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七,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
这个春节,不少卖家满心焦虑,过得并不舒坦。先是亚马逊毫无征兆地要求验证卖家的紧急联系信息,紧接着,专利/商标流氓瞅准卖家假期无暇应对的时机,发起恶意侵权投诉,火上浇油。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法案验证也大批量袭来,重重难题一股脑儿砸向卖家,让他们焦头烂额,困扰不断。亚马逊验证卖家紧急联系信息
过去几天,大量亚马逊卖家收到了如下邮件:
邮件里,亚马逊称其注意到卖家在亚马逊账户中的紧急联系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尚未完成验证。为了保持卖家在账户健康保障计划中的资格,以及及时获得账户健康专家的支持,还有保护卖家的业务免受潜在帐户中断的影响,卖家需要尽快验证这些信息。
春节期间,卖家们突然收到这样一封邮件,顿时乱了阵脚,随即抛出一连串疑问:“不验证的话,账户会有影响吗?”“验证有时间限制吗?”“我的号码已经注销了,该如何完成验证呢?”
据悉,此次亚马逊只是通过邮件来通知卖家,后台绩效并没有相关显示。有卖家收到邮件后开case咨询,但却被客服告知不必理会。但是保险起见,不少卖家还是进行了验证。
通过卖家反馈,验证过程并不复杂,只需点击邮件末尾的“更新我的紧急联系信息”链接进入页面,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就可以。但是在验证电话号码时不少卖家都遇到了一个问题,即输入电话号码后,页面显示“无法处理您的代码请求,请重新添加您的手机号码”。
其实,亚马逊要求卖家填写这些信息,目的很明确,就是方便日后有问题时能及时联系到卖家。所以,要是卖家的电话号码已经注销,或者预留的是座机号码,不妨趁着这次机会进行更新。如果不方便验证,或者验证不成功等一等也无妨,毕竟邮件里也并没有表明卖家如果不验证会有什么后果。
关于这件事情,亚马逊在1月30日也发布了公告。
公告显示,自1月24日起,亚马逊要求所有卖家通过一次性密码(OTP)验证流程,对自己的紧急联系号码(ECN)进行验证。
然而,许多卖家对通知的发布时间极为不满。他们指出,验证启动一周后,亚马逊才发布通知,效率实在太过滞后。有卖家甚至怀疑这是亚马逊的策略,目的是借此停掉不合规的账户。
另外,不少卖家透露,他们在收到第一封邮件后立刻就完成了信息验证,可之后却接连收到4封相同邮件,这使得他们不禁怀疑这些邮件是钓鱼邮件。他们实在不解,为何明明已完成验证,仍会不断收到重复邮件。
卖家TOP10链接遭恶意侵权投诉
春节期间,跨境卖家不仅要应对平台方面带来的困扰,还要提防专利 / 商标流氓的恶意行径。前几天,就有一位卖家碰上了糟心事:他花费了大量心血打造的商品链接,在被人恶意投诉版权侵权后,直接被亚马逊下架了。
说起这个链接,那可是卖家投入了不少成本和精力才做起来的。此前,他连续三个月投放广告,终于把链接冲到了类目排名前10,本以为能收获回报,开开心心赚上一笔,没想到高兴劲儿还没过,加拿大站点就出问题了。
有不法分子复制了他的链接,创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FBM发货链接,仅仅过了两天,就反手对卖家发起版权侵权投诉。这一恶意投诉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卖家包括加拿大站点在内的链接全部被下架。
“他的图片全部都是用我的,居然还能投诉成功。”这位卖家气愤道:“大过年的,真的被恶心到了。”
现在,除了链接被下架,卖家的货也还在海上漂着,亚马逊告诉他,要想恢复销售,只能联系对方撤诉。不过,依据以往的经验判断,在这种恶意投诉的情况下,想要对方撤诉,大概率只能选择支付高额费用,花钱消灾。这是卖家最快速和省心的解决办法。
通常来说,如果遭遇恶意侵权投诉,如果卖家不急着恢复销售,还有其它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向亚马逊平台申诉。
撰写详细申诉信,在申诉信中,清晰阐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强调被恶意投诉的情况。说明自己为证明产品合规所做的工作,如提供相关证书、合同等证据。表达对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期望,请求平台尽快重新审核并恢复链接。
二是进行法律诉讼。
寻找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律师,详述情况。律师会据此提供专业法律建议与应对策略,评估胜诉可能性及法律措施。若证据充足,证明对方恶意投诉且造成重大损失,可考虑诉讼维权,要求赔偿、消除影响。
美国消费者法案验证集中轰炸
这个春节假期,各种验证轮流上门,亚马逊卖家不仅要做紧急联系信息验证,还要应对美国消费者法案验证。不少卖家反映,正阖家团圆享受假期时,就突然收到了平台发来的消费者法案验证通知。
事实上,这波验证潮在节前几天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卖家而言,美国消费者法案验证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过年期间收到的验证通知部分卖家却不敢轻易处理,因为他们担心IP在外地会出问题。
不过,根据通知内容,亚马逊只给了卖家 10 天处理时间。所以,即便正值春节假期,很多卖家收到邮件后,还是赶忙想办法处理。这验证操作不算难,要是信息没更新,点一下就能完成;要是信息有变动,处理流程就稍微繁杂些。
比如,有卖家变更了营业执照地址,但还没来得及在亚马逊后台更新时就收到了消费者法案验证信息。于是这位卖家就纠结是先在后台更新营业执照地址,等待后台更新再点击消费者验证,还是直接在消费者法案那里进入更改,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保险。
卖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相关信息有变动,一定要进行更新,再认证,要不然很容易出问题。此前,有卖家提到,其营业执照地址变更了,但是在收到消费者法案验证时并没有编辑更新地址,而是直接认证了。虽然当天就通过了,但随后又收到了相同的认证邮件。
这让卖家陷入两难,既纠结要不要重复验证,又担心重复进行消费者法案验证会对账户产生不良影响。
大家假期过得咋样?明天就要开启搬砖模式啦,2025年,朝着目标冲吧!
转载请联系:q614997978
商务合作:ennews8889
推荐阅读
>>7天出一单,运营:提前回家过年吧
>>美国大火“烧”掉订单,一批卖家损失惨重
>>扎堆创业!头部大卖高管集体出走
>>逃离失败!一批卖家又回归亚马逊
>>Temu多款产品暴雷,单个卖家或损失750万元