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1营收同比大增36.59%,汇兑损失致净利润增速个位数增长。
公司2018Q1实现营收36.18亿元,同比+36.59%;实现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3.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1.96%。公司利润增速个位数增长主要系国际货币走势影响至汇兑损失大增1亿元左右,因上年Q1公司利润基数较低故增速影响较大,若按照公司平均财务费用占比还原,我们测算Q1非持续性汇兑损益高达1.08亿,加回汇兑后公司Q1利润增速可达36.12%,营收及利润增长符合预期。公司业务高速增长首先受益于安防业高景气,尤其是视频监控需求上升与智慧城市、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带动;其次受益于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推进,智慧物联业务边界持续拓展,解决方案占比上升及人工智能进展加速。公司18上半年利润指引范围为0%-20%,我们预计公司上半年营收仍有30%-40%增速,按照上半年财务费用1.5~2亿元测算,整体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7.35%~21.76%。
-
毛利率保持稳定,成本管控显著;费用稳健增长,销售渠道持续下沉。
公司2018Q1实现毛利率38.97%,同比-0.78pct基本保持稳定,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全年有望持续维稳。Q1销售费用同比+40.12%,主要系公司加强市场推广,加大营销投入持续推进渠道下沉,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所致;管理费用同比-2.51%,符合公司加强内控管理目标;财务费用同比+1125.52%,主要系汇兑损失增加,2018Q1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剧烈。公司2017年年报显示年末美元资产(主要为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负债(主要为应付账款)比例为7.78,而海康威视同期仅为5.18,公司承受汇率风险的资金敞口更大,供应链管理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
安防龙头地位稳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公司为全球安防龙头,连续九年入选a&s“全球安防50强”,并在2017年跃升全球安防第3名。目前,国内外安防景气度持续,中国企业海康、大华凭借成本及品牌优势逐步占领全球市场,两者视频监控全球市占率从2014年的21.9%提升到2016年的30.9%,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预计未来安防业格局将进一步向龙头聚集,马太效应加剧,公司视频监控全球市占率16年仅为9.5%,2020年有望超10%。
-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占据智慧物联时代的制高点,持续打开行业应用空间。
公司紧抓视觉技术作为物联时代传感入口,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基于云架构,将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融入“全智能、全计算、全感知、全生态”的人工智能战略,并推出机器视觉、专业无人机、视频会议、智慧消防等相关产品,持续打开行业应用空间。
【中信证券研究部 电子行业研究团队】
徐涛
中信证券电子组首席分析师
电话:010-60836719
手机:136-9149-1268
邮件:[email protected]
晏磊
中信证券电子组研究员
电话:010-60836719
手机:139-1018-3841
邮件:[email protected]
胡叶倩雯
中信证券电子组研究员
电话:010-60834773
手机:185-1808-0960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
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