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这些地方太美了!有你的家乡吗? ·  18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夜读】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 ·  2 天前  
南方周末  ·  建成14年后启用:一座高铁站的重生之路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北京、上海发布楼市新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考生必看:高考百日倒计时,教育部发布30条招生禁令(附禁令全文)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26 10:58

正文

明天起,2017年高考就进入百天倒计时了。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的高招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涉及打击作弊,促进招生公平,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保障招录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其中,“30个不得”招生禁令,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那么,这些新举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又将如何发挥作用呢?


听!招生禁令,如何为高考保驾护航?



教育部今年发布的高招工作通知中,“全力保障高校考试招生安全稳定”被列在首位,要求各地要全面加强高考工作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考试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制卷、运送、保管、分发、施考、评卷等全过程监督管理。严厉整肃考风考纪,继续开展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加强诚信制度建设,教育和引导考生自觉抵制涉考违法违规行为。



教育部提出,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促进区域入学机会公平。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组织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持力度,着力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要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教育部要求,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计划,并将会同公安部门加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加快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督促有关省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政策,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提供平等考试录取机会。



在教育部的这则通知中,强化招生工作规范管理的“30个不得”禁令备受关注。


这些禁令包括,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出台含有违规“点招”录取等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不得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得擅自调整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试点高校范围;不得向中学、考生及家长收取礼金、礼品、有价证券或与招生挂钩的任何费用;等等。



为了防止高校招生过程中出现恶意抢夺生源的现象,教育部要求,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在此前提出的一些招生的禁令,主要是维持原有的招生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转,那么这一次的禁令,主要是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启动了,在此次禁令中添加了与高考改革有关的内容,比如不得扩大自主招生范围、不得扩大“点招”,这些都是与高考改革有关的内容。



怎样才能让 “30个不得”招生禁令真正起到作用,杜绝招生出现“猫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教育部设立的禁令应该严格执行,一旦有高校在招生中出现违规行为,应该进行处罚并通报,不能考虑到对高校招生的影响,或是考虑到对各地教育部门的形象就淡化处理。尤其是对一些名校在招生过程中的违规,尤其要引起注意因为有些名校的招生违规就是居于自己是名校,可能会不把规则当一回事。在推进招生秩序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推动学校内部制度改革,建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要推进招生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是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以及自主招生来的学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最关键的还是要改变整个招生的架构。目前我们的招生还是行政权力过于集中,行政权力集中就容易产生腐败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各个学校的招生团队发挥作用,让公开透明的监督发挥作用,我认为这是最关键的。



去年高考中,几起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和个人信息泄露遭电信诈骗的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教育部在今年的通知中要求,严防信息数据泄露。要切实加强考生志愿填报密码保管、发放和志愿确认等环节管理,防止考生志愿填报账号被他人盗用或非法操控。要通过严格工作权限、定期校验等措施,严防数据信息泄露。对工作中需要阶段性保密和涉及考生个人的信息,任何人不得擅自泄露或篡改以谋取非法利益。



此外,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要主动加强正面宣传,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加强政策解读、志愿填报、信访查询等服务工作。适时开展招生预警或案例宣传,提醒考生和家长避免上当受骗。








央广记者:焦莹、沈静文

微信编辑:周文超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