发点,需要提供免费服务的学校,以及参与执行的老师、家长、学生以及第三方机构多方合作。

然而,圳长收到的相关反馈并不乐观,至少深圳教师这个群体是在抓狂的。

在罗湖某公立小学教低年级语文的李老师(化名)很乐意为学生服务,“其实很多学校放学后都会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我们作为老师也会义务留下来给学习较差的学生辅导功课”。


但她也表示,身边大部分同事并不赞同课后服务,大家基本是被动“自愿”,因为当学校免费提供课后服务,实际上相当于在以前四点半课堂的基础上,增加多一个课时。而从之前的经验来看,这样费时费力并不能给老师带来多少额外收入。



早在2015年,深圳就在全国率先推出“四点半活动”,确定在100所中小学校试点,当时一个学生每年的经费补贴为350元,且这个钱多用于对外服务采购。在深圳,每人每年350元的标准,不仅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也让需要高度参与其中的老师,很难从中获得补贴。

“微乎其微甚至没有”,李老师介绍,在之前的四点半课堂,与学校合作的社会机构老师一天可以拿到三百元,而本校老师也就三五十元。她对深圳基础教育界的这种“谜之操作”相当困惑,并补充说,今年总体经费和补贴相应提高了,老师一天可以拿到100元左右,但是如果单纯把这百来块“经费”作为推动整个举措的动力,让教师因此去面临工作时间增长、家长“责任”转移、自我提升时间压缩等压力,显然是难以持续并产生实际成效的。

当课后服务的责任主体都没有动力,甚至对此心生抵抗,深圳中小学延时放学最终会不会形式大于实质?



03


家长们最关心的“效果”问题也由此而生。

从家长们的反馈来看,让孩子“在延长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是他们的首要诉求。如果这两个课时没写作业,回家由家长辅导,这不但没有减负还往后延长了孩子的作息时间。

当然,也有家长表示,课后服务就应该多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在南山从事媒体行业的郭铭是一对双胞胎孩子的爸爸,由于是双职工家庭,他专门请了保姆接送孩子上下学。尽管这次“课后服务”的举措对他影响不大,但他还是希望学校多开展一些兴趣班,他会赞成把孩子送到学校晚托:“这个年龄的孩子,就应该在阳光下奔跑的。”


众口难调,但众多问题不能不解决。

在延长的这两个课时做什么?该写作业还是该玩?由谁来负责?选择学校课后服务还是校外培训机构?当第三方机构全程参与课后延时服务试,他们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社会机构如何与教育体系紧密挂钩?“免费”的课程是否会降低对学生技能以及学习的要求?还能继续都由学校买单吗?

当深圳教育部门提出“延时放学”和“免费服务”时,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方案。

另外,回到问题的源头,不管深圳的家长对孩子在放学后干什么,之所以有分歧,本质上还是因为深圳能提供的教育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发展需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深圳特区报  ·  突发!“对无人机车间,发起集群攻击”
13 小时前
深圳发布  ·  月圆 ࿐ 人圆 ࿐ 团圆 ࿐
昨天
深圳发布  ·  深圳企业抢抓AI风口百花齐放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情人节领证,深圳官方“随份子”
3 天前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  【核心词汇】DAY 29
8 年前
毒舌美少女  ·  再爱刘雯也夸不出口,这什么鬼?
7 年前
年糕妈妈  ·  再不关注,你娃就长大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