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宽度网
最真实的演出评论,最敏锐的行业视角,我们最了解舞台内外的精彩,传递舞台魅力是我们的任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GB湖南人  ·  云计算和本地一体机齐头并进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次旦玉珍夺得滑雪登山亚冬会历史首金 ·  2 天前  
TGB湖南人  ·  DeepSeek,AI时代的超级增长数据,太 ... ·  3 天前  
西藏发布  ·  西藏一地公开遴选最新通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宽度网

追忆,我梦中的皮影戏

宽度网  · 公众号  ·  · 2017-07-11 18:40

正文

一块白布就是舞台,尺寸长的影人就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灯光亮、锣鼓声响起,在艺人的说唱和操纵下,画布的另一端便映现出栩栩如生的世间百态。这就是记忆中,孩童时代,我所看过的皮影戏。



和鲁迅先生儿时乘坐乌篷船看社戏一样,我也有一个经常看戏班子露天演出的童年,看过戏曲、杂技,还有露天电影。当然,那时看过的演出早已模糊了记忆,脑海里更多的是手里拿着小糖人和其他小朋友穿梭在戏台子前后追逐打闹的残缺画面。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皮影戏已经悄悄地退出了我的视野。直到前不久偶然间看到一部纪录片 《一个人的皮影戏》 ,我才震惊地意识到皮影戏这一古老艺术在当下所遭遇的边缘化的尴尬困境。原来,我记忆中 灯光下那灵动的影人,几乎成为了挂在墙上静止的收藏。



重拾那被我遗忘在角落里的皮影记忆,才发现它是那么美好而珍贵。我想,无论是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大都市,还是回到日新月异的小城小镇,不管我的足迹走到哪里,恐怕都再难觅得记忆中的光影世界了。


于是,带着 失落与无奈的心情,我在朋友圈感慨: 今天,世人只知法国 卢米埃尔 兄弟 发明了电影,却很少知道 中国皮影戏才是让影子动起来成为连续画面的源头 。我想对着世界大声喊出:其实,早在公元前,古老的中国就已经拥有了来自指尖传奇的光影世界。可是,怎么才能让世人领略皮影戏的独特魅力呢?



很快,我便看到朋友纷纷留言,有朋友嘲笑我的伤感,有朋友分享他童年生活中的剪纸艺术,还有朋友说起自己小时候老家办红白喜事时听到的唢呐......一条条回复留言时,我眼睛一亮看到一个在墨尔本留学的朋友说自己在乌镇游玩时看了一场皮影戏,讲的是《西游记》的故事,很有意思的演出。


在朋友绘声绘色地回忆自己看的皮影戏演出时,我也一扫先前的悲观情绪,脑海里闪现了 谭维维 在《中国之星》节目中用一曲和 华阴老腔 合作的 《给你一点颜色》 震撼全场的画面。是呀,皮影戏并没有成为博物馆中的死物,它以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存活在其它艺术创作中。


比如 张艺谋 拍摄的电影 《活着》 ,皮影戏就作为整个故事的暗线贯穿影片始终,不仅见证了主人公福贵漂泊沉浮的命运,也象征了传统艺术在历史长河中曲折的发展与新生。影片中,皮影虽在文革中被烧毁,但装皮影的箱子却被福贵保存了下来,最后被用来装载象征新生命的小鸡。 可以说,小小皮影戏不仅在电影中演绎了近代家国事,也是作为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艺术形象存活在影片中。


此外,王全安导演的影片《白鹿原》、刘德华主演的三国影片《见龙卸甲》中也都有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电影《活着》剧照


可是,皮影戏只能作为其他艺术作品的点缀而存在吗? 带着疑惑与期待,我又 上网翻找查阅了关于今天皮影戏生存状态的信息。这才发现原来有很多地方、很多皮影匠人都在坚持着皮影戏的演出:山东皮影、东北皮影、陕西皮影、四川灯影、湖北云梦皮影、湖南纸影戏、乌镇水乡影戏班、台湾皮猴戏、唐山皮影、泉州皮影......


