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绘本精选
这是一个中文系研究生同同妈创建的关于亲子阅读、育儿心得的公众账号。同同妈运用自己的专业所学,甄选经典绘本、阅读心得、育儿好文、生活之道,与君交流共赏。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收获阅读的快乐,静候花开时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2025年,我只想好好保养身体 ·  21 小时前  
科学家庭育儿  ·  7岁娃能自主阅读英文书: ... ·  2 天前  
丁香妈妈  ·  孩子撒泼打滚时,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  5 天前  
丁香妈妈  ·  宝宝睡觉总哼唧、扭动,大人要干预吗?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绘本精选

学霸父亲逼10岁女儿每天写4篇作文,妻子崩溃报警!作为家长,孩子学习应该怎么抓?

绘本精选  · 公众号  · 育儿  · 2018-08-17 11:33

正文

戳蓝字免费领 @同妈发福利,5000G资源免费领!

8月2日凌晨1点左右,杭州萧山公安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位妈妈的报警。接通以后,电话那头整整沉默了10秒,女子终于出声了:“这么晚了,他还不让孩子睡觉,我也是实在没辙,才打电话求助你们!”


一句话说完后,这位妈妈又开始叹气,不愿意再讲下去。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学霸父亲逼10岁女儿

每天写4篇有质量的作文

爸爸曾是浙大学霸,想女儿跟他一样优秀


在接警员耐心询问下,这位孩子妈才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地补充道:“孩子的爸爸经常不让孩子睡觉,已经好多次了…”


此时已是深夜。接警员指令辖区城厢派出所处置。出警的是城厢所老民警朱红伟,一位“资深的爸爸”,当他接到这个警情时心情有些焦急:这么晚了,还不让孩子睡觉,一定有事!


朱警官到达报警人家中时,报警人徐女士(化名)已在家中客厅等待,她的丈夫吴先生(化名)则在卧室里,而他们的女儿萌萌(化名)却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即使听到民警叫她,她也不愿靠近。


感觉到萌萌的异样后,朱警官打算先安抚萌萌,可当他走近萌萌时,发现她的眼神充满着困意和无助,朱警官一阵心疼。

在安慰好萌萌后,民警将吴先生夫妻二人叫到一起,开始了解事情的缘由。


原来,吴先生毕业于浙大,年轻时学习成绩就非常优秀的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像他一样,成为学霸。


于是,他给女儿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每天要写四篇有质量的作文。


当妈的受不了,夫妻俩引发吵架


“每天都这样,我们实在熬得受不了了”,徐女士说道。


这个作业量,年仅10岁的萌萌倍感吃力,经常写到凌晨1、2点钟,如果完不成,吴先生就陪在边上,不允许她睡觉,有时甚至会打骂萌萌。


面对女儿的困境,母亲徐女士非常心疼,夫妻二人为此还经常吵架,甚至动手。


民警教育下,学霸爸爸意识到错了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朱警官对吴先生夫妇进行了教育。


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这固然可以理解,但是教育也要循序渐进。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来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吴先生对萌萌的要求明显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这不但会让萌萌在心理上产生厌学的情绪,还使她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非常不利。


更甚者,对妇女儿童使用言语和动作暴力也是法律上明令禁止的,其中对孩子的伤害不仅是肉体上,更是心理上的,会造成其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心理阴影。

在民警的批评下,吴先生渐渐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待改进,也承认了自己打骂孩子和妻子的错误,表示今后再也不会这么做。


看到一家人从争吵到平静后,已是后半夜,朱警官心情有点沉重,他再也不希望看到小孩子那种困乏而可怜的眼神。

新闻一出刷爆网络,网友们这样说……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



面对孩子学业时,

不妨在这些事上多考虑一些

作为理性的父母,当 我们作为家长在面对孩子学业时,不妨在这些事情上多考虑一些。


给孩子的期望和要求适度一点

父母们爱子心切,有时一不小心,就容易用自己的标准和期望去要求孩子。


当孩子努力过后还是没能达到父母的高要求高期望,父母可能会有些失望,而孩子可能也会心灰意冷,还有可能对自己失去信心。

之前,曾有媒体征集“儿童给成人的忠告”,其中赞同人数最多的第一句是: 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面放太多的东西。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给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少一点,尽量与孩子的实际能力成正比。


对孩子在学校的成绩看轻一点

学校,是孩子求知的主要场所,家长大多都非常信任学校。但其实,孩子的学习和受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学校教育。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用到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课堂之外学习到的。对于孩子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识、心理调节能力、如何应变以及学习各种各样的社会经验,也需要家长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教育。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在注重孩子成绩的同时,也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进行观察,然后以身施教。


重视结果的程度少一点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不懈努力,能换来一个不错的结局。但不论结局如何,我们和孩子也应该始终相信“重在参与”这句话。


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和获得的知识、享受到的快乐,可能比结果更精彩,也更重要。

对于孩子的参与过程,家长可以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注,结果好当然皆大欢喜。但若是结果不尽如人意,也没必要给自己和孩子施加太大压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