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她刊
中国女性第一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宛央女子  ·  赚疯了! ·  昨天  
宛央女子  ·  赵丽颖装笨,张雨绮装聪明 ·  1 周前  
反向的猫  ·  说一个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她刊

315,白百何要为女生们投诉!

她刊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17-03-16 21:01

正文


文章转载自何她说(ID:he_tashuo)


我又不是商品,为什么要被贴上标签?

大家好!我是DJ白百何,这里是我和你的《何她说》。

夜很深了,喜欢每天的这段时光。此刻的你在做什么呢?


最近看了一部法国的老电影《上帝创造女人》。碧姬·芭铎扮演的女主,风骚妩媚,游离于几个男人中间,整部戏光着脚,镜头里时常是春光乍泄的诱惑。但当时的法国还不能接受这大胆直接的作品,而美国倒是热情,对这位女演员崇拜至极。美国男人喜欢她的身体,对,你没听错,是身体。

    

那么这就是类似商品、物品,因为“卖相”而得到喜爱。可惜的是,半个世纪过去了,“物品化”、“标签感”不但没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拼命工作的女人,总是被称作“女汉子”,前几天有个女孩跟我抱怨,小白,我觉得“女汉子”好难听啊,这哪儿能算得上是一种夸奖啊,怎么能把女人这样分类呢?我安慰她,别太在意啦,“女汉子”经历了历史演变的呢,以前还叫“铁娘子”、“女强人”呢,只不过是强调女性的能量。


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们是女人”。但这种提醒往往不是对我们的体恤和呵护。大多是...嗯,你知道的啊,不止“女汉子”,“绿茶婊”、“女司机”、“女博士”,很多人乐此不疲地用两三个字诠释某类女性,并以此为乐。


你有没有感觉,这就仿佛我们走进便利店,这个区域是烟酒饮料,另一个区域是酱醋调味...女人也如同商品一般被打上了标签。



喂!我是一包薯片吗?还是一罐啤酒啊?你有关心过标签下一个个鲜活,富有个性,远远不止标签那么单一的女性吗,标签可以用较低成本描述概括一种人,可是参差多样的人生才是幸福本源呀。


最可怕的是,还有那些带着调侃意味,把那些自愿单身,不愿意走进婚姻的女人叫做“剩女”,才不管你是不是优秀独立不愿将就,反正嫁不出去就是一种原罪一样。


我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单身女艺术家,她叫海因茨,因为经常被家人朋友逼婚,甚至劝她“随便找个人安定下来吧!”。结果海因茨干脆带着两个塑胶假人,充当“丈夫”和“女儿”,环游世界十几年,并拍下很多张她和两位“家人”的生活照。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行为艺术,但我能看到的是海因茨对于外界,定义女人怎样才算美满的讽刺。她是“剩女”吗?NO我觉得她酷极了。


换句话说,剩女有什么不好?女强人得罪谁了?全职主妇就代表没能力吗?女汉子吃你们家大米啦?为什么要用一个固定的标签去定义一个丰满的现实人物。生活中的软萌妹子,在工作中也可以冲锋陷阵尽职尽责,你们看到的工作中被称为女汉子的女强人,难道就没有柔软无助的时候吗?每一个人都是立体而独立的,所以她们就是代表她们自己这个独立的个体。其实一个女人,我觉得,人格的独立,就是自己定义自己的幸福。



大家好!我是DJ白百何,这里是我和你的《何她说》。


Q: 看到包包留言问我,女人自己不也用这些词用得很溜吗?说这是把女人商品化、标签化,是不是有点严肃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网上《教你5分钟鉴别绿茶婊》这种文章,或者教你如何成为“美魔女”,而且真的也有女孩儿喜欢自称“女汉子”,只要你自己觉得OK,这都没错。


不过现实总让我们觉得挺尴尬: “女司机”开车闯祸极高地出现在媒体上,仿佛她们天生是马路杀手。但事实上一些数据表明:女司机肇事,事故死亡人数,仅约为男司机的1/50。


还有“文艺女青年”这个词,早年间多美好啊,如今她们自己都会说,“别骂人啊,谁是文艺女青年啊!”这个群体被变成了“作”却“作而不得”的代名词。你看,那些好的词汇都变成了怪异的标签。



我网购的时候看过一个广告,一直觉得很不舒服,不知道你会不会有同感啊:好像是,厨具或是灶具配的好,老公回家早。这是不是又算是给女人打上了一个不平等的标签呢——她们就属于厨房,围着灶台才能守得住婚姻的人吗?


也许我们无法阻挡这种“标签文化”和恶趣味,或者我们也觉得挺好玩的,没什么可较真的。不过无论怎样,有智慧、有自信、有自由意志、也有情趣地生活着,才是我们共同的期许。


我又不是商品,为什么要被贴上标签?我是DJ白百何,如果你想要和我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何她说”,人可何,女也她,说话的说,这里是我们的何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