乌镇水乡夜景


不仅如此,我还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致力于 皮影戏制作演出近20年的团队, 韩非子剧社 。目前,他们正在对 传统皮影戏进行现代化跨界的演出实验。

剧社的创始人 韩非子先生, 原是黑龙江日报报业 集团 主编, 偶然 的机会采访了东北的一个皮影戏老艺人,从此便与皮影戏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韩非子先生自费创办了 ”双城民间皮影艺术剧社” 给老艺人用来做剧场。一直到1998年,剧社应邀到中央电视台演出。韩非子先生认为皮影戏在我国的文化艺术中心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于是便带着家人留在了北京潜心研究皮影戏。


视觉装置《璀璨》


韩非子 先生的女儿 韩迟 、儿子 韩星 也开始跟着老师系统地学习皮影戏。 韩迟 启蒙于皮影艺术家 金传武 先生,1992年拜于大师 齐永衡 门下为关门弟子,成为韩非子剧社社长。 韩星 还师承国家一级木偶表演艺术家 谭志远 先生学习木偶表演艺术。2000年,韩迟、韩星还曾到中国木偶剧团工作学习。这样的背景下, 韩非子剧社 开始实验探索皮影与木偶的跨界融合,并 逐渐成为了国内唯一一个既能表演皮影,又能表演木偶的团队。


韩迟、韩星


2009年,韩非子剧社推出了一部实验京剧 《灯官油流鬼》 ,该作品混搭了皮影元素,以丑角为主人公,演绎了一出充满神奇色彩的鬼戏。这是剧社的第一个大戏, 也是剧社的一个原创看家戏 ,10年开始商业演出,12年赴欧洲巡演。 《灯官油流鬼 》演出的成功,为剧社奠定了艺术发展的方向,即以现代戏剧的理念来呈现传统 皮影戏,努力探索传统与当代的跨界,打造影偶戏的当代艺术形态。


《灯官油流鬼》演出剧照


据悉, 韩非子剧社 目前正在创作一个新的作品, 实验影偶剧 《水漫金山》 。该剧的创作缘起于剧社2016年启动的关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的一个文化项目。 双城寻根之旅的皮影调研工作是 第一站,韩迟 调研了10个双城皮影老艺人,并邀请这些艺人带着其中一个代表小折子戏《水漫金山》来到北京,以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方式在文联做了两场义演。


《水漫金山》演出剧照


而即将在 北京国家话剧院小剧场 演出的 实验影偶剧 《水漫金山》 便是对去年义演的一次颠覆。演 出取材于经典传统故事 《白蛇传》 ,将 传统影偶工艺 现代动画 进行跨界实验,通过现场舞台化的呈现方式进行了全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家在影幕之外,还选择了画面分割,对舞台进行虚实和空间的转换,从而打破了传统,让皮影跃出影幕,对舞台空间进行占有,来探索当代影偶戏剧表演形式的多元性。


新版《水漫金山》舞美小样


在剧场,演出将为观众营造一个有趣的皮影木偶、动画和装置的实验室。 舞台上原皮堆砌出的一座巨大皮山,在光与影中闪现灵动的美。通过对传统影偶的解构,让人们在当代的文化氛围里,重新审视白蛇传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与影偶一起共同体验这段故事中的种种喜悦、悲伤、愤怒和无奈。


新版《水漫金山》人物小样


努力将传统的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这是韩非子剧社一直坚持的艺术追求。 韩非子先生 说: “我为皮影献青春,献完青春献子孙。” 事实证明,韩非子先生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践行了自己对皮影戏的承诺。


现任社长 韩迟 也曾表达了自己关于传统皮影戏如何走向当代的思考,她说皮影戏一定要与时俱进,进行探索与创新,而创新不是一个终点,探索却是不断地推翻自己: “我不 知道 未来几十年,我会把皮影戏做成什么样,也许会背离了传统皮影的方式,但那又怎么样呢?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水漫金山》幕后工作


韩非子 剧社 正在以一个不断蜕变的全新姿态,向世人展示着皮影戏独特的魅力。 以古老皮影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未来的路在何方? 我不敢肯定地说韩非子剧社的探索与创新就一定是正确的,但却让我看到了传统皮影戏未来的希望。


期待实验影偶剧《水漫金山》的演出, 祈盼中国皮影戏能够在世界的艺苑里长久绽放。


演出时间:2017年8月12日 19:30 8月13日14:30
演出时长:70分钟
演出地址:北京国话
剧院小剧场 (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水漫金山》早鸟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