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客
最有态度的城市新媒体。为2000万城市奋斗者提供归属感,只有不甘平庸者才会喜欢的精神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大件事  ·  广东老网红,突然“失踪”!原来……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面向深圳人!新市民卡线上申请中!全国包邮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限流入园!深圳知名景区发布提醒→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视频热传!深圳一高速路段电车着火 ·  2 天前  
深圳发布  ·  王传福:没有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客

帝都魔都妖都,深圳是个什么都?

深圳客  · 公众号  · 深圳  · 2021-01-14 21:57

正文

文 | 加贝
编辑 | 哈欠

但凡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人都逃不脱被取外号的命运。
圳长毕业多年,上回同学聚会,一见面就被叫学生时代的外号——“大脸妹”,特征被拿捏的死死的,可见外号影响之深远。

| 图源: 《中餐厅》


城市也是这样, 一个没有外号的城市不是一个好城市。

众所周知,北京的外号是“帝都”,“帝”字其实就是北京老百姓对这座政治型大都市的一种微妙调侃和自嘲。


上海的外号是“魔都”,谁能想到第一个把上海称为“魔都”的人是一个日本作家,当然也说明“魔性”的上海对外来文化很有包容心。


还有被叫做“大苹果”的纽约,取的是“好看、好吃,人人都想咬一口”之意,国际化城市的外号也是相当形象了。

关于深圳的外号,却始终是个谜。“鹏城”这个名字是官方的定义,但是在民间一直不怎么活跃。这并不是说深圳就没有外号,主要是因为在深圳的不同族群和个人对深圳有着不同的定义,暂未达成共识,所以深圳有的是各种各样的外号~



1. 欲 都



有人说,深圳是一座“欲望都市”,没有欲望的人不会来到深圳,不敢正视欲望的人在深圳呆不长久。
的确,“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玩转资本和杠杆,以“万恶”的金钱欲望诱惑了一代代年轻人蜂拥而至,推动经济发展,也激发了国人对钱欲、权欲的正视和渴望。
作为包容性极强的新都市,在深圳,性欲不再是肮脏和罪恶的代表,自然和谐的社会环境里,不论男女,性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理所当然而又散发着勃勃生机。

| 图源: 《爱在日落黄昏时》
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指出:
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压制它,你摧毁的可能是非凡之美。

被避讳的人性之欲,在深圳不再是禁锢。欲望成为推动深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深圳亦尊重这些欲望,为其营造能够充分释放的自由环境。
因欲望来到深圳的群体深知:欲望就是人生的主题。


2. 鸟 都

“鹏城”深圳是一座不排外、包容性极强的城市,这已经是一种多方共识,“鸟都”之称亦由此而来,它更像是自由的化名。
大梅沙和深圳湾红树林是无数候鸟的越冬天堂,深圳亦是无数流浪者的理想归属。不分国界,没有地域限制,在深圳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如鸟一般来去自如,毫无束缚,尽情地去追求自我理想。
在深圳,大梅沙张开双翼的鸟人雕塑似乎都在诉说着自我的渴望和向往,何况人呢?

| 大梅沙的鸟人雕塑


3. 寨 都

SZ?深圳?山寨?2007年,华强北如日中天,然而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华强北手机,在洞悉了一切的拼音输入法面前也只能认输。

不过从另一个维度而言,“寨都”这一外号也折射出了深圳的超强学习力,正是通过不断 模仿、借鉴的过往经验 ,深圳才有了今天的科创领先成果。




4. 雌都/雄都


在以轻工业为主的发展初期,深圳女工数量陡增,男女比例失衡最严重时曾达到1:7, “雌都”之名由此而来。

随着深圳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行业兴起,大批雄性程序猿涌入,男女比例也随之发生了反转,有好事者戏称如今的深圳为“雄都”。

雄都也好,雌都也罢,其代表的是深圳在时代洪流中顺势求变找到的新自我,之所以没能成为城市集体共识,大抵是因为谁也不知下一次时代迭变中,勇立潮头的深圳会被如何定义。


| 80年代的深圳女工



5. 房 都

顾名思义,深圳是国内房价高地。深圳,南山,前海,号称“中国的曼哈顿”,单价已普遍10万以上。

高房价的背后是典型的深圳模式。一方面,深圳以足够多的写字楼和城中村,足够低的创业成本,吸引着人才和资本快速涌入,促进城市竞争力的同时,推高了房价。

另一方面,高净值、高素质的精英们经历了斗兽场般的高压竞争后,胜者留下,败者离场。房子作为财富的标志,只被胜利者追逐,刺激而残酷的淘汰机制极有效率地促进了城市发展。

为了获得一块钢筋水泥空间绞尽脑汁,为了获得胜利者的嘉奖拼尽全力,最终却被驱逐。“房都”这一称呼饱含无力感,藏在每一个败于深圳模式的人心中。


这张“我爱深圳”的英文字母缩写图,一度被网友调侃为“我爱收租”、“我爱山寨”。究其缘由,是对深圳“屡创新高的房租和曾经如日中天的华强北手机”的戏谑。


时至今日,深圳房价仍未触到天花板,但深圳创新、创造的能力却已今非昔比,有了“创都”之称。



6. 创 都

作为科技创新之都,深圳创造了无数奇迹和无限可能。金字塔尖上华为、腾讯、大疆等科创行业巨头,金子塔基下难以计数的创客群体,他们夯实了深圳创新驱动的根基,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出了最好诠释。

“创造、创新”已然成为深圳的一张城市名片,它吸引着愈来愈多的年轻创客用智慧和勇气 为未来许下更多可能,在这个群体眼中,深圳就是名副其实的“创都”。



7. 外 都


“来了就是深圳人”,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40年漫长、巨量的外来人口迁移,成功完成人口红利、人才红利到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化,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初衷和使命。

全国各地的人慕名来到深圳打拼、奋斗、扎根,个人命运的沉浮与城市转型阵痛、蝶变交织。


“外都”是早期个人命运与深圳城市发展不断交织,互为作用的群体写照。


| 80年代的来深务工人员



8. 财 都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场”,深圳一直在追赶着财富,亦有不少人紧跟深圳步伐实现了“发财梦”。

没来深圳前,有人说:“深圳遍地是黄金,在街上随便碰到一个人,可能身家就上百万。”来到深圳后,发现确实如此,且不仅身家上百万的人很多,身家上千万的人也不少。

一心只想搞钱!搞钱!的深圳打工人,都颇为认同深圳“财都”一说,然而没能成为主流别称,是因为深圳的富翁并不觉得自己有财,毕竟在深圳拥有个二三十平房,就是百万身家。


| 图源:《读心神探》



9. 新 都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深圳浑身激荡着“新”的因子,以锐气锋芒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于是乎,有人说深圳是一座新都,从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到先行示范区,不同的阶段里,深圳发展势头始终强劲,以年轻活力和创新精神呈现全新面貌。

也有人认为,时至今日,深圳早已摸清时代规则,不过是一条换汤不换药的发展路径,对“新都”一词嗤之以鼻。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