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泽鹏啊
创作者,但也分享创业思考与经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刀法研究所  ·  文心一言宣布将全面免费;ABC回应“比基尼安 ... ·  11 小时前  
刀法研究所  ·  亲历《哪吒2》联名,这是我们的复盘和建议|A ... ·  11 小时前  
玩物志  ·  情人节甜蜜来袭|充电贴贴,爱不离线 ·  昨天  
刀法研究所  ·  资生堂2024年营业利润下滑73%;%Ara ... ·  2 天前  
玩物志  ·  瑞幸涨价,「背刺」返乡打工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泽鹏啊

再看一次:《十三邀-马东》

王泽鹏啊  · 公众号  ·  · 2024-10-12 16:27

正文


关于悲凉

我的底色是悲凉的。

我是因为这句话重新去翻看的十三邀马东这一期。

过去我不理解这句话。

我老以为他是形容他自己。

因为他说的是,我的底色。

重新翻这句话,是因为我最近因为看到的事情,感受到一种失落和无力。

然后无意中刷到这个七年前的节目碎片,当我重新看到马东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我发现,他好像说的是——

“我对长成这个样子的世界,心底里的本质态度,是无从反抗的。”

所以马东前面跟许知远说,本质上我们是一样的,但你表现为愤怒,我表现为悲凉。

这个本质,好像指的是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看法,甚至包含了追求。

而他们在此之前讨论的世界是什么呢?

是识字率5%的世界,是天性向往娱乐的世界。


关于变好

许知远在这一期里,提到,我们要追求什么呢?追求精致吗?

精致这个词我并不喜欢,感到膈应。

但如果你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们要追去什么呢?

我好像会回答——

要变得更好。

我前面提到我有些失落和无力,其实是有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我发现很多人想变好但不知道如何变好,于是我刚好能帮,就帮了。

第二个阶段,我发现有些人不是想我帮他,而是希望我能一下子把他变得更好。他不想自己动。

第三个阶段,我发现有些人不是想变好,而是想证明自己本身就很好。所以花很多时间精力去证明,而不是提高。

第四个阶段,我发现有些人想变好,也有在努力,他认为这种努力一定能让自己变好,但那些努力,却是肉眼可见的错误。错误到就像在沙漠里找星星,但他们异常坚定,且认为自己是第一种人。

第四个阶段,我发现上面这些人,从1到4,人越来越多。

第五个阶段,我发现其实不可能改变这种情况。原因很复杂,但其中一项是,这些人很多,为了赚这些人的钱,最好的方式是迎合,而非教育。

你翻开商业书,课上总会写下这句话,不要教育用户。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讨好,为了让人们处于好的感受,他们其实说的做的提供的都不是价值,而是价值感。

可令人欢愉不好吗,令人发笑令人向往令人满足,这些情绪价值不好吗?

我并不确定,只是脑子里弹出了一句话:“不清醒的快乐,是不是也算快乐。”

我没有答案。


关于愤怒。

某种角度而言,我有某一面和许知远很像。

上个月我最愤怒的一次直播,是聊求助的事情,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宁可自己烂着,都不愿意去找人帮帮自己。

那场直播完之后,是有很多人来找我求助了。

但有些人的求助方式真的很烂,问一句在吗。

我懵了,我发现好像得手把手,一点点细碎地教。但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会有人愿意这样子做呢。

更何况的是—— 这样教了,就真的有用吗?


关于悲凉

其实我只做了一个月的不会穷计划,我们到目前为止,也上了两次课,反响很不错。

这个项目各方面都很好,只是我常常有些难过。

我早就意识到,我只能帮做好准备的人。

但为什么我还是如此的难过呢。

是因为我发现一些朋友,其实我也帮不了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