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下五千年故事
最大的史记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里的故事,你我共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4个细思极恐的人性实验,特别是最后一个,甚至 ... ·  22 小时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会议资讯 | 第三届中国边疆学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  3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1949年叶剑英请傅作义吃饭,对方多喝了几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下五千年故事

人生三不做:一不做南郭先生,二不做东郭先生,三不做叶公先生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2-19 00:07

正文


不做好混的南郭先生

《韩非子》中讲述了一个 “滥竽充数”的故事:

齐宣王 人吹竽 给他听, 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 先生 请求给齐宣王吹竽 齐宣王很高兴 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 南郭 先生 就逃跑了。

齐宣王使人吹竽 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说之 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 湣王立 一一 听之 处士逃。

没有真才实学,只是一味靠蒙混过关,终究会被人识破,因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可以骗得一时,骗不了一世;骗得了一人,骗不了所有人。

或许可以让某些人一时 得逞 ,但绝不能长久,不是真金经不住火炼,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小人得志只是短暂的,侥幸不可能永远,不靠真才实学获取的成就,终究要被知识日新月异、竞争激烈残酷的现代社会所淘汰。

如果一旦 “东窗事发”, 好混的人 必将 “身败名裂”。而有真才实学的人是经得起考验的 即使一时失利 也还有机会,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不做好心的东郭先生

明代马中锡 在他的 《东田文集》中 有一篇 《中山狼传》 ,讲述了一个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 ,射中一只狼。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遇到牵着毛驴的东郭先生,驴背上驮着一口袋书。

狼向东郭先生求救,东郭先生把狼藏在驴背上的口袋里。在赵简子追问的时候,东郭先生撒谎骗过了他。

赵简子和随从走远以后,狼要求把它放出来。狼出来后要吃掉东郭先生,东郭先生苦苦哀求,连连躲避。狼和东郭先生围着驴转圈,后来商定找人评理,先后问过老树、老牛,都说狼应该吃掉东郭先生。

危急中幸好来了一个手持木杖的老人,东郭先生上前求救。老人指责狼忘恩负义,狼辩解说,东郭先生把他放在袋子里,压上书籍,故意束紧口袋,又拖延时间,很久才把它放出来,目的是想弄死它,独得利益,所以要吃掉东郭先生。


老人表示不如按当初那样把狼放在袋子里,让他看看是不是束得很紧,若真的让狼很困苦,那就应该吃掉东郭先生,狼同意了。

当狼再一次被放进袋子后,老人训斥了东郭先生的愚蠢后,和他一起杀死了狼。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不然就等于零。 ”愚蠢、自虐、是非不分、自我损害绝不是善良, 善良是一种智慧 是一种强大的 保护自 也保护他人的智慧力量。

要警惕那些低智商的 善良 ,滥(烂)好心,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的善良,实质是一种 愚蠢。 恶人扬刀要杀人的时候,一用力闪了腰,疼得哎呀只叫,这个时候帮恶人捶腰推拿,就不是善良,而是愚蠢。

善良这种美好品格,实际与智慧有关,若没有了智慧的保障,善良终究显得过于苍白和弱小;善良若无智慧加以护航,很容易被邪恶利用,也很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善良只有与智慧并存,才能相得益彰。



不做好龙的叶公先生

汉代刘向《新序 ·杂事五》中讲述了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

(叶公)先生 非常喜欢龙 用钩子画龙,用凿子刻龙 住处雕刻的图案也都是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了 就从天上下来。龙头从窗户探进来 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 转身就跑 吓得魂不附体 脸色都变了。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

叶公子高好龙 钩以写龙 凿以写龙 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窥头于牖 施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 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在《新序》原文中,讲这个 “叶公好龙”寓言的子张,就是遇到了“叶公式”的人物,才讲“好龙”故事的。

子张听说鲁哀公接纳人才,冒着风尘霜露,不远千里来到鲁国,不想一连七天鲁哀公都没接见他,于是生气讲了这个故事后离开了。

现实生活中像叶 这样的人也有不少 他们往往口头上标榜的是一套 而一旦要动真格的 他们却临阵脱逃了 表面上或口头上爱好、赞赏某事物 实际上并不了解 一旦真正接触 不但并不爱好或赞赏 甚至还惧怕 反对。



版权声明: 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 唐柒七(微信号:cn13714009507)


不向静中参妙理,纵然颖悟也虚浮!

明代大儒王阳明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