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米拍
米拍,就做新青年,就要玩摄影! 不要墨守成规,不要千篇一律,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转手机摄影  ·  第十届年味手机影像大赛精选作品 ·  4 天前  
旅拍誌  ·  超好看的新年壁纸!快换上! ·  4 天前  
旅拍誌  ·  周迅 50 岁正是迷人的年纪!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米拍

贾樟柯《一个桶》太假!真实母亲的礼物,比这沉多了...

米拍  · 公众号  · 摄影  · 2019-01-25 17:04

正文


贾樟柯用iPhone拍的《一个桶》被吐槽惨了....




《一个桶》讲的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关于过完年离家的故事。


感动之余,有网友吐槽 没用方言 ,普通话太出戏。也有好多网友都在问,装鸡蛋 为啥要用一桶沙子 ?要练臂力?



@春卷 :主要剧情设定太假:抱着这么一个桶走完如此遥远距离,打开桶的瞬间居然会错愕的表情—— 你出门前就不知道自己抱着的是啥? 没有建立在真实情感上东西,怎么指望能打动人?也就是大学生视频的水平了,贾导这次算是失手了。


@机圈围观号 :现实中,这么一桶鸡蛋,父母如果坚决让带上,肯定百般叮嘱:这是鸡蛋,怕磕碰,路上小心点。当然更现实的是,父母体谅孩子,不会弄这么一桶沙子远比鸡蛋重的多的东西增加孩子旅途劳累。



下面要介绍的这位摄影师也有这样一组作品 《母亲的礼物》 ,比贾导拍的走心太多!


过完2018年的春节后,母亲送给赖鑫琳的礼物,装了 满满一后备箱,重量超百斤,品种超过20余种,历经1183公里,从老家江西来到上海



- 母亲的礼物 -


白萝卜和胡萝卜。


冬笋是菜场买的,大薯是乡下亲戚送的。


赣南脐橙,老家是正宗的产地,母亲收罗的成果。


母亲在菜市场买的河鱼,然后杀洗干净在锅上烘干,用来炒青椒,味道特别好。


这里的每一件土特产,都源自母亲精心的准备,大多出于她本人之手,或是乡下亲戚相赠。除夕夜为了给我们烘干那些野生河鱼,母亲错过了春晚,一个人在厨房忙活了好久,酸菜也是用自己种的菜腌制而成。


除夕年夜饭,母亲把烧好的菜端上桌。


母亲离开农村20多年,也离开家乡的土地20度年,却至今保持着中国农村妇女的勤勉持家,节俭和善良,她在城郊租了一块土地,每年都会产出这些,对我而言充满乡愁和母爱的礼物。


红薯。


家乡的客家米酒,糯米纯手工酿制,耗时数月,味略甜后劲无穷,是母亲和外婆合作的结果。


两桶花生油,是母亲用亲戚种的花生榨成的。


母亲和外婆一起做的油豆腐,过年前在乡下的土灶上做了豆腐。


母亲亲手做的腊肉和香肠,春节期间又经过了烟熏,味道更特别。


母亲在菜地拔的葱,还带着泥土,我准备在阳台上用花盆种植一些。


母亲在城郊租借的菜地,种出了很多新鲜的蔬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这些仅是代表而已。


母亲炸的肉丸子,把家乡的大米磨成粉,把猪肉和冬笋剁成末搅拌,加上盐等作料,做成丸子油炸。


从上大学离家后,母亲烧的菜肴的味道,就是我想家最直接的味道 ,所以每次寒暑假,无论多晚回到家,餐桌上总是一桌子我和弟弟爱吃的家乡菜。在外15年,吃过不少山珍和海味,依然不及母亲做的酸菜炒笋丝来的大快朵颐。


奶奶给的花生,自己家种的。


南瓜。


生姜和芋艿,母亲菜地的产物。


酥肉,乡下的土猪肉,经过腌制然后油炸,香脆爽口,是客家村宴必上菜。


蒜苗。


这些都是熟食,母亲分类用保鲜袋包装好,可以放进冰箱,取出即可食用。


左边是客家粉条,用右边的红薯粉做成的。


回到上海的家后,我把母亲准备的礼物——上百斤,种类超过20种家乡特产,拍了照片,想把这些碎片化的影像拼凑成记忆,在往后一年的时光里, 吃完了食物也能看看照片慰藉一下乡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