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人大经济论坛”官方微信公众号,同名认证新浪蓝V“人大经济论坛”。人大经济论坛感谢多年来用户的支持,现改版后新址搬至http://bbs.rdjjlt.org ,欢迎新老会员不吝赐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棱镜  ·  是什么鸣响了发令枪? | 棱镜 ·  昨天  
大猫财经  ·  首富们开始撕破脸了,公开讨债 ·  昨天  
有限次重复博弈  ·  回复@卢渝深浙:就是被简中小粉红质疑//@卢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大经济论坛

国际上对CPI偏差问题的研究及其评析与展望

人大经济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15 08:55

正文

本文作者徐强,是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经济统计系主任、副教授。本文是对国际上CPI偏差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评论和分析,并对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国际上CPI偏差定义是官方编制的CPI增长率与真实CPI增长率之间的差异。近20年来,CPI的偏差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CPI应用的广泛性,在大部分国家处于低通货膨胀时代的今天,CPI的一个微小偏差很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许多政策上的争论都是围绕CPI偏差展开的,因此,了解CPI可能存在的偏差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CPI偏差的来源与估算结果

1. 高层替代偏差。高层替代偏差是在CPI的高层加总中出现的偏差。在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消费者会用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替代相对价格较高的产品,但由于CPI是采用固定支出权数的拉氏类型的指数公式计算的,CPI就不能反映产品相对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价格上涨的产品被赋予的权数过大,使CPI产生向上的偏差。美国CPI的高层替代偏差为0.40个百分点(Johnson等),加拿大是0.2个百分点(Sabourin,2012),日本是0.63个百分点(Handbury等,2013),澳大利亚是0.24个百分点(ABS,2011)。

2. 低层替代偏差。如果基本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不能反映或不能正确反映代表规格品之间的替代情况,就会产生低层替代偏差,也称为基本指数偏差。高层替代偏差与低层替代偏差统称为产品替代偏差。对于美国CPI中的低层替代偏差,Boskin等(1996)的估算结果为0.25个百分点。Gábor和Vermeulen(2015)的研究表明,欧元区中10个国家协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HICP)的低层替代偏差平均为0.25个百分点。

3. 质量变化偏差。产品的质量在不断发生变化,若在编制CPI时未对产品的质量变化进行调整或者进行了不正确的调整,都会使CPI产生质量变化偏差。对于质量变化偏差,Bils和Klenow(2001)的估计结果是2.2个百分点(美国),Rossiter(2005)的估算结果是0.15个百分点(加拿大),Ruiz-Castillo等(2002)的估算结果是0.41个百分点(西班牙)。

4. 新产品偏差。新产品在刚进入到市场时价格一般都比较高,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成本的下降,新产品的价格会出现下降,但CPI编制中并不能及时地将新产品引入到调查样本中,使得CPI出现偏差。美国CPI的新产品偏差是0.2个百分点(Shapiro和Wilcox,1996),加拿大是0.2个百分点(Sabourin,2012)。

5. 销售网点替代偏差。销售网点多种多样,当各个销售网点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会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销售网点进行消费,但样本产品的价格数据是从固定的销售网点采集的,就产生了销售网点替代偏差。对于销售网点替代偏差,Sabourin(2012)的估算值是0.04个百分点(加拿大),Boskin(2005)的估算值为0.1个百分点(美国);Filer和Hanousek(2003)的估算值是0.1个百分点(捷克)。

6. 其他偏差。除了被广泛认可的以上5类偏差之外,一些研究者认为,CPI还存在其他类型的偏差,包括权数偏差、生命周期偏差、促销偏差与抽样偏差。例如,根据Lebow和Rudd(2003)的估算,美国CPI的权数偏差为0.1个百分点。

二、CPI总偏差估算结果的比较

对美国CPI偏差的研究最多,但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认为美国CPI偏差大于1个百分点的有:Boskin等(1996)是1.1个百分点,Nordhaus(1998)是1.5个百分点;认为美国CPI偏差小于1个百分点的有:Gordon(2000)是0.65个百分点,Lebow 和Rudd(2003)是0.87个百分点,Boskin(2005)是0.8~0.9个百分点。

对于其他发达国家,CPI偏差通常在1个百分点以内。例如,加拿大是0.45个百分点(Sabourin,2012),日本是0.53个百分点(Higa,2014),澳大利亚(Barrett和Brzozowski,2010)和新西兰(Gibson和Scobie,2010)是1个百分点。

许多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CPI的偏差相对较大。例如,2000年罗马尼亚CPI的偏差为20~30个百分点(Filer,2002);1990—1999年捷克CPI的偏差为4.4~4.8个百分点(Filer和Hanousek,2003);1993-2008年印度尼西亚CPI的偏差是4个百分点(Olivia 和Gibson,2013)。

也有学者对中国CPI的偏差进行了估算。许永洪和曾五一(2009)发现中国城镇CPI除2000年存在5.83个百分点的偏差之外,其他年份不存在偏差;Cook(2013)、Chamon和Filho(2013)发现中国城镇CPI的偏差小于1个百分点;杨灿和郑正喜(2013)发现中国的CPI年均高估0.95个百分点;E. Nakamura 等(2015)发现,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CPI被高估了,而在2002年之后,CPI却被低估了。

总体来看,各国的CPI偏差基本上都是向上的,但发达国家CPI的偏差相对较小,而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CPI的偏差则相对较大。

三、CPI偏差的影响

1. CPI偏差对货币政策的影响。CPI是监测宏观经济价格变动的重要指标,CPI偏差的存在会对通货膨胀状况的判断和货币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CPI偏差甚至会对货币政策产生误导。

2.CPI偏差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在许多国家,一些财政收支项目如养老金、收入税等要根据CPI的变化进行自动调整,因此,CPI偏差的存在会对政府财政收支产生影响。

3. CPI偏差对个人实际收入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的影响。在计算个人实际收入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时,常使用CPI来剔除价格的变化,因此,CPI偏差会对以上两个指标产生影响。例如,根据Cook(2013)的估算,如果考虑CPI的偏差,1995-2002年中国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中位数年均增长7%而不是3%。

4. CPI偏差对GDP增长率和实际人均GDP的影响。在国民经济核算中,CPI及其分类指数常被用作缩减指数,用来计算不变价GDP及其增长率,因此,CPI偏差将会对GDP增长率和实际人均GDP产生影响。由于CPI倾向于被高估,GDP增长率和实际人均GDP倾向于被低估。

四、对CPI偏差测度问题的评析

1. CPI偏差与指数理论框架存在何种关系?无论是使用生活费用指数理论还是固定篮子指数理论来编制CPI,都会产生质量变化偏差、新产品偏差和销售网点替代偏差,这三类偏差可以称为统计偏差或测度偏差。而产品替代偏差是由固定篮子指数与生活费用指数的概念差异引起的,可称之为概念偏差。

2. 偏差的测度方法可靠吗?有些偏差的估算方法可能并不可靠。例如,使用Jevons指数作为基准来估算低层替代偏差是有缺陷的,因为不管是否存在替代,算术平均数一般大于几何平均数。从理论上看,应将最佳价格指数作为比较的基准,但对于各个代表规格品,由于没有相应的支出数据,很难使用最佳价格指数来估算基本价格指数。

3. 为什么可能出现向下的偏差?绝大数实证研究显示,CPI的各类偏差和总偏差是向上的,但一些研究者确实发现某类偏差或总偏差是向下的。例如,一些研究者给出的产品替代偏差的区间估算值中包括了负值。产品替代偏差为什么可能是负值呢?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得消费者用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替代价格相对较高的产品,这是一种替代效应,它会引起正方向的偏差。但除了替代效应之外,真实收入的变化还会产生收入效应:真实收入的变化会引起偏好的变化,而偏好的变化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因此,产品替代偏差是正值还是负值实际上是一个实证问题。

4. 各类偏差具有可加性吗?在对CPI的总偏差进行估算时,许多研究者使用直接估算法将各类偏差直接相加得到总偏差。如果各类偏差是独立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但如果各类偏差不是独立的,这种做法就有问题。事实上,各种偏差之间可能并不相互独立。

五、对CPI偏差研究的展望

1. 传统偏差之外的其他类型偏差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传统偏差之外的权数偏差、生命周期偏差、促销偏差、抽样偏差等,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有些还缺少实证估算,如何减小这些偏差还缺少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因此,还需要对这些偏差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

2. 中国CPI偏差的方向、大小和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需要进一步重点研究的问题有:第一,中国CPI各类偏差大小的估算。第二,中国的CPI总偏差是否像绝大部分国家那样也是向上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三,CPI偏差对个人实际收入、实际GDP增长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3. 如何有效降低CPI偏差需要开展持续的深入研究。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第一,使用几何平均法进行高层加总能否有效降低CPI的偏差?第二,如何使用扫描数据来提高CPI的精度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第三,需要对各种质量变化调整方法的机理、适用条件、方法选择流程、方法的优化等开展进一步研究。

原文发表于《统计研究》2016年第3期

 





微信:RDJJLT
微博:人大经济论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