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烧河鳗是传统的宁波十大名菜之一,以新鲜的本塘河鳗为原料,具有浓油赤酱、鲜美肥腴的特点,制作过程中需要慢工细活,考验厨师功力。
宁波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浙菜的一脉,以咸鲜臭闻名,如今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注重原汁原味的同时,也在追求新口味和烹饪技艺的提升。
(视频拍摄/剪辑 任宁 配
音 张璐科 视频文字 鲍婷婷)
冰糖甲鱼、锅烧河鳗、苔菜小方烤、雪菜大黄鱼、腐皮包黄鱼、网油包鹅肝、荷叶粉蒸肉、黄鱼海参羹、彩熘全黄鱼、炒鳝背,这几道菜,是宁波传统名菜。
其中,堪称宁波传统名菜之最的,除了大家熟知的冰糖甲鱼,还有一道让老宁波垂涎欲滴的菜——锅烧河鳗,是颇具宁波特色的代表作。
浓油赤酱 鲜美肥腴
提起鳗鱼,现今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日本的鳗鱼饭。确实,日本烤制的鳗鱼配上特制的酱料,味道不凡。不过食在中国,浙江宁波的锅烧河鳗更让食客振奋。这种做法更加美味,浓油赤酱,极具地方特色。
锅烧河鳗是传统的宁波十大名菜之一,以新鲜的本塘河鳗为原料。所谓的本塘河鳗,即本地溪塘产出的鳗鱼。宁波人杰地灵,天然的自然资源使得产出的河鳗肉质肥厚,鲜美适口。锅烧河鳗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连骨入菜,另一种则是剔骨锅烧河鳗。两者做法的差别在于是否剔骨而已。
锅烧河鳗,是正宗的浓油赤酱的宁波菜。
浓油赤酱,起源于一些街边巷角的小饭摊,价格低廉,菜量大,是行夫走卒、小商小贩的最爱。为了迎合他们的口味,厨师们在菜品的口味上进行了改良,加厚了芡汁的浓稠与油盐的用量。如今,宁波菜早已与百年前简陋的农家菜截然不同,从粗犷变得细腻,从简陋变得纷繁,不变的,就是那一份“浓油赤酱”的海派风情。
烧好后的锅烧河鳗,仍保持完成的鱼段,色泽黄亮,鳗肉鲜嫩,绵糯香醇,味鲜而略甜,汁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等,是滋补名菜、佐酒上品。
此处不得不提的是,锅烧河鳗有别于一般的红烧菜式,要用猪油烧。鱼类本身油脂不够丰富,久经烧煮会有所干柴。而猪油正好弥补此点不足,使得成菜油润饱满,别具特色。
慢工细活 鳗皮完整
有这样一种说法,宁波菜中最能检验大厨师傅功力的一道菜,就是锅烧河鳗。
此次我们寻找到的,不是普通的厨师,而是蝉联数届开元大酒店宁波地区烹饪大奖的大厨师傅姜锋。
“这道菜洗杀很麻烦,居民家中不常做,所以很多人不曾听过锅烧河鳗。”姜锋说,首先要做“退沙”处理——除去鳗身的涎汁。
先将河鳗用剪刀在胸鳍处和尾腹部处各剪一刀,将大骨剪断,皮肉仍要相连,放净血,放入桶里,加热水泡皮,抹去鳗身上白色粘液,再用两只竹筷从咽喉部插入腹中,一手捏住鳗身,一手捏紧筷,顺一个方面绞卷几下,把肠子等一起拉出洗净,斩去头尾,切成两寸长的段。
姜锋将切好的河鳗有序地圈在扣碗里,切好葱段、姜片、笋块,剥出蒜瓣,用一个个精致的小碟子盛好油、盐、糖、酱油、米醋等佐料,还有白皙如玉的猪油块。
开火,放上炒锅,下生油烧热,再投葱段、姜片煸出香味,再将切段河鳗一段段竖起来,排列好,放在上面,放笋块、黄酒、老抽和适量清水煮沸,加盖换小火焖。
为什么要放猪油块呢?老底子的宁波人都知道,如果想要鱼好吃,最好用猪油烧。
“鱼类本身油脂不够丰富,加了猪油后,就不会吃起来如同嚼劈柴一般。”姜锋说,特意加点猪油,可以使菜品口感松软、滑嫩,而且提增香味,味道非常好。
半个多小时后,姜锋放入白糖、醋等,用旺火收浓汤汁,一道锅烧河鳗便完成了。
出自姜锋之手的锅烧河鳗色泽鲜艳,摆盘漂亮,味道更是好。浓浓的汤汁红润发亮,极尽诱惑,咬上一口,滋味浓郁鲜美,甘腴甜润,鱼肉松软但具有一定韧性,在牙齿突破颇具弹性的鳗鱼皮后,细细咀嚼,鱼肉香味就会慢慢释放,弥漫整个口腔。
一道锅烧鳗鱼,最精华的要数鳗鱼皮了。经过长时间的焖煮,上席时,仍保持完成的鱼段,那吹弹即破的鳗皮却无半点斑疤伤痕,但入口即化,且鲜美肥腴,可谓神奇。
若是做剔骨锅烧河鳗,需要蒸得烂熟,当鳗皮呈半透明蝉翼状时,将鳗体之骨剔出,难怪一些老名厨们也不得不感叹这菜要的可是“庖丁解鳗”的真功夫啊!
这道菜烧制时,需要准确把握火候,才能使最后的成品酥而不烂。蒸制过河鳗的朋友都知道,要是第一次如果不小心火候不够,没有煮软烂,第二次煮再久也不会变软了。但第一次蒸太久又会肠穿肚烂,非常难看。所以一般人煮不出这道菜来。
可见,锅烧河鳗需要的就是慢工细活,这道美味,渗透着“老宁波”们的浓浓乡情。
传统菜色 推陈出新
世界上对鳗鱼最情有独钟的要数日本,该国还形成一种独特的吃鳗文化:每年7月的时候,家家都要吃鳗鱼,就像中国端午节吃粽子一样。它肉质鲜美、细嫩,纤维质很少,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水中人参”“鱼类软黄金”的美誉。
野生河鳗十分鲜肥,是宁波人非常喜欢的滋补名菜,一般逢年过节和大的宴席,都要有一条河鳗来“压阵”,但现在,市民们已经很难吃到野生河鳗了。
前年,咸祥镇的一名村民曾捕获过一条长达96厘米、重达3.4公斤的野生河鳗,围观的几位老人,都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河鳗。
河鳗的烧法,除了锅烧河鳗,清蒸河鳗、红烧河鳗、酒炖河鳗……也是宁波传统的一些烧法,鳗段不碎,肉质酥烂,口味鲜肥。
姜锋说,传统菜口味较重,只有逢年过节才会点上一盘,平日里很少有顾客点锅烧河鳗来吃,“相比之下,人们更有一种尝鲜的好奇心,更喜欢创新的菜色,比如万年青烧河鳗。”
宁波开元大酒店行政总厨认为,传统菜倾注着老一辈厨师们的心血,是本地文化的一种,也是传统瑰宝之一。作为餐厅经营者,也不能故步自封,结合先进的烹调方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菜肴。
为了求新求变,宁波开元大酒店每个月举行传统菜转型升级、创新菜现场品鉴会,从传统中式菜肴中汲取灵感,创新老菜的烹调方式,以匠人之心、匠人之艺,传递食物本真味道。开元酒店集团每年开展星厨系列活动,结合各酒店对餐饮菜品创新研发、迭代更新的需求,进行比拼、培训,提升厨师的烹饪技能。
这些年,姜锋常常代表宁波开元大酒店参加开元酒店宁波地区的烹饪大赛、开元旅业集团的技能比拼,独具创意的“洋葱小牛肉”“山竹牛肉”等,用牛肉和其他食材做出了洋葱、山竹等造型。
姜锋说,2007年,初出校园的他来到了开元,从未换过酒店。酒店厨房是他的“主战场”,他在这里切过手、烫过皮,他也在这里收获过喜悦。他拜师学艺,苦学不辍,年纪轻轻便在开元的技术比武中连续斩获佳绩。
在这个口味越来越丰富的时代,如何将传统甬帮菜做出新花样,成了姜锋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如何吸引年轻食客也成了他探索的课题。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把艺术融入烹饪中,姜锋致力于菜品的研发,把开元味道完美地呈现在食客们的餐桌上。
宁波十大名菜之一
宁波菜,又叫“甬帮菜”,中国八大菜系之浙菜的一脉,是浙东食俗的美食结晶。宁波菜以咸、鲜、臭闻名,鲜咸合一,以蒸、烤、炖等技法为主,更擅长烹制海鲜,讲究鲜嫩软滑、原汁原味,色泽较浓。锅烧河鳗就是宁波十大名菜的代表作之一。
曾经的三江口、江厦街一带,酒楼饭铺林立,食客盈门,其中以状元楼最为知名,还有开设在新江桥的“南华楼”,开设在药行街的“同心馆”“甬兴馆”“同华楼”等。
上世纪50年代,城隍庙的美食盛会标志着宁波菜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鸡白鲞汤、弹涂片、蛤蜊黄鱼参、虾油露清炖黄鱼等佳肴,后来成为甬帮名菜而进入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中国菜谱》浙江卷中。
现在的宁波菜也在改变创新,比如,过咸的宁波菜因为人们注重健康也变得清淡了一些,但是对鲜味的追求倒是更为执着了,因为减了咸,鲜就更需要